写教案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将教案制定完善,我们才能提升课堂效率,28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们身边的法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身边的法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整天都会接触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特别在现在丰富的广告世界中,人们都会借助广告宣传自己的商品,一些新鲜有趣的幽默广告,寓意深刻的公益广告,生动活泼的产品广告都占满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如何让幼儿真正理解广告在社会中的作用,提高幼儿的模仿力和创造意识,教育幼儿不能乱贴广告,结合教纲精神,我认为要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导者,就必须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原有经验结合起来,幼儿才能大胆的表现。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广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分类;
2、引导幼儿模仿和创编有趣的广告语;
3、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从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搜集各种广告资料;2、制作广告课件一套(内容包括公益广告、幽默广告、商品广告和实地拍摄的广告照片);3、排演情景表演剧,布置场景,幼儿扮演角色;4、分组活动材料:
一组:油墨、母板、油滚子二组:水彩笔、广告空白单三组:水彩笔、空心字卡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1、幼儿手拉手随音乐走入教室,开始智慧树游戏活动,教师和幼儿齐说口号(智慧树下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下做游戏,欢乐多又多)。
2、情景表演引入主题教师讲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听说小猴和小猪的商店开业了,大 家都想到商店购买自己满意的商品,你们瞧……幼儿角色表演:(两位幼儿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猪,他们大声的在招揽顾客前来购买自己的商品,小猴说出了每一种商品的特点和好处,而小猪只是大声的吆喝着)(二)进行部分1、情景表演后,教师提问。
教师:你们愿意购买谁的商品?为什么?
幼儿:我们愿意购买小猴的商品,因为小猴说出了每一种商品的特点和好处,我们买起来放心。
教师:小猪的商品一个也没有卖出去,谁来帮助小猪呢?(请幼儿当商品导购员,帮助小猪推销商品)。
教师小结:刚才小猴宣传商品的过程实际就叫做广告,通过广告宣传来宣传自己的商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商品的特点和作用。
2、教师不断引导,请幼儿说出自己见到的广告教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商品有广告?
幼儿:汽车广告、服装广告、食品广告、药品广告……。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按照商品的不同出现了许多广告,(出示课件让幼儿欣赏各种广告)。
在我们生活中,有的广告特别大,多出现在街道和商场中,我们给它叫巨型广告,有的广告很小,例如报纸上的广告,虽然它很小但它也能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由于广告也有不同的宣传方式,有的通过电视宣传,我们叫它电视广告,有的通过传单形式宣传,我们把它叫传单示的广告,有的借助流动的汽车来做宣传,我们可以叫它流动广告。相反固定在一个地方也能起到宣传警示的作用的广告,我们可以叫它固定广告。另外,由于广告的作用不同,我们可以分出商品广告、幽默广告、公益广告。(边出示课件边欣赏讲解每种广告的特性)。
1、教师引导提问不断深入主题活动教师:你们在哪里见过各种各样的广告呢?
幼儿:我们在衣服、伞、扇子、马路旁、超市里见到过各种广告。
(教师出示实物让幼儿直观的观察)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见到广告,它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2、鼓励幼儿模仿说出一段广告词(这个环节重点想给幼儿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机会。)3、教师鼓励幼儿仿编一段广告词(重点强调广告要朗朗上口,说明商品的名称和特点及作用)(三)结束活动教师总结和幼儿讨论,乱贴广告的危害,它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卫生,也让许多人上当受骗(例如:有的人看到假广告后买了假药,生命受到了威胁。)教师教育幼儿看到假的广告后要及时把它清理干净。让广告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活动延伸】
教师按幼儿的能力进行分组:
一组:设计广告衫,迎接六一的到来二组: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教育幼儿保护环境三组:设计一则传单广告,宣传我们的幼儿园
我们身边的法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广告的基础上,了解广告的构成(图案、价格、商品的名字、商品等)。
2.了解广告的作用(对个人、对社会)。
3.激发兴趣和创造力,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广告语。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用来展示的各种广告、用来播放的具体广告、上课用的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拿出一张广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引入题目。
(二)了解广告就在我们的身边。
1.你们在哪里看见过广告?
