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好文网 >工作计划

电子锁教案8篇

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让我们活跃课堂的气氛,只有将教案制定好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28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电子锁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电子锁教案8篇

电子锁教案篇1

第一部分 网页基??

1、了解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

frontpage/网页四剑客/ html/ asp/ java脚本语言等

2、熟悉dreamweaver工作窗口

3、掌握常用工具的打开方法

文档/标准/插入/属性/css样式/行为/站点/资源/框架/层/时间轴等

4、掌握html网页源代码编写的基本语法结构 第二部分 html的使用

1、html是超文本标记/描述语言,它编写网页源代码,是网页设计的基础。

2、掌握html的语法规则

3、掌握常用标签的使用,实例演示

4、页面属性设置:修改→页面属性(ctrl+j)练习题:通过html设计简单网页 要求:1>新建站点

2>在站点中新建一个普通网页

3>在普通网页中添加常用网页元素 第三部分 文本的编辑与基本操作

1、熟悉网页的组成元素,其中文字是最基本的,是网页的主体,主要用来传达信息。

2、掌握文本的创建与编辑操作

3、设置网页文字效果

利用属性面板/插入面板

4、利用文本创建超链接

5、网页属性设置(页面属性/系统网页样式)上机练习:

图文混排(包括文本编辑/文本格式/水平线/超链接/ 图片/表格等)

第四部分 网页图像

1、图像点缀网页,形象直观、丰富多彩

2、掌握图像在网页中的作用及常用图像格式

3、掌握在网页中创建各种图像的具体操作

4、编辑图像(设置图像属性)

热点链接及改变大小等

练习:变换图片效果(照片变换)第五部分 层叠样式表(css)

1、了解css的含义、作用、分类

2、具体操作(样式面板)

创建css样式/编辑样式表/删除样式表/附加样式表/应用css样式 上机练习:

新建样式(内部样式)新建一个外部样式表文件(.css)新建css特殊样式(格式化超链接)制作电子相册第六部分 页面的版面布??

1、了解版面布局设计方案及要求

2、利用表格布局网页

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设置属性 上机练习:

用隐藏的表格进行整个网页布??

3、层的使用

了解层的含义、作用 层的操作(层面板)创建/编辑/用层设计表格 上机练习: 在网页页面中应用描绘层实现图像和文字的精 制作导航条(用导航条设计栏目)准备好所需的按钮图片→插入面板→常用→导航条

4、使用框架布局页面

了解框架的含义、作用、组成及html语法结构 掌握创建框架的方法 框架的基本编辑操作选定/保存/删除/设置属性

第八部分 表单的使用(交互式表单)

1、了解表单的含义、作用、组成及html标签

2、认识各种表单对象并创建表单

3、使用行为验证表单

制作和验证客户表单或个人简历表单

4、提交表单

设置并上网申请站点→发布站点→预览效果 第九部分 生成动态特效(时间轴和行为)

一、时间轴

1、了解什么是时间轴及其作用

2、打开认识时间轴

3、使用时间轴创建动画

创建层动画(文字/图像):通过时间轴来改变图层的位置、大小、可见性及叠放顺序。创建图像动画(切换)4、编辑时间轴

二、行为

1、了解行为及其包含的基本元素

2、掌握网页设计中常用事件及常用动作

3、掌握为具体为对象附加行为的操作方法

举例:为网页中经常暴发的事件,指定执行各种特 定的任务

第十部分 插入多媒体组件

1、了解什么是多媒体

2、掌握在网页中应用flash动画、声音文件、视频文

件、日期等

3、网页中使用计数器(免费申请获取代码→网站上传

→预览)

第十一部分 模板与库的应用

一、模板:

1、了解模板的定义、组成、作用、特点

2、认识模板面板

3、模板操作 创建(.dwt)/编辑/应用/更新/模板与文档分离/管理

二、库

1、了解库的概念、作用

2、了解什么是库项目、掌握库项目的创建/编辑/应用/更新/文档与库项目分离

电子锁教案篇2

课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复习(行程问题)

