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只有通过认真写教案,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规划教学资源的使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以下是28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手工粘土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手工粘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2、通过尝试,学会用团、插等简单的泥工技能,制作棒棒糖。
教学准备:
范例一个,橡皮泥、小棒、糖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看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们和客人老师问好呀”(客人老师好!)我们小朋友都是有礼貌的孩子,那今天我们拿什么礼物来招待客人呢?我们先来想办法吧!
出示棒棒糖,提问:这是什么呀?(棒棒糖)不如我们都来做棒棒糖招待客人吧!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它是由圆形的糖块,长长的小棒棒,还有糖纸组成的。)
2、幼儿尝试制作,老师指导观察。
我们知道了棒棒糖是由3个步骤完成的,那谁愿意先来试一试做棒棒糖。请2位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制作。
xx小朋友的棒棒糖做好了,那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吗?(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幼儿讲述后,及时表扬并奖励一颗聪明豆。
3、教师示范做棒棒糖。
咱们再动一动脑筋想一想,xx小朋友是怎么做棒棒糖的,先取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反复团圆,然后再插上小棒棒(注意插小棒时不要用力太大),最后再包上糖纸,糖纸的开口处要用力扭一下,这样棒棒糖就做好了。
4、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棒棒糖真好吃!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吧,让客人老师看一看谁的小手最能干,又最巧。
分发泥、棒、纸,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5、游戏:给客人送棒棒糖
把自己做好的棒棒糖送给客人老师,并提醒幼儿和客人老师交流,告诉客人老师你是怎么制作棒棒糖的。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许多方面的因素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手工粘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章鱼的结构特点,学会用分泥、团圆、压坑的泥工技能制作章鱼。
2.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小棒人手一份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猜猜它是谁啊?
接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吧。
二、播放视频,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
这位新朋友是谁?(章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它长什么样子?(章鱼有圆圆的脑袋,脑袋上面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脑袋下面还有许多触手)
三、示范讲解:可爱的章鱼
1.魔术:圆形变变变
出示橡皮泥小球,师: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就要用圆来变小章鱼。
出示范例泥工《小章鱼》,看,老师用一个大大的圆变了章鱼的什么?下面这些小圆变成了章鱼的什么呀?(触手)
2.教师示范
1.分泥——先分成两块大小相同的泥,再将其中的一块分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
2.搓圆——大泥搓圆变成章鱼圆圆的脑袋,小泥搓成小圆在大圆下面围一圈变成章鱼的触手。
3.压坑——用将小圆套在小指上变帽子的方法压坑变出章鱼的嘴巴粘在脑袋上。
4.用小棒扎出两个小洞做眼睛
5.装扮章鱼——用压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结打扮章鱼。
四、幼儿操作。
幼儿按步骤图制作自己喜欢的章鱼。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提醒幼儿分泥。
四、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请完成绘画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做相应评价。
幼儿庆祝,表演《可爱的章鱼》:章鱼在遇到坏人时会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变形保护自己。
手工粘土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基于在大自然中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让幼儿通过发现大自然中事物的特征,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的形状、形态等,并且让孩子用手制品以及用轻粘土这种好玩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如何让把孩子们对海洋生物的浓厚兴趣结合到艺术活动上,让孩子们从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了解八爪鱼的生活习性),从中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活动目标:
1、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八爪鱼。
2、根据八爪鱼的图片,了解八爪鱼的样子以及不同状态下的形态,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3、用轻粘土把八爪鱼塑造出来,从中感受轻粘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多媒体教学工具:八爪鱼视频(有游动、捕食、歇息等状态);图片(海里面各种姿态的八爪鱼)。
(2)操作材料:轻粘土、泡沫球、轻黏土工具、垫板;
(3)作品展示准备:海底作品展示板
2.场地准备:有多媒体设备的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关于八爪鱼的话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八爪鱼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海里八爪鱼视频)
(出示海里八爪鱼图片)
师:看看八爪鱼有一个圆圆的头和一双大大的眼睛,在头下面连着八条不同姿态的触角,有点卷起来的,有的是直直竖起来的、有的是随着水的流动而摆动起来的。有的八爪鱼还会站起来呢,他们在看猎物藏在哪里。
二、介绍材料。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只自己喜欢的`八爪鱼。
师:我们需要用到以下材料:各色亲粘土、垫板、轻黏土工具、小泡沫球。
三、讲解八爪鱼的制作过程。
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捏出一小团轻黏土,放在手心搓圆压扁。把压扁的轻轻粘土裹到小泡沫球上,做成章鱼的头。
然后,再捏出一小团轻黏土,用双手搓成条状,注意一头组一头细,做成八爪鱼的触角,用同样的方法搓8条长短不一的脚。再用工具在每条章鱼触角上压出洞洞形状的吸盘,把带有吸盘的脚不规则的接到八爪鱼头下。
最后,贴上八爪鱼的眼睛、嘴巴,也可以在头上添上帽子或者蝴蝶结等装饰。
四、欣赏作品。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用轻黏土做成的八爪鱼吧!