2.小朋友们发现了很多很多的广告,但是还有一些广告你们还是没有发现。
(三)了解广告的作用。
1.那这么多的广告,你们觉得广告有什么作用?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帮助?
2.具体播放一个公益广告,让他们知道公益广告的作用。
(四)展示各种广告,了解广告构成
(五)观看具体广告,设计广告语
(六)延伸活动:
设计广告语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们可以在空闲的时候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
反思:
1.首先在于多媒体的展示上面,由于我上课是需要展示ppt和播放广告视频的,上课时是最好到多媒体教室去上的,但是由于那天上课的时候不太好用,于是就只好用电脑播放。虽然为了使他们看清楚,将位置移动了,但是效果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
2.虽然广告这个课选的内容是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的,但是由于广告的种类实在太多,于是也没有全部介绍清楚,同时上完课之后觉得给孩子们介绍的广告还是浮在表面上,没有让孩子们有什么深入的了解。
3.原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是在介绍完广告的构成之后再播放具体广告设计广告语,但是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发觉好像不太妥当,于是就将两者之间的顺序转换了,因为觉得改过之后可能会更符合逻辑一点,深入了解各种广告之后再总结广告的构成。
4.原本在设计的时候加入了设计广告语是想要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的,但是没有想到上的结果不是预期的,孩子们在开头都还挺积极的,反而到了设计广告语的时候却没什么反应,或许可能也与我上课的方式有关,如果在让孩子们设计之前就做示范设计几个广告语可能对孩子们也有更好的启发,结果可能也会好一点。
总之所选的内容是很好的,但是如何更好的将之设计成适合上的社会课还是值得我们推敲的,活动过程的安排方面也要继续改进的。
我们身边的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广告形式。
2、认识广告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环境与材料
1、收集各类广告宣传单和广告录像片。
2、幼儿喜欢的玩具。
一次备课
1、观察广告宣传单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广告宣传单。
教师提问: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它们叫广告宣传单,是为商品做广告的。
2、广告的形式
提问:你见到过什么样的广告?
小结:很多地方都有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宣传广告、灯箱广告、电视广告、收音机广告、商店门口张贴的广告等等。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
3、广告的用途
引导幼儿观看广告录像片段。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小结:广告能让大家了解各种各样的商品,还能让大家都知道商品好在哪里。
4、设计广告
让幼儿也来做小小广告设计师,为自己喜欢的玩具设计广告。看谁设计的画面最漂亮,能够让小朋友都喜欢它,记住它,都想去买它。
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设计的广告,教师给以鼓励,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看电视,在看电视时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节目,他们在幼儿园游戏时,会时不时的模仿电视中广告词,这些广告词简单易记、幽默风趣、孩子们模仿形象逼真,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活动中创设了模仿广告、创编广告、表演创编的广告三个主要环节,让幼儿活动中边玩边学,不断丰富语言知识、并能够正确的运用。
我们身边的法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农村幼儿卫生习惯较差,大班的孩子很多,虽经常强调,但随手乱扔的现象仍较普遍,有的孩子即使在幼儿园里会注意不乱扔,但走出校园就开始不自觉了,在他们回家的路上,经常会看到土埂上的白色面包袋,水田里的零食包装袋、泡沫餐盒等,究其原因,除了成人的影响以外,更多的是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乱扔是不好的行为以及乱扔的后果,由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身边的垃圾,知道不能乱扔垃圾。
2.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影响身体健康,培养幼儿保持环境清洁的习惯。