学情分析:

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个物体的简单行程问题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有关两个物体运行的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其中体现了“运动方向”“出发时间”“运动结果”等新的运动要素,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以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让学生认识“相遇及追及”的特征,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1、初步理解两个物体在一定距离中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所涉及到的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2、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知道“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一般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两者相距的路程;知道“追击问题”的等量关系,一般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

3、逐步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题目的方法。

教学重点:寻找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得出应用题的解。

教学难点:认识相遇的过程中理解运用等量关系的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ppt、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教学说明

一、复习引入

1、揭题

2、常见的相遇问题类型(手势演示)

(1)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2)一车先行,另一车再行,相向而行

(3)同时出发,途中一车暂停,相向而行

二、基础练习

1、ab两地相距1000千米,甲列车从a开出驶往b地,2小时后,乙列车从b地开出驶往a地,经过4小时与甲列车相遇,已知,甲列车比乙列车每小时多行10千米,甲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2)找出等量关系

(3)列式

2、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候相遇,这时甲车比乙车多行99千米,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4倍,求甲乙两车各自的速度。

小结:(1)相加=总路程

(2)相差=路程差

3、一列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75千米,一列客车同时从乙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60千米,两列火车在距离两城中点30千米处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小结:(3)到中点相等

4、小巧和小胖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少年宫,小巧每分钟走80米,小胖每分钟走60米,小巧到达少年宫后立即返回,且在距少年宫400米处与小胖相遇,求相遇的时间。

小结:(4)总路程相等

三、巩固提升

5、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25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客车由于上下车停靠几站后耽误了半小时,结果货车行了2小时后与客车相遇,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一辆摩托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去追赶先出发的汽车,已知汽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摩托车4小时后追上汽车,汽车比摩托车早出发几小时?

7、有甲乙两个人,甲每分钟走83米,乙每分钟走49米,如果乙先走6分钟后,甲从后面追乙,甲要追多少时间刚刚追到离乙40米?

8、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行了60千米后,一辆摩托车也从甲地开出,3小时后与汽车同时到达乙地,已知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的1.5倍,求两车各自的速度。

四、思维训练

9、甲乙两人相隔若干米,若相向而行,1分钟相遇,若同向而行,甲5分钟能追上乙,乙的速度是60米/分,求甲的速度。

五、总结评价

路程,速度,时间是行程问题中3个最关键的量,所以在新知学习前先搞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遇问题”的概念较多,如“同时出发”、“相距”、“相遇”、“相对而行”、“相向而行”等。怎样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让学生感性地接触并且深刻地理解呢?我借助肢体语言让学生弄明白这些概念,通过生动有趣肢体动作刺激学生的感官,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通过画线段图理解了两车行的路程与总路程的关系,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例题,这样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最后通过检验求证学生的做法,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

相遇问题:

(1)相加=总路程

(2)相差=路程差

(3)到中点相等

(4)总路程相等

教学反思:

行程问题应用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应如何突出重点,特别是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一直以来是我们数学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行程问题复习,包含了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教学重点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课前的准备,上课的反思,我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深的理解。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很多收获:

1、合理组织安排教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首先复习“速度×时间=路程”这一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然后用动作语言让学生了解相遇问题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要素,这样学生观察起来直观、易懂,兴趣容易调动起来,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然后再通过例题让学生读题,说等量关系,画线段图等手段理解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追及问题与相遇问题都属于行程问题,追及问题比相遇问题较难理解,避免学生学习枯燥无味,我在引入环节是以学生身边的实例为背景引入的。基础练习1,由学生画图独立完成,达到复习相遇问题的特征及相等关系;练习2的出现是对比追及的特征,引出本节课所复习的第二个内容,相遇和追击形成对比,区别不同。由于例题及变式练习是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其内容又处在同一背景下,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几个问题间的联系和差异,使学生明白此类应用题的特征,进一步提炼解应用题的一般思路。