师:女孩子八爪鱼粉粉的大大的眼睛、男孩子章鱼带着一顶帅帅的爵士帽,还有的章鱼的触角是五颜六色呢,都摆着不同的姿态,可爱极了!
温馨小提示:小朋友,用完的轻黏土要及时盖紧,并收拾好工具哦。
现在你也来做一只可爱的八爪鱼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创设美工区,投放轻粘土、泡沫球,让幼儿在区域中尝试自主制作可爱的八爪鱼。
手工粘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橡皮泥搓成长条的技能。
2、尝试用多种颜色长条并排摆放成彩虹。
【活动准备】彩色橡皮泥
【活动过程】
1、出示彩虹图片,观察彩虹的特征。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美丽的彩虹姐姐。
你们看姐姐有几种颜色?彩虹姐姐像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彩虹像一座小桥,是几种不同颜色的'小桥搭在一起。
2、范做彩虹。
取一红色橡皮泥,给它拉拉长,然后放板上搓搓长完成一座小桥。在拿黄色的橡皮泥,用小手搓成长条,搭在红色小桥的上面做彩虹的第二层。在拿蓝色、绿色的橡皮泥搓长依次往上搭,变成一座美丽的彩虹。
3、幼儿创作,教师提醒幼儿要先把橡皮泥揉软了,用自己喜欢的四种颜色做一座漂亮的彩虹。
4、欣赏评价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彩虹,教师重点评价幼儿技能与创作表现。
手工粘土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观察蜗牛,并用形象的词语概括蜗牛的形状和特征。
2、 初步感知不同的姿态的蜗牛,并大胆地表现出来。
3、 体验制作蜗牛的快乐,萌发关注、喜爱蜗牛的情感。
4、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活蜗牛一只,欣赏作品,橡皮泥、田螺、扭扭棒等。
活动过程:
一、 观察活动
1、教师和幼儿一起饲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并用词语概括蜗牛的形状和特征。
老师:蜗牛的身上有什么?
老师:小蜗牛还有什么?
老师:蜗牛的小眼睛在什么地方?
老师:蜗牛的小眼睛在它的触角上。
2、欣赏蜗牛的不同姿态
老师:看看小蜗牛在干什么?
老师:它在做什么动作呢?
二、 边讲故事边教幼儿做手工
1、 天在一片绿草地上,小白兔看到了一个圆圆的房子。圆圆的房子上有像绕线的先线团一样的花纹,非常漂亮。
操作:拿一个田螺或者螺丝。
2、 小白兔蹲在那静静的看着,看着看着,咦!从像线团地房子里伸出了长长的脖子圆圆的头。
操作:用橡皮泥做一个身体。一头圆、一头尖。
3、头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张小小的嘴巴,头上还有两只长长的触角,哦,原来是一只小蜗牛哇。
操作:用扭扭棒做触角和表情。
三、启发幼儿想象蜗牛一家,做出不一样的姿态
老师:小朋友,你的家里都有哪些人?
老师:那你们再想想,小蜗牛的家里会有谁呢?
老师:小蜗牛的一家是怎么做游戏的呢?
四、作品欣赏
老师:请你们说说你觉得哪只蜗牛最漂亮?