3.感受到脏乱环境的弊端和清洁环境不同的美。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垃圾,不随手乱扔垃圾。
难点: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让幼儿保持环境清洁从动手捡拾垃圾开始。
活动准备
1.图片、课件。
2.寻找观察了身边周围清洁和脏乱的不同环境。
3.幼儿自制装垃圾用的纸袋。
活动过程
一.教师操作课件,引导幼儿认识什么是垃圾,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
1.“香蕉、苹果等吃剩下的皮、果核就变成了垃圾。”
2.“用完的电池、喝完的酒瓶、写完的作业本乱扔掉就是垃圾。”
二.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并指出图片中有哪些是生活垃圾,看到脏乱的环境和清洁的环境有什么不同感觉。
1.“吃剩的瓜子壳,倒掉的饭菜、鱼刺、骨头,做饭剩下的蛋壳、菜皮,各种零食的包装袋,各种废旧塑料袋、纸屑、纸杯、易拉罐等都是垃圾。”
2.“周围的邻居、路上的行人、车上的乘客、风景区的游客等如果把垃圾乱扔,就会把各个地方弄得又脏又乱。”
3.“你们看到又脏又乱的地方有什么感觉?看到清洁干净的地方又是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不乱扔垃圾。
1.“在家里你把垃圾扔在什么地方?”(垃圾桶里,院子的角落里,簸箕里的,塑料袋里等。)
2.“如果你在田边、土埂上、马路上、校园里发现了零食袋、废纸、瓜果皮怎么办呢?”(拾起来,找找附近的垃圾桶,扔到桶里;捡回家,扔到簸箕里……)
3.“你在放学路上,出去玩的时候吃了香蕉、瓜子、面包、饮料等后的香蕉皮、瓜子壳、包装纸、饮料盒等都丢在哪里呢?”(带回家扔到垃圾桶里)
4.“你在路上、水田边、汽车和火车上、船上有了垃圾后怎么办呢?能不能乱扔?”(放在口袋里带回家,扔在车上和船上的垃圾桶里,不能扔在路边、田里、车窗外、河里。)
5.“你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怎么办?”(告诉他不要乱扔垃圾,请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6.“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要少用或不用塑料袋装垃圾?”(大部分的垃圾最后都被埋入了土里,塑料袋埋入土里很久很久都不会腐烂。)
四.组织幼儿“我爱清洁”的实践活动。
寻找教室里,走廊上,操场等幼儿园各个地方,把垃圾捡入自己制作的垃圾袋中,最后扔到垃圾桶里,强调活动安全。
五.组织幼儿洗手,教师总结、评价。
六.活动延伸:
1.装饰自制的垃圾袋,让垃圾桶变得美丽。
2.提醒幼儿随时注意保持身边环境清洁,不乱扔垃圾,引导幼儿制作“垃圾的分类”图。
3.把垃圾变废为宝,引导幼儿用挂历、纸杯、果冻盒、饮料瓶等废旧材料自制玩具,装饰班级。
教学反思
1.在准备活动前,开始是想让幼儿自备塑料袋作为垃圾袋的,因为那样会较为方便,但考虑到塑料袋自身也是一种白色垃圾,所以在课前组织幼儿自制了纸质的垃圾袋。
2.在引导幼儿讨论身边看到的垃圾时,在家里、马路上、水田边、土埂上是他们有生活经验的,幼儿的的回答较积极,而在火车上、船上是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要特别告诉幼儿车上和船上也有垃圾桶,别把垃圾扔出车窗外和水里。
3.幼儿对“垃圾都到哪里去了”感到好奇,如果这里采用图片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垃圾的处理和降解程度,幼儿对环保的认识会更深些。
4.整个活动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幼儿对垃圾和保持环境清洁有了一定的认识,讨论内容较多,但都是他们常见的,活动氛围较好。
5.实践活动较活跃,幼儿参与度高。
我们身边的法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对火灾给人们造成的危害产生痛惜感,有防火愿望,树立防火意识。
2.能认识火在人们生活及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对火有喜爱感,产生正确的用火意识。
3.形成对火的辩证态度。
4.认识火能够发光、发热的特征。
5.知道火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业、医疗、军事等方面的用处,初步了解火的起源。
6.认识火灾的危害,了解一些常见的产生火灾的原因,知道正确的用火方法以及火灾中的自救办法。
【审美视点】
对火的喜爱感、对火灾的痛惜感。
【知识点】
火的用处,防火常识。
【活动材料】
1.火娃娃角色:身着红裙子、头戴火焰头饰。
2.我国几起大型火灾的录像片段。
3.贴有防火标记的加油站、仓库挂图。
4.酒精灯、火警牌、电话、湿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点燃酒精灯引导幼儿感知火的特性
1.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点燃这盏灯火会怎么样?为什么?
