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教案能够提供教学过程中的参考和指导,使教师更有依据,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手的语言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手的语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儿歌的内容,从中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诗歌的仿编。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幼儿产生共同兴趣今天老师已经成为魔术师,想给我们小朋友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在这个魔术中有许多的秘密,比一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二、教师进行调色操作,幼儿进行儿歌学习
三、幼儿分句学习儿歌
1、红,黄颜色的混合引入:你们瞧!老师已经准备了3杯水,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同)我今天要用这些颜色来变个魔术首先我拿出红色,然后放入黄色,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咒语:“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提问:有什么变化?它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谁能够告诉我,你听到的咒语是什么?(出示图谱)幼儿学念。
2、教师分别将红蓝,黄蓝混合现在我们用别的颜色混合来看看(以同样的方式来引出接下几句)
3、教师小结现在颜色越变越多了、这个魔术可真神奇,现在我把这些颜色怎么变出来的,编成一首儿歌,名字叫多彩的颜色
四、幼儿完成的学习
1、教师完成的朗诵一遍提问:你在儿歌中听到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画什么?最后魔术师是怎么说的?
2、请幼儿完整的朗诵
3、请幼儿自由的朗诵
4、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诵
五、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诗歌创编
1、魔术师变出的色彩能画出许多的东西,请小朋友仔细的想一想变出的颜色还能画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2、请几名幼儿将自己编的组合儿歌
3、请个别幼儿完成创编
延伸活动: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颜色,你们试一试哪两中颜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画什么?《颜色宝宝变魔术》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黑色画车子。
教学反思
此活动是一个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也充分体现了语言活动的特点。孩子们喜欢说,有机会说,还能勇敢地说。这是因为老师给小朋友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如谈话的形式有自由交谈、分组交谈、个别交谈、等形式,从而使小朋友都有锻炼的机会。而老师活动设计的思路也非常地清晰,小朋友通过引出话题—自由交谈—分组交谈—拓展谈话范围层层深入的环节,轻松地解决了整个活动中的重难点。只是由于孩子对个季节的认识和兴趣也分清了,我觉得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还提高。
关于手的语言教案篇2
我授权月亮船教育资源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作者本人或者月亮船同意
设计意图:
随着主题活动“我喜欢”的主题开始,在最近我们班的小朋友的交往不是很广泛,只仅限于个别要好的小朋友进行来往,因此预设这次活动,通过好朋友这首歌,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愉快的旋律节奏。并且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帮助, 激发幼儿与同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了解歌曲内容,愿意有感情的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
观察重点:熟悉歌曲节奏,体验愉快的情绪活动流程:导入——欣赏讨论——欣赏歌曲——尝试表现
活动准备:
1、日常活动中,幼儿有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
2、幻灯片、歌曲录音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 今天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2、 你喜欢你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 欣赏讨论
1、 你觉得他们是好朋友吗?
2、 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好朋友?
3、 他们在干什么?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梳梳头。
4、 你和好朋友会怎样互相帮忙?指导: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和他好朋友分别说说在一起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5、 让我们一起听听歌曲的好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6、 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7、 你听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忙的。
8、 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边做动作一边轻声跟唱歌曲。
三.尝试表现老师把这件事编成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1、 请你们找个好朋友边做动作边有表情的演唱。
2、 幼儿之间再换一个好朋友一起有表情的演唱。
关于手的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图片,完整、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
2.理解词:伞把、勾、机智、撑。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语言》上册第28页,小红伞一把。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红伞,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
1.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用呢?让幼儿认识伞把,并感觉“撑”伞这个动作。
2.我们来看看小兔用小红伞做了哪些事情?
二、幼儿翻阅画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每幅画,并提问讲述。
图一:
1.早上,小兔要出去玩,它推开窗户看什么?
2.天气怎么样?它是怎么知道的?小兔准备带上什么东西?
图二:
1.小兔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谁?在干什么?
2.刺猬遇到了什么困难?小兔是怎么帮助它的?
3.刺猬摘到果子会怎么对小兔说呢?
图三:
1.小兔又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
2.这些蘑菇都有哪些颜色?(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讲)
3.出示大灰狼,忽然小兔发现谁来了?兔子来不及逃,它该怎么躲过大灰狼呢?组织幼儿讨论,给兔子想想办法。
4.出示撑开的伞,小兔用了谁的办法躲过了大灰狼?
图四:
下雨了,小兔是怎么回家的?
三、幼儿连贯讲述。
1.幼儿结伴连贯讲述。
幼儿一边翻阅图书,一边自由讲述。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描述小兔是怎样用雨伞做事的。
2.个别幼儿面对面集体讲述。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连贯地讲述四幅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同伴的讲述经验。
四、组织幼儿讨论。
1.小兔用雨伞共做了几件事?
2.你喜欢小兔吗?为什么?(理解:机智)
关于手的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
表演台、vcd、录像等。
活动过程:
1、导入“会说话的手”
①做简单的手势,知道表达的含义。
t: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②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知道其表达的含义。
2、手势像什么
①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t: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②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3、看手势编故事
t: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
①看手势表演故事。
②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③讲述故事。
4、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①联系幼儿看过的手势,提问:
t: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 你还在哪里见过? 为什么要做手语?(激发幼儿关心聋哑人的情感)
②教师做手语,幼儿学做手语动作。
t:我也来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儿学做)
5、结束部分:欣赏手语歌曲,幼儿边看边学做手语动作。
t:这儿还有一首用手语表演的歌呢,咱们一起来学一学、看一看吧!
观摩意见和建议:
该活动内容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又是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选取了这一内容,让幼儿在想象活动中根据手势编故事,通过手看影子,调动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 建议教师给予幼儿想象、讲述的机会再多一些,结尾时给予幼儿的音乐节奏太快,最好教师自己编一段可以用手语表演的歌曲让幼儿模仿,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兴趣。
关于手的语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对阅读画书感兴趣。
2.学习从前往后一页一页的翻书。
3.看完书能把图书送回原处。
活动准备
1.幼儿用图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书,你们想看吗?
2.展示封面
让幼儿认识封面,知道封面是有这本书内故事的名字。
这本书的名字是《小鸡的一家》
二、教师示范翻书的方法
1.引导宝宝看书时要先看封面,看完后捏着下角,轻轻地翻过去,观察书中内容。
2.学会一页一页的翻看。
三、宝宝观看小图书
引导宝宝边听老师讲故事边学习一页一页的翻书,重点的图文可引导宝宝跟随教师点读。
四、鼓励宝宝送书宝宝回家。
托班语言教案:小动物找食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