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好文网 >工作计划

六年级数学教案5篇

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适应教学进度,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课堂进度的紧凑和高效,28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六年级数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教案5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1~3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需要的,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数学思考:通过正负数的教学,培养数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3、问题解决: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创造,初知正负数

1.情景引入。

用最简捷的方式记录这些信息。(师叙述,生记录。)

①1路公共汽车在昆山宾馆站上来2位乘客,到亭林站下去2位乘客。

②本学期咱们五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转走16名同学。

③小明妈妈投资股票,四月份赚了6000元,五月份亏了2000元

?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素材为教学切入口,创设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凸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因为需要而思考,因为思考而创造。】

2、揭示课题

+2、-2前面的+叫做正号、-叫做负号,正号和负号与以前学的加减号写法相同,但表示的意义却有所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二、沟通联系,再识正负数

1.教学例1

(1)情景呈现。

师:五(2)班的孩子,刚在外面上完一节体育课,外面可真热呀!(课件出示32℃温度计),下课后他们喜滋滋地吃起了冷饮(出示0℃),这些冷饮是工人叔叔从冰库里搬出来的(出示温度-23℃)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改变教材中提供冬天气温的例题,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师:这三种温度各是多少?根据刚才的学习,可以怎样表示这些温度?

板书:0℃、+32℃、-23℃

哪种温度最高?

(3)师: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

小结:要找准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读数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归纳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师:瞧,黑板上有这么多正数、负数朋友了,谁来把他们分一分?

归纳: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负数正数)。

二、读读写写,掌握正负数

1.读两个海拔高度,请同学们互相读一读。

2.读温度,先自己读一读,你们会把这些温度从高排到低吗?

3.写几个正数和负数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习题功能,在展示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巧妙地运用信息化环境,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体会正数和负数时无限的】

三、链接生活,应用正负数

1.提问: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用正负数表示的事情吗?

(1)存折(课件展示)

师:这里的-600是什么意思?

(2)刘翔在美国尤金精英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23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

如果风速是+0.4米,你认为比赛的成绩会怎样?

2.多媒体介绍负数的产生史。

?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从课外移入课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

教材分析:负数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初步认识负数。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数概念,培养数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用气温和温度计这两个熟悉的情境,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2

线与角。〔教材第89~91页及第91页第1、2(1)题〕

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并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2.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角,会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

重点: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认识角并会画角。

难点:理解线与角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量角器、尺子、课件。

师: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几种线?认识哪些角?

生1:我们学过直线、射线、线段。

生2:我们认识直角、锐角、平角、钝角、周角。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线与角”。(板书课题:线与角)

1.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课件出示:

师:你能说出上面的图形各是什么吗?

生:直线、射线、线段。

师:你能找出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先请学生汇报结果,再给出下表,让学生完成。

端点个数能否度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师: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联系?(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它们的边是直线还是线段?(线段)

师:角的边是直线吗?

生:不是,角的边是射线。

2.角的整理与分析。

(1)让学生自己任意画一个角。

师:根据你画的角说一说,关于角,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板书:角)

教师画出一个角。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师: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怎样画角?

师:按角的度数,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生1:由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生2: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生3: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师:锐角是怎样的角?(教师画出图形并写出相应的特征)

师:大家能画出其余几种角的图形并说出它们的特征吗?

生:锐角是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

3.垂线和平行线。

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生:相交(互相垂直与不垂直)和平行。

师:小组内互相说说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平行线。

教师分别画出一组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直线。

生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作互相垂直,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生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师:平行线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生:处处相等。

师:如何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1:能正确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生2: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线与角

1.线

顶点个数能否度量

线段2能

射线1不能

直线无不能

a类

1.填空。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

(2)两条直线相交组成4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是()角,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3)6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是()。

(4)()决定了角的大小。

(5)135度角比平角小()度,比直角大()度。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

估算。(教材第77~78页)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估算的作用。

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叙述估算的过程。

难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课件。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2个主题图。

师:根据你估算的结果判断应该去哪个影院看电影。

生:应去星华影院。

师:六年级大约有多少人?