2.请小朋友用小手轻轻地靠近这盏灯火,说一说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教师小结火会发光、发热的特性。
二、交流经验,扩展幼儿对火的用处的认识,激发幼儿对火的喜爱之情。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把幼儿对火的作用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扩展到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
2.火有这么多的用处,你们知道咱们人类是怎样发现火的吗?教师小结: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没有见过火,用过火,生活得很艰难。突然有一次森林着火了,人们发现被火烧死的动物很好吃,于是就把火保存下来。后来人们又发现钻木可以取火,两块石头撞击可以取火。有了火以后人们用它来烤肉、照明、取暖、驱赶野兽,生活越来越好。人们也变得越来越聪明,现在火除了可以帮人们做饭、烧水外,还被用来炼钢、发电、治病等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火吗?情境表演,火娃娃上场。
火娃娃:小朋友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对了,我是火娃娃。我的用处可大了,能发光、能发热是你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伙伴。啦……啦……让我们到处走一走吧!
(火娃娃走到贴有防火标记的加油站、仓库挂图前做害怕状)
教师:火娃娃你怎么了?
三、认识火灾的危害,了解引起火灾的原因,树立防火意识。
1.“火娃娃为什么害怕这个牌子?你在哪儿看见过防火标记?”
2.火的用处这么大为什么还要防火呢?
3.幼儿观看火灾的录像。(片段一)提问:这位老奶奶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看了以后你心里感觉怎么样?这起火灾是怎样引起的?
(片段二)提问:这起火灾是因什么引起的?(玩火)看到我们国家这么多珍贵的文物被烧毁你心里感觉怎样?你以后玩火吗?如果看到别人玩火你怎么办?(片段三)这起火灾是因什么引起的?
(抽烟)看到这么多树木被烧毁,你心里怎样想的?看见别人抽烟你怎么办?(片段四)这起火灾是因什么引起的?(放炮)为什么许多城市禁止放炮?你能遵守这个规定吗?片段{五)这起火灾是因什么引起的?(不正确使用煤气)看到这个小朋友的家被烧环了,妈妈被烧伤了你感觉怎样?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煤气着火?
情境表演,火娃娃哭着上场。
教师:火娃娃,你怎么哭了?
火娃娃:没想到我会给人们带来这么大的灾害,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小朋友,你们一定要帮帮我,怎样才能减少对人们的危害呢?(火娃娃退场)
4.小朋友我们来帮帮火娃娃,告诉她在生活中如何预防火灾?
四、学习火灾中的自救办法。
1.如果火着起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几种自救办法。
①打火警119;
②大声呼救;
③用毛巾捂着嘴低下身子,跑离现场
④在地上打滚;
⑤用水自救。
2.游戏:“着火了怎么办?”
火娃娃出场随意地四处移动,幼儿用自己想出的各种方法自救。方法正确火娃娃离开,方法有误被火娃娃捉着。
3.教师针对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但幼儿对“火”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对“火”的用途及危害了解的还不是很多。作为老师有必要引导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教会幼儿遇到火灾时该怎样应对。因此这个活动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既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丰富了幼儿的认知经验,激发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积极探索的热情。
我们身边的法教案篇6
活动背景:
绘本《方格子老虎》讲述了一个充满爱的故事。当满身画满方格子的小老虎端坐在父母面前时,虎爸爸和虎妈妈的矛盾立刻烟消云散了,这个场景让人感动。“方格子”代表了小老虎善良而纯真的本性,他用自己的力量极力融合着周围世界的矛盾,使其变得和谐、充满温暖与爱。绘本中蕴含着“为别人着想”、“关爱他人”等社会性方面的情感元素,因此我思考如何立足绘本,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预设一个侧重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活动的目标定位,过程设计,问题切入全部都是围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和社会性人际交往而来,从绘本开始,拓展到对身边人,对社会事的关注和关爱。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和游戏,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2.懂得要常常为别人着想的道理,进一步萌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3.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三连通”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享交流。
1.出示“爱心”。
(1)这是什么?(爱心)
(2)一颗爱心,代表了爱。在生活中你感受到了谁的爱?他是怎么爱你的?