2、运用线段图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审题,理解题意,找到相等关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借助学生画线段图,分析线段图中各量间的关系找到题目中隐含的相等关系,从而解决问题。在讲解例1时,安排学生读题画关键词语,动手演示理解题意,教师教给学生画线段图,运用线段图找到相等关系。在变式练习及例2教学中,由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寻找相等关系,学生能很快列出方程进行求解。运用线段图分析比较数量关系,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繁为简,使等量关系更明确,为学生理解题意加起桥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分析的空间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不断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上课的过程中虽然有学生合作学习,动手画图找相等关系,但时间短,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真正体会线段图的作用。学生认真画图后,我感到纯是模仿较多,不会借助线段图找相等关系。应该好好分析线段图的用途,是解决较复杂问题常见的工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渐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使我深刻体会到:课前备课时除了要认真研究教材设计好教学内容外,一定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真正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4、分层递进,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在练习中组织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运用变式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题意,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理解题变意不变,方法也不变。拓展题的设计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思考,以体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总之,让学生经过多层次的练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总之,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理清题意,寻找各量的关系。我感到学生的困惑是读不懂题意,找不到各量间的关系,不会列方程。通过反思,我再讲应用题时,不要快,题目不要贪多,要精,有典型性,适时变式练习,抓各量之间的关系,尽量列出不同方程求解,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时刻伴随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电子锁教案篇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1、a组学生能在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b组学生在a组学生的基础上,能更进一层地认识到线段的由来,知道每两点就能画出一条线段,尤其是四个点能画六条线段。

3、c组学生在b组学生的基础上,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线段有长有短,并能通过折知道线段的长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的两个端点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比较红、黄短线的长

师:①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根线,一根是弯的,一根是直的,你知道哪哪根线比较长?

②小朋友意见这么多,谁说的才是对的呢?有什么办法来比较出这两根线的长短呢?

生:把弯的拉直就好了。

师:他的意见好不好?那老师就拈住这根线的两头,拉直了贴在黑板上,把黄线也贴在黑板上。

现在两根线都是直直的了,谁来说说哪根线更长呢?

生:不能比较

师:那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哪根线长?

这个办法好不好?好,我们就把这两根线的一头对齐,现在你能比较出来吗?

对啊,红色的线从这里开始(点一点),到这里结束,黄色的线从这里开始到这里结束了?到这里结束(点一点),所以黄色的线比红色的线长。

2、揭示线段概念

象这样直直的,有长有短的线,我们把它叫做线段。(板书:线段)齐读线段

(指着线)现在谁来说说哪条线段比较长,哪条线段比较短。

3、直观判断

师:(出示较长的线段)

小朋友,老师这里还有一条绿色的线呢,你们看这是不是线段呢?为什么?怎样可以让它成为一条线段?

师:这是不是线段?不管这些线段位置怎么变,但它们都是线段

4、举例得出线段表示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看我们数学书封面的这条边从这点开始直直的到这点结束也是一条线段,你能跟老师一样也来找找看吗?同桌一起找。

学生举例:注意让学生用手摸摸找到线段,并比较一下长短,刚才我们找到的许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那这些线段都是一样长吗?

师:看来线段不仅是直直的,而且有长有短。那象刚才同学们找到的很多物体的边,比如课桌面的边,窗户的边我们能把它拿下来象毛线一样贴在黑板上吗?

所以我们画线段来把它边式出来:因为线段是直直的,所以要先画一条直直的线,又因为线段有长有短,所以我们要在线段开始的地方点上一点,表示线段从这里开始。再在线段结束的地方点上一点,表示线段到这里结束。这两点就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

5、画线段

师:老师刚才画了一条线段,你能象老师一样也画一条吗?画线段除了要用到铅笔,还要用到什么?为什么要用直尺?如果我们身边没有没有带直尺,那你还能利用其它工具来画吗?

生练习画线段

展示:1、请你说说你利用什么工具来画的?

2、说说他画得怎么样?

