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让教师提前思考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教案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了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而必须准备的一份文体,28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识字八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识字八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万、丁、齐、冬、百。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小朋友,春天马上就要到了,大家喜欢春天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入春天,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好吗?
昨天咱们留了一个作业,请把你画眼睛里的春天画下来,并写上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首儿歌,都带来了吗?(抽几份学生的作业在大背头上展示)
二、欣赏学生作品,引导进入情境
昨天咱们留了一个预习作业,请你画一幅有关春天的图画,并写上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首儿歌,或是搜集一些春天的图片或照片等。这是咱们班一部分同学完成的,咱们来欣赏一下。
他喜欢的一句话是:
他喜欢的词语是:
下面的小朋友把你的画介绍给同位,把你喜欢的词语、句子、儿歌读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三、学习新课:
(一)引入字词:老师把小朋友喜欢的词语呀都搜集在一起了,想认识一下吗?请看大屏幕。
wàn wù fù sū liǔ shù bǎi huā zhēng míng
万 物 复 苏 柳 树 百 花 争 鸣
bīng xuě róng huà quán shui dīng dōng yīng gē yàn wuē
冰 雪 融 化 泉 水 丁 冬 莺 歌 燕 舞
小朋友们,其中哪些词语你会读了?先小声读一读。再把你认识的读给大家听?
(二)学生自读:你会读哪些词语就读出来好吗?
(三)探究认字方法:真了不起,还没学呢,这些词都会读了。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呢?
家庭中:从书上、电视上等生活中学习生字,处处留心。
课堂上:看拼音、问同学、请教老师。
(四)合作学习,自学生字:请小朋友互相帮助,先向你同组的同学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不认识的,请别的小朋友来帮忙。
(反馈自学情况l下面我请3个小朋友合作来读一读。
1.一个小朋友读一排(找两组小朋友读)。
2.把书合上,老师这里的字没标拼音,你会读吗?自己小声音读一读、开火车读。
3.这些字变成了红色是我们要认读的,谁能读?(去掉个别字)
万 复 苏 柳 歌 舞 冰 泉 丁 百 争 鸣
4.出示儿歌:(看来难不倒大家,现在变变位置,看你会读吗?)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五)简单释词:小朋友,有哪些词不懂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百鸟争鸣:(全班每人模仿一种小鸟的叫声。)
万物复苏:
1.冬天过去了,又一年春天来到了,请小朋友注意看:
2.课件或挂图画面:柳树发芽了、小花开放了、黄莺在枝头唱歌、燕子在空中跳舞,冰雪融化了,泉水丁冬丁冬的,所有的花都开了,许多鸟儿在枝头鸣叫。
3.小朋友们刚才所看到的这就叫复苏。你能用自己的话或书上的词来说什么叫复苏吗?
(所有的动物、植物都苏醒了。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就叫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六)朗读课文:春天这么美,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吧!
四、巩固练习
(一)看图读生字
(二)下面的词语中哪些是描写春天的词语呢?对点头,错摇头
出示大屏幕:春暖花开、瓜果遍地、百花盛开、春光明媚、秋高气爽
春风拂面、烈日炎炎、天寒地冻
(三)出示挂图,让学生把与画面相配的词语贴上。
五、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万、丁、百
1.这三个字都有一个长横,长横要稍微鼓一些,第二笔都是从竖中线起笔。
2.齐字的撇捺要伸展开,撇有锋,捺有脚、
3.学生在本子上开始练习。
识字八教案篇2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识字1
教学目的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材分析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具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批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并学会积累词语。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
2、组词:各组三个(优生多组几个。)
3、背下描写秋天的词语。
板书设计
秋高气爽烈日炎炎鸟语花香泉水丁冬秋色宜人
天寒地冻秋风习习果实累累柳绿花红
我会写: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
课后小结教学本课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在最后的一个环节拓展练习中,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并从中选择出描写秋天的词语,从而让学生自主地积累字词。同时让学生课后再积累别的描写秋天的词语和句子,教后效果非常好,有些还背熟了。在今后还是要求学生多积累词句,为写话做铺垫。
我会读中的词语,具有积累词汇和巩固生字双重目的,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尽力、尽量;爽快、凉爽、直爽写字时应注意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识字八教案篇3
教学设计理念:
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的任务之一。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课《识字1》,是让学生赏读好词佳句,感受春天的美。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活动,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理解和运用词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4、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5、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主动识字,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在田字格中把字写美观、工整。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带田字格黑板