生:大约有270人。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估算”。(板书课题:估算)

师:在生活学习中,哪些时候要用到估算呢?

生1:买东西的时候要估算带的钱够买几件商品。

生2:计算前可以进行估算。

生3:计算后可以用估算的方法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么刚才那道题大家是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请你把自己的估算方法和小组内同学说一说。

生1:我的估算方法是把几个班的人数都看成40,40×6是240,所以应去星华影院。

生2:我的估算方法是把几个班的人数都看成50,50×6是300,所以应去星华影院。

生3:我的估算方法是把几个班的人数都看成45,45×6是270,所以应去星华影院。

师:大家都很棒,说出了不同的估算方法,希望大家在解决其他问题时也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进一步理解了估算的过程,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a类

1.估一估下面各题的结果,并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4200-500=3600891+208=1100404÷4=1139×49=20__

2.解决问题。

(1)电影院有31排座位,每排36个,育英小学980名同学去看电影,座位够吗?

(2)一本故事书有268页,小明每天看35页,一周能看完吗?

(3)师徒两人共同加工458个零件,师傅每天加工35个,徒弟每天加工30个,8天能完成任务吗?

(考查知识点:估算的意义;能力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b类

某校组织学生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余一辆空车,其余刚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租金为220元,60座客车租金为300元。

(1)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2)怎样租车最划算?

(考查知识点:估算的应用;能力要求:利用估算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略

2.(1)够(2)不能(3)能

b类:

(1)240人

(2)租4辆45座客车和1辆60座客车最划算。

教材第77页“巩固与应用”

1.够不够

2.略

3.49≈5050×30=1500(字)15001528不能

4.略

5.小女孩儿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大,小男孩儿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小。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3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数与代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教材呈现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通过相互连接得到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画图,由简单到繁杂最后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测和探索,学生能过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2、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化难为易”的数学思考地方法灌输其中。通过规律使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班有学生62人,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好奇心强,具有创新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探讨总线段数的算法时,同样延用从简到繁的思考方法,先探究3个点时总线段数怎么计算,之后列出4个点和5个点时总线段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算式的共有特征:都是从1依次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从而让学生明白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接着让学生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去推算6个点,8个点时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这样既巩固算法,同时还回应了课前游戏的设疑。最后拓展提升,还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数字卡片、扑克一副

教师准备:小黑板、直尺、彩笔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规律

三、课内活动、加深理解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五、课后练习、巩固提高

1、 同学们!你还记得在幼儿班里学过的拍手歌吗?学生齐声回答(记的)。那两位同学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学生争先恐后)。

2、 配音乐

教师:那位同学通过刚才的节目看到两位同学的表演一共拍了几次手。

2、这个游戏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往往能够使问题化难为易,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的问题。今天我们再一次来体会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板书课题)。

1、教师:通过一个点能够画出多少条直线?

教师:通过两个点能够画出多少条直线?

教师:通过两个点能够画出多少条线段?

(出示表格)

教师:通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能够画出多少条线段?

教师板书: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条)

教师:通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个点能够画出多少条线段?

教师板书: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6(条)

教师:通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五个点能够画出多少条线段?

教师板书: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10(条)

通过以上可以见得:

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条)

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6(条)

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10(条)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15(条)

7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21(条)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

……………

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n-1)(条)

你发现了有什么规律吗?

1、从你准备的1—9张卡片中任意抽取两张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结论:1+2+3+4+5+6+7+8=36(种) 36×2=72(种)

2、从你准备的扑克中将同种颜色的1—k十三张牌中任意抽取两张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抽取方法。结论:1+2+3+4+5+6+7+8+9+10+11+12=78(种)

1、找规律,填数字

3,9,11,17,20, 26, 30 ,36,41,......

+6 +6 +6 +6

方法:3→9→11→17→20→26→30→36→41,......