活动反思:
开放式教学,可以让让幼儿放开手脚地活动,第一他们很高兴,第二他们很认真,第三他不会时就想去求教老师,这样做效果是明显的。大家可以看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课堂实录,他们就是这样要求幼儿的。他们以幼儿敢于提问题为起点,以幼儿能自己解决问题为终点,而方法的核心就是放手让幼儿活动。
活动更多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手工粘土教案篇6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镂空艺术在传统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技艺和唯美地位了解纸黏土的基本性能,掌握其镂空的基本制作规律和方法。
能力目标2、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雕刻和造型及绘画,并应用于多种造型和创造。
德育目标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养成做事预先规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粘土平面造型制作吊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粘土平面中镂空的造型技法。
教学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图片,幻灯片和学生作品若干幅,超轻粘土一块,手擀棍一个,干净的平面板,牙签,彩色墨水。
教学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趣、诱发问题
1、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为什么剪不断,怎样剪才不断?
什么是阴刻和阳刻,阴阳的造型特点区分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中镂刻出线条构成的画面,不管是阳刻阴刻,都体现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艺术特点。
c、我们可以镂空出那些图案和花纹?
师生共同欣赏传统镂空的装饰花纹的造型与特征。
d、欣赏精美的镂空立体实物,师生共同体会镂空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探究设计、感受新知
1、把纸粘土从包装中取出,感受材料的特性,学生可以边动手捏边体会材料的特性。
取形方法:用手擀棍擀平,并用牙签刻取所需基本图形。
2、用镂空的方法完成画面如:
等干后揭起,作品两端拴个草绳,粘土吊坠就完成了。
着色吊坠就是用彩色墨水直接滴上颜色就可以了。
三、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
四、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创意
一.趣味的纸粘土制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
2. 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德育目标: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
能力目标:
通过陶艺和雕塑精品欣赏与跨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粘土造型设计的学习中掌握雕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雕塑艺术的欣赏与技法掌握与其他科学相互参透融合。
创意设计构思与交流活动
难点:造型个性化的表达。
过程设计(教学或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纸粘土作品,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灰姑娘的高跟鞋)
这高更鞋用什么做的.吗?(纸粘土)
谈一谈高跟鞋的造型特点。
对比书本的古代雕塑人物(兵马俑、三国演义雕像)与现代的雕塑作品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 介绍彩泥
1、彩泥的优缺点。
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
缺点: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种粘稠的泥质感觉,有油,使用时间长会刺激手指,影响触感。天气热时橡皮泥造型会软化,甚至坍塌变形。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个同样的模型。
2、欣赏彩泥作品。
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 介绍纸粘土
1纸粘土的介绍
超轻纸黏土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教大,比重很小,一般为0.25~0.28,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
传统纸粘土由纯木浆或纸浆,天然或加工后的细粉,最后加入粘合剂用来改善它的柔软性韧性,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环保型手工艺材料。 作品的修饰可以运用刻刀,修饰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颜料(丙烯或广告颜料)彩绘,干后可以用喷漆或醇酸漆进行喷涂表面保护层。2纸粘土的特点
3、纸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
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纸粘土的作品
5、介绍纸粘土的使用
你可以运用超轻纸粘土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纸粘土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6、纸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 (示范教学)
手工粘土教案篇7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捏,团,搓等技能用橡皮泥做毛毛虫。初步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运用搓、团圆、捏等技能表现毛毛虫特征。
活动难点:
能团得比较均匀,正确压坑使用辅助材料。
活动准备:
橡皮泥,火柴、牙签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毛毛虫,引起兴趣。
进入活动室,出示布绒玩具毛毛虫,引起幼儿参与兴趣。让幼儿观察毛毛虫,并说说毛毛虫长什么样子?
2、教师示范讲解。
展示活动工具:橡皮泥、牙签、火柴。结合儿歌"橡皮泥呀真漂亮,小朋友来捏一捏呀搓一搓,团一团呀团成球,毛毛虫身体长又长,插上眼睛和触角,桌子上面它来爬"进行教学。
3、引导幼儿操作。
这只毛毛虫宝宝很想找朋友,我们来帮帮他做一些小伙伴好吗?橡皮泥、牙签、火柴是做毛毛虫宝宝的,小朋友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好吗?
4、幼儿操作,教师辅导。
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毛毛虫,注意用儿歌引导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做几个毛毛虫宝宝,并试着给毛毛虫宝宝添上嘴巴。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5、展示作品。
幼儿送毛毛虫宝宝回家,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将作品布置在背景桌面:毛毛虫温馨小家,播放背景音乐,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