教学准备:录音(流水声、鸟叫声)、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多媒体
课件(春天美景)、课文词语卡片、课文插图放大、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听录音,感受春天。
录音:潺潺水声,鸟儿鸣叫渐起的《春之声》)天气渐渐地暖和了,小溪“丁冬”、“丁冬”唱起了歌儿,空中能看见小燕子快乐的飞翔。这是什么季节到了?(板书:春天)
2、语言激趣。
是啊,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姑娘在热情地邀请我们呢!(出示: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一)看看、找找春天
1、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春天的美景)。
2、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3、自由发言。随机出示文中相关词语。
如:你观察得很仔细,令老师想到一个词语,出示:柳绿花红。跟着我读一读,好吗?(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
板书: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二)读读、记记字词
1、自由读词语。
小朋友,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词语都在我们的书本《识字1》这一课上(板书:识字1),你们看,这些词语正排着队,急着和我们小朋友认识呢!你可以自己读读,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自己的小伙伴帮帮忙。(小朋友自由读、互相帮助)
2、个别学生领读词语。
出示课文投影。谁来领着大家读?(学生跟读)
3、生生互动,交流识字方法。
①学生自由找找生字,认一认。春天天气真暖和,是玩游戏的好时候,难怪生字宝宝爱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快,让我们去把它们找出来,认一认,让它们成为你的好朋友吧!
②认读生字。哪位小朋友已经和生字宝宝们交上朋友了?一起齐读生字。
③小组内先交流,再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能认得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吗?
④找出难记的字、生疏字。学生或老师帮助识记。
教师着重指导记“舞、柳”。
动作记“舞”,简笔画理解“柳”,相机扩词。
⑤检查认字。我们来玩开火车的游戏吧!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我们感受一下春天有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玩玩游戏,巩固字词。
(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小黄莺动听的歌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你能帮文中的词语送到它的朋友边上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总结。小朋友,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多美呀,难怪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小朋友珍惜春天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2、布置作业:①背诵课文。②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
六、板书:识字1春天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
3、交流课外收集的词语。
二、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万、丁、百、冬、齐”,口头扩词。
2、学生观察五个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注意关键笔画。
3、教师范写生字,强调要点。
“万”字注意笔顺是“一、s、丿”;“丿”在竖中线上起笔。
“丁”的“亅”要写在竖中线上。
“百”字的横写得长一点。
“冬”和“齐”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撇笔和捺笔要舒展开。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价。
三、实践活动
1、出示课后的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3、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图
(1)小组内商量可以画些什么?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在轻快、愉悦的音乐中,描绘心中的春天。
(3)展示自己的画。
四、小结。
这次我们接受春姑娘的邀请在春天乐园可真是收获不少,我提议:在课后用你们的眼睛、耳朵、心灵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仔细观察景色怎样?然后与大家分享,好吗?
五、板书:
我会写:万丁冬百齐
春天的图画:(展示学生作品)
识字八教案篇4
目标:
1、初步认识汉字“甜”“酸”,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2、通过品尝实物来加深幼儿对酸甜的理解。
3、培养幼儿能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的良好习惯。
准备:
酸甜娃娃,各种酸甜食物,汉字卡片。
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认识酸甜。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你们看看,是谁呀?
(出示酸甜宝宝)你们看看这两个宝宝一样吗?
2、这个笑嘻嘻的宝宝是甜宝宝,它最喜欢吃甜的东西,(出示甜字)幼儿跟读。
这个皱着眉头的宝宝是酸宝宝,它是最喜欢吃酸的东西(出示酸字)幼儿跟读
跟老师做一做酸甜宝宝的表情。
3、酸甜宝宝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它喜欢有礼貌的宝宝,谁主动跟它打招呼,它就把礼物送谁。
(请幼儿上来跟酸甜宝宝打招呼)
4、请幼儿看看礼物是什么?一起读读上面的字——酸甜
二、品尝食物,利用味觉理解酸甜两子的含义。
师:两个宝宝还带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看看,有香蕉、苹果、梨、李子、话梅、柠檬。请幼儿品尝。
说明要求:你如果吃到的东西是甜的,就把甜宝宝的卡片贴上去。
你如果吃到的是酸的,就把酸宝宝贴上去。
三、幼儿讲述自己吃到的是甜的,还是酸的。
四、小节,老师带幼儿一起去看看苹果、话梅等物体上的酸甜卡片。
五、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谁,还吃了许多酸酸的、甜甜的东西,那咱们回家去,问问你们的老师,还有什么东西也是酸酸的或甜甜的,好吗?