2.小结:我知道你们的爱很多很多,你们的生活都充满了爱。
(评析:从“爱”引发,通过有针对性的设问,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爱。)
二、通过故事,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1.画面——小老虎出生。
师:有一只小老虎出生了,想一想,虎爸爸和虎妈妈要忙些什么呢?
小结:刚出生的小宝宝可让人忙活了,要照顾他吃的,照顾他睡的,吃喝拉撒样样都要操心。
2.画面——虎爸爸买油漆。
师讲述:虎爸爸说,别人家的老虎身上的花纹都是横条的,我想要我的宝宝成为与众不同的老虎,给他画上竖条纹。
3.画面——虎爸爸虎妈妈吵架。
(1)为了这件事情,虎爸爸和虎妈妈怎么了?他们在吵什么?
师讲述:虎爸爸说,我的孩子就要与众不同……
(2)你们家里有过争吵吗?为什么吵?如果家里发生了争吵,你会怎么做呢?
4.画面——小老虎变成方格子老虎。
师讲述:小老虎看到爸爸妈妈吵架……
师:横条纹是为了谁画的'?竖条纹是为了谁画的?他现在变成了一只方格子老虎。
5.画面——虎爸爸虎妈妈和好。
(1)师讲述:爸爸妈妈说,“有这么好的儿子为我们着想……”
为了让爸爸妈妈不再吵架,小老虎把自己画成了一只方格子老虎,你们觉得小老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师小结:小老虎不仅聪明、懂事,还是一个很为爸爸妈妈着想的好孩子。
(2)师讲述:过了不久……
如果小班的弟弟妹妹哭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3)师讲述:虎宝宝看到哭闹的小动物……
你们知道的方格子的游戏有哪些?
6.画面——虎宝宝身上的“三连通”游戏。
(评析: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生动的画面和不同人物的语音,幼儿深深地沉浸在绘本故事的情节中。随着故事的展开,幼儿感受到虎宝宝家庭中的矛盾以及虎宝宝巧妙地化解矛盾,从而对虎宝宝为父母着想的动人品质有了直观的感受。)
三、幼儿玩“三连通”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1.师交代游戏要求。
2.幼儿玩游戏。
3.师小结:为了不让幼儿园的小动物哭闹,小老虎让自己的方格子陪着大家玩,真是一个为同伴着想的好孩子。
(评析:借助多媒体课件,巧妙演示“三连通”游戏的玩法,幼儿在真实的游戏操作中体验自己的快乐和小动物以及小老虎的快乐,知道给别人带去快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四、情感拓展,知道生活中要常常为别人着想。
1.师讲述:时间慢慢过去……
师:没有了方格子,爸爸妈妈还会爱它吗?为什么?
2.画面——快乐爱心。
师:有没有方格子重要吗?重要的是什么?
小结:虽然没有了方格子,但虎宝宝永远都有一颗爱心。爱不仅仅是关心、帮助别人,还要处处为别人着想、给别人带去快乐。
3.画面——递剪刀。
师:当你给别人递一把剪刀的时候,应该把哪一头给别人?为什么要这样给?
小结: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说明你心里装着别人。
4.画面——打电话。
师: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也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带去关怀。哪些人需要问候?
小结:身边的朋友,生病的人,孤单的老人都需要我们的问候。
5.画面——向灾区献爱心。
师:当灾难发生的时候,当我们知道地震来临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6.活动尾声:幼儿画心愿,展示心愿卡。
小结:你们的小爱汇成了大爱,爱,就在我们身边。
(评析:通过多媒体课件从方格子老虎的故事向幼儿的生活实际拓展,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引发了幼儿的思考,也许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能给别人带去温暖,这是幼儿获得的最大启示。在音乐的烘托中,幼儿的关爱继续延伸,让幼儿懂得从小心里就要装着他人。)
活动反思:
活动立足于社会领域,因此,所有的预设问题都围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展开,有的放矢。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变换的画面,清晰的对话,适时的音乐,将整个活动的氛围营造得温馨、真切、感人。幼儿在这样的物质和心理环境中,流露出真实的情感,获得了有效的交流。“关爱他人”不是通过枯燥的说教实现的,而是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不是一个活动,一个内容可以达成的,但是如果某一个活动能让幼儿有所触动,那么可持续发展之门也将开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