强调:一定要画直,并且别忘记点上两个端点。

电子锁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3 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说明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

教学时间:—课时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新世纪已经到来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 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注明,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可本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朗读课文,分析理解

1。提示:有些专用词语找出来,先读顺口。

1)课文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2)什么是多媒体?

3)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之间有着这样的关系?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人小组讨论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作“电脑”是因为-----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你能不能举例说明?(填空)

4)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 指名朗读这一段,边听边思考: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电脑是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的“司令部”)

5)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师介绍引入: 其实现在很多电脑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它为多媒体电脑。 根据你得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四激情延伸,扩展思维。

1。十年,二十年之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

2。将来你想发明这样的计算机。

五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介绍却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很多我们熟知的事物来举例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的说明方法,我们应该学习吸收。

六布置作业

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七板书设计

电子计算机→介绍电脑的诞生和初期用途 ‖ 与 计算机会越来越“神” ‖ 多 媒 体→展示当今电脑的多媒体用途

电子锁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内容为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光》第二节内容,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光的折射是继光的反射后的又一个新的光现象。本节知识是光学中的重点知识、是理解透镜作用原因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为以后透镜及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知识之一。

2、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光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了解光的折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猜测、检验、联想等的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乐于合作,渗透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基本理念。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1)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规律;(2)让学生会作光折射的光路图。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整体上采用对比、猜想、提问设疑、设计实验探究的模式,教学流程上采用以上方式:

第一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对照光的反射定义自己分析得出光的折射定义。学生对定义总结很有可能不是很周密,但可以通过后面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修正定义,让学生明白为何要用“斜射入、一般”这些词。

第二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对照光的反射定律,让学生猜想光的折射可能有哪些规律,然后按照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当然整个实验主要是我来操作完成。在此我补说一点,因为在探讨光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时,由于没有演示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的器材,所以我采用的是用半圆形玻璃砖来做这个实验,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步:学生练习画光的折射光路图,为下一部分学习透镜的作用做好铺垫。

第四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在这一步我采用让学生做硬币“上浮”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光的折射带来的错觉,引起学生思考硬币为什么会“自动上浮”,启发学生画光路图来解释原因。同时也说出了盛水的碗变浅、放入水中的筷子变弯等现象的原因。

第五步:通过多媒体演示“海市蜃楼”现象。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潭清疑水浅”、“叉不到水中鱼的原因”等现象。

电子锁教案篇6

培训内容;

1、电子白板工作原理。

2、学会利用语文学科进行教学,既方便又快捷。

培训目标;

1、让大家学会如何将ppt导入电子白板,并能简单运用。

2、使大家学会利用语文学科进行教学,既方便又快捷。

培训流程;

一、如何将ppt课件一键导入电子白板软件?

ppt课件怎样导入白板软件?

ppt课件导入白板软件是很多新近接触电子白板的老师们较为关注的问题。其实,新版鸿合i学备授课软件里已经简化了ppt导入的流程,操作极为便捷。老师在电脑或大屏上打开鸿合i学备授课软件后,点击“菜单”里的“导入文件”功能,选择电脑上准备使用的ppt课件,即可将ppt课件一键导入白板软件中。如果ppt内容特别多,老师只要稍等片刻,无需任何操作ppt课件就会出现在白板软件里。

2.ppt结合白板软件怎样进行屏幕批注?

近年来,电子白板陆续走进了众多教室,但熟悉ppt教学的老师仍然不习惯制作和使用白板课件进行教学,不少老师还是喜欢使用电子白板来播放ppt,那么,结合白板软件怎样在ppt课件上书写和批注讲解呢?

老师在电脑或大屏上打开鸿合i学备授课软件后,点击界面右下角“屏幕书写”按钮,软件即可最小化,此时点击工具条上的`“选择”按钮,打开准备使用的ppt课件,再点击“笔盒”工具就可以进行书写和批注了。

3.ppt课件怎样转为白板课件?