识字八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重点)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重点)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重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知道“口、耳、目、手、足”分别对应哪个身体器官,说说它们能做哪些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玩“你说我指”游戏。
口令:摸耳朵、踢踢脚、拍拍手、眨眼睛、张张嘴。同桌合作,一人说口令,一人做出口令所指动作。
2.教师总结、点评游戏过程,引出“口、耳、目、手、足”,板书课题并带读,多读几遍。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1)议一议:图中的小男孩在做什么?两个小女孩又分别在做什么?
(2)找一找: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宝宝藏在哪里?把它们找出来。
2.(课件出示眼睛和脚的图片,内附文字)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和同桌交流。
(2)字理识字。
①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外面的框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②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3)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小组交流。
(2)教师出示字理图,小组交流识记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3)汇报交流。
口 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运用中识记,“口”可组词“口水、开口、口袋”;也可造句:“一看到肉我就流口水。”
耳 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长竖下面出头。
②运用中识记,“耳”可组词“耳朵、左耳、右耳”;也可造句:“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 ①象形字识记,“手”像人的手伸开五指。
②运用中识记,“手”可组词“左手、右手、双手”;也可造句:“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识记“站、坐”。
(1)出示“站、坐”,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2)字理识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小发现。
生1: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生2: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3)请学生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插图、动作演示和语境,初步理解“站如松,坐如钟”的含义,识记“站、坐”两个生字。
三、巩固新知,加深印象
1.连一连。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口、耳、目、手、足”的汉字和图片,学生观察。
(2)指名一边将图片与文字一一连线,一边读出所连字的字音,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2.想一想: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四、活动实践,作业设计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1)找找与“口、耳、目、手、足”相关的生活用品,说出名称。
(2)调查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足。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能在田字格中规范地书写“口、目”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掌握坐、立、行的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两则谜语)
教师说谜面,学生猜谜底,猜不出来的学生可向其他学生请教。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目)
◆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不见面。(耳)
2.小组交流并汇报上一课时的两个实践活动情况,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新课。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运用铁丝折成横折、撇、弯钩,让学生感知这3个笔画一笔写成。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笔画横折、撇、弯钩,解说书写要领,学生描红、练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临写。
4.教师重点指导。
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朗读指导:主要突出两点:读准字音,在朗读中体会句子的含义。(1)正确朗读俗语。“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教师应多示范,多带读,在读中模仿,并注意连读和停顿。(2)读出韵味,体现含义。教师通过带读,重点突出“松、钟、风、弓”,读中感受立坐行卧应有的精气神。
2.(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思考:
(1)这两个人物分别是什么?(2)他们分别在做什么动作?做得怎么样?
3.学习句子:站如松,坐如钟。
(1)“站得直直的”“坐得稳稳的”这些意思,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试读课文,看看除了“站、坐”两个字外,自己还会读哪个字,不会读哪个字,在不会读的字下面点上小圆点,向同桌请教。(个体尝试读文,同桌互教)
(2)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教师相机正音后范读、带读。
(3)提问:“站得直直的”,文中是怎样说的?(站如松。)“坐得稳稳的”,文中是怎样说的?(坐如钟。)
小结:这句话告诉我们,站立的时候要像松树那样挺立着,坐的时候要像铜钟放在地上那样稳稳的,了解坐、立的规范。
4.学习句子:行如风,卧如弓。
(1)出示任务:教师让学生读第二句话,再联系生活想一想句子的意思,与同桌说一说。
(2)动画演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学生观后有所感悟。
5.朗读课文,规范站、坐、行的姿势。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反思:
从幼儿园来到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掌握了不少生字,做好衔接是重要的一点,要给学生一些新鲜感,让他们知道小学学习的任务会多一些、广一些、深一些,方法也是多样的。本课要求会认7个字,会写其中4个字,掌握3种笔画和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任务比前两课重一些。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汉字的演变,一笔一画地书写,感受汉字的美;让学生在找一找、说一说的互动中去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汉字;让学生在猜谜语、做游戏中巩固所学生字,而不是枯燥地死记硬背。学生在一步一步、层层深入的语言文字训练中主动、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识字狗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