+2 +3 +4 +5

2、 找规律,巧计算

1、练习十八第1题(2)。通过观察找到规律,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思考,规律的正确性多用几个数字进行验证。

2、练习十八第2题。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用自己带的火柴棒来摆试,然后说出规律。

3、二十年后本班同学聚会 ,每2位同学握手1次,大家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回答:六次。

学生:无数条。

学生:1条

学生:3条

学生:6条

学生:10条

生:2个点连1条线段,增加一个点,就增加了2条线段,1+2=3(条),所以3个点就连了3条线

每多一个点增加的条数有什么规律?(每增加一个点增加的条数比前一个点增加的条数多1)

总的条数有什么规律?(总的条数等于从1到比点数少1的自然数的和)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2个点开始连线,逐步经历连线过程,随着点数的增多,得出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初步感知点数、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之间的联系。

2. 观察对比,发现增加线段与点数的关系。

在经历了丰富的连线过程之后,整体观察和对比表格中的数据,从而进一步发现每次增加条数就是点数-1,为后面推导总线段数的算法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数学思考

例5. 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

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条)

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6(条)

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10(条)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15(条)

7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21(条)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

……………

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n-1)(条)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比例的意义以及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老师准备去水果超市买一些苹果,已知苹果每千克的单价是6元,如果我准备买1千克,你能求出什么?(总价)

2、出示表格

已知苹果每千克的单价是6元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表格填写完整。

提问:如果买( )千克,总价( )元 ……;

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回答:买的千克数越多,总价就越高)

师小结: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我们就把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在这里——“买的千克数”和“总价”就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二、探索新知

(一)体会两种相关联的量

1、出示例1表格

2、提问:这张表格中的两个量是否相关联?

学生发现: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补充板书)

(二)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谈话:请同学们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去寻找“不变”。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

2、教师可根据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确认这一规律,并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上述规律,可引导学生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3、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上面的规律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路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式:时间 = 速度(一定)

4、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反问:在什么条件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呈正比例?

三、教学“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并仿照例1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四、抽象表达正比例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字母x和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系式/x=(一定)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第63页的“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说明判断理由。你是怎样判断的?

2、做练习十三第1~3题。

第1题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先各自算一算、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指名说判断的理由。

第3题要先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

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能成正比例。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的相关练习

补充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①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②每人树植棵数一定,参加植树人数和植树总棵数。

③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④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⑤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

2、选择。

a和b相关联的两种量,下面哪个式子表示a和b成正比例?

①a+b=12 ② =5 ③ab= ④a-b=3.8 ⑤b=7a

3、x、、z是三种相关联的量,已知x×=z。

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强调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间的联系,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关系,发展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在逐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理财方案和方法。

设计理念: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在家里面,爸爸妈妈是怎样理财的?你有没有帮你们的爸爸妈妈理财?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理财吧!让我们也学会理财,回家也能帮助爸爸妈妈。

出示课题:学会理财

二、新授

(一)存钱计划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图和文字,了解有关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提出帮聪聪计算每月收入是多少元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计算的结果。

3.让学生读支出项目表,了解聪聪家每月支出的项目和大约钱数,提出帮聪聪家做存钱计划的要求,启发学生从实际出发,合理提出存钱建议,并算一算到期能回收多少钱。

4.交流学生做的计划,一方面要求学生说明怎样做计划的理由,另一方面,关注计算是否正确。

(二)存钱方案

1.教师口述聪聪爸爸获得奖金并计划存钱的事情,提出小组合作做三个存钱方案的要求,鼓励学生小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交流各小组做的方案,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考虑的,这样存钱有什么好处等。

3.提出计算每种存钱方案获得的利息的要求,学生计算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三)议一议

教师提出:哪种存钱方式好,为什么?

重点关注学生是如何阐述理由的。能否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说服力的说明。

三、总结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都具备了一定的理财能力,回家后把你做的理财计划给爸爸妈妈看,请他们做出评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推荐7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教案6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6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推荐8篇

体育六年级教案6篇

六年级的教案7篇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案6篇

六年级负数教案8篇

六年级的教案模板7篇

六年级的教案优质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349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