习惯使用ppt教学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制作好ppt课件后,可以利用白板软件将ppt提前转为白板课件,上课时就可以一键打开课件开展教学。方法很简单:老师将ppt课件导入鸿合i学备授课软件后,点击界面左下角“菜单”按钮,再点击“另存为”选项,选择好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称,将文件类型设置为hhtx格式,ppt课件就转为白板课件了。

4、与ppt相比,白板课件的优点在哪里?

鸿合电子白板课件的后缀名为hhtx。电子白板的文档与powerpoint演示文稿类似,分为不同的页面,可以插入图像、音视频、动画等资源,老师可以直接在触屏上操作课件。

二、学会利用语文学科进行教学,既方便又快捷。

1、确定生字的笔顺。

2、利用电子白板查生字的意思。

3、利用电子白板查生字的拼音。

4、学会变换背景。

5、学会设置录像。

三、总结。

电子锁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章前的图文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书中的p2图1—2)并回答:

1、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3、图1—2中,a,b,c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4)提问:

1、图1—3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1—4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3、从图1—1,1—2,1—3,1|—4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1—1、1—2、1—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想一想

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款吗?那他指什么呢?

五、巩固练习

1、错例辨析:

△abc的两边为3和4,求第三边

解: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为3、4

所以它的第三边的c应满足=25

即:c=5

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题,首先应具备直角三角形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本题△abc并未说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没有依据。

(2)若告诉△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也不一定是满足,题目中并为交待c是斜边综上所述这个题目条件不足,第三边无法求得。

2、练习p7§1。11

六、作业

课本p7§1。12、3、4

电子锁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新词。

2、理解"最后的辉煌"的真正含义,懂得文章通过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3、领会诺贝尔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热爱和平的崇高品格。

能力目标:

1、能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拓宽阅读、思维的空间。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及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诺贝尔的资料。(生平、事迹、兴趣、爱好)。

2、课件:凝重、庄严的背景音乐、诺贝尔名言、诺贝尔的补充材料、"诺贝尔知多少"知识竞赛题。

学习过程:

一、激情引入、交流资料,感知人物。

1、音乐起、出名言、指名读: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2、交流资料:课前已布置收集资料,请说说你了解的诺贝尔先生。

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这个名字在神圣的科学殿堂上,熠熠闪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金,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大奖。这节课,请让我们走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用心灵去感知他不朽的灵魂。

3、齐读课题:产生了什么疑问?(“最后、辉煌”的含义)

(名言的引入、课外资料的交流、教师的深情导入,充满激情的开课,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厚实的情感基础。)

二、直奔重点,合作交流,自主感悟

1、快速默读,整体感知: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叙述了诺贝尔最后辉煌,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诺贝尔最后辉煌?

汇报、交流。

过渡:让我们再次亲近这位科学巨人,感知他的内心世界,聆听他生命最后时刻奏出的音。

2、选择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4--10自然段)

读,画出诺贝尔心理活动的语句;

议,从中悟到了什么;

品,如何才能读好;

3、反馈交流、探究感悟

幻灯片出示描写诺贝尔捐出巨款前后心理变化的重点语句:

焦虑:我在事业上所获得的巨大财富,死后既不能带走,又无人继承,在一息尚存的日子里,我必须将这笔巨款做出有意义的安排。

兴奋:医学是使人类幸福延绵、减少病痛的高尚事业,拨出一部分款项,支持医学研究工作,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自责:但是只想到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未免心胸有些狭窄……

激动:追求幸福是人类的理想,享受幸福是人类的权利。我的财产不仅要献给我的祖国,还要献给世界。

幸福轻松:我已经尽全力为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作了最后的努力,我可以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死而无撼了。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感情朗读,在字里行间领悟伟人“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热爱和平、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电子转让合同模板6篇

装修合同电子模板7篇

租房电子合同通用7篇

电子商务合同5篇

租房电子合同5篇

电子申请书7篇

电子书面劳动合同7篇

电子合同协议模板5篇

电子合同简单模板5篇

电子档租房合同最新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783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