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互动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制定有挑战性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数字的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数字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
2、 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 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数字捉迷藏》 ppt课件。
2、 笔记本电脑8台。
3、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二、 找数字的游戏
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
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
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
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
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
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数字只有颜色。)
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
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
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
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
4、集中讨论,体验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探索问题的乐趣。
四、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1、出示填写好的数字表格,交代游戏规则。
老师把这张表格中的数字都做成了数字卡片,我请一个小朋友从这些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记住一定不能给我看,也不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我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看表格做出回答,我就能准确的找出你们抽的卡片上是数字几了。
2、示范游戏、幼儿玩游戏、师生互换游戏角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参与数学智力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几个有关数字方面的游戏,你们玩得开心吗?觉得有趣吗?生活中关于数字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数字的奥秘,玩更多有趣的数字游戏哦!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大班数字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孩子们进入大班下学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将我们的学习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xx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扩展性思维.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听故事很认真.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教师总结:
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活动反思:
这次数学活动,我精心设计了三个实践环节,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套,层层递进。
活动开始,我神秘地说要与数字朋友做游戏,孩子们注意力一下子给吸引住了,通过让幼儿认认、想想、说说数字,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扩展性思维.接着让幼儿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妈妈带着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进行着有趣的游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然后又开了一个展览会,孩子们更是乐开了天更重要的是这个情境激发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发现,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大班数字的教案篇3
本篇是大班科学活动《曹操称象》,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大胆想象,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幼儿进一步体会曹冲的聪慧,激发幼儿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活动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官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让幼儿能很快的理解故事内容.本故事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古代的人很会动脑筋,知道他们是怎么称象,同时通过故事来培养幼儿善于动脑,勤于观察的好品质。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建立在幼儿已经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上,而让幼儿知道通过量的守恒的原理,我们可以进行量的替换.这对大班幼儿来说太抽象了,也相对来说较难,因此我把这个故事分成两课时来上,第一课时主要让幼儿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而第二课时是在幼儿已经初步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的基础上,让幼儿有表情地、生动地复述故事,从而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先来说说第一课时吧,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幼儿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中的量的`替换,因此,我认为本活动的重点及难点就是让幼儿知道曹冲是怎么称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制定目标如下:
1、理解故事中曹冲称象的好方法,初步了解量的守恒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动脑,勤于观察的好品质。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环节分析:
1、谈话导入。
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来说说要想知道一样东西的重量,你会怎么办?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引出下一环节的故事,还可以为解决难点做好铺垫。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对故事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同时知道古时候的人,要想称一头是那么难的,那他们是怎么称的,这样的方法行吗,为什么不行.让幼儿对大官们的方法和曹冲的方法做个比较,这可以发展幼儿的比较性思维。
3、欣赏曹冲称象那一段,重点理解曹冲利用量的替换原理来称。
这一环节是突破重难点的环节,幼儿的思维比较直观形象,单单就是听故事,幼儿是很难真正理解的,更何况是那么抽象的守恒原理.而课件比较形象直观,利用课件让幼儿能形象的知道曹冲称象的步骤,欣赏课件后,幼儿对于称象的步骤是知道了,但对替换了是否就一样重呢?还是朦朦胧胧的,这就需要实验演示操作了,让实验去验证这个原理.让幼儿进一步去了解守恒的原理.其实这个环节也是落实这两个目标的环节.
4、再次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在幼儿对曹冲称象的办法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再来欣赏故事,达到真正理解故事的目的
5、结合现在实际情况,发散幼儿的思维。
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大胆想象,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幼儿进一步体会曹冲的聪慧,激发幼儿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一个道理。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但他们在生活中能否养成爱观察,思考的习惯呢?由于这节课安排了比较多的重点词语和口头表达训练,所以,在拓展的环节,我做得显然是仓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结合实际,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从课文中悟出的会更多。
大班数字的教案篇4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有趣的数字组合》就是根据这一理念,做到“数学活动生活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街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不少幼儿的家长都拥有私家车,孩子对车也越来越熟悉,在平时,孩子间对车也讨论的比较多。倾听他们的谈话,他们讨论的大多是车的颜色,种类,但关注车牌号码的幼儿并不多。其实在车牌号码中,蕴涵着很多的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排列与组合是车牌中最大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几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活动重点:
了解几个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活动难点:
运用规律,尝试进行又快又全的排列组合。
活动准备:
教具:车的ppt、自制车牌号码。
学具:两人一套数卡(3 4 7)、每人一套数卡(1 3 4 7)、笔和白纸。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车,引出课题
1、车上有什么?汽车由几部分组成?
(车轮、车灯、车门、方向盘、座位……)
小结:汽车由车头、车身、车尾三部分组成。
2、我这里还有很多汽车的图片,请你们来看看图片上的车有什么特别?你喜欢它什么?
3、你在马路上还看见有哪些车?
4、怎样在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呢?
小结:每一辆汽车都有不同的车牌号码。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播放ppt“陆老师的新车”
(1)、这是老师的新车,是一辆银灰色的马自达。
(2)、老师的车牌上有3 4 7三个数字,你们猜猜我的车牌号码会是什么?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3)、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3 4 7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一组车牌一张纸)
2、展示车牌
(1)、每对孩子上交一张车牌,教师把上交的车牌展示在黑板上。
(2)、看看车牌号有重复吗?假如大街上车牌一样,警察会怎样?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测,拿掉重复的车牌。
(4)、谁手中还有与黑板上不一样的车牌。
(5)、有什么办法又快又好地检查出来?
小结规律:
3 4 7 3 7 4 4 3 7 4 7 3
7 3 4 7 4 3
(按照次序,以每一个数字为排头,把剩下的数字交换位置)
三、运用规律,尝试4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在3、4、7中再加一个数字1,我们试试用1、3、4、7这四个数字可以排出几组不同的车牌。
2、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全排出来?
3、幼儿四人合作,按照规律,每一个人负责一个数字记录不同的排列组合,最后把四个人记录合在一起。
4、张贴幼儿记下的车牌,师生共同检验。
四、比较辨别车牌上的颜色、汉字和英文字母,了解车牌的不同
出示两张为4347的车牌(不同颜色)
1、老师的车牌是4347,可是陆老师还看见一个车牌也是4347,为什么会这样?(颜色不同)
小结:蓝色车牌是私家车,黄色车牌是教练车,黑色车牌是大使馆的车。
出示两张车牌浙fq4347 和沪da4347。
2、我还看见颜色、数字都一样的车牌,为什么会这样?
(车牌上的汉字、英文字母不一样)
3、小结:车牌上因为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排列组合不一样,才有了千千万万的车牌号。
大班数字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熟悉、分辨数字1-10。
2、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1、教师用投影仪放映ppt教学生认识数字1-10。
教师:我们来认识数字1-10,看看它们像什么?
一个数字用一张幻灯片显示,上面有现实中与数字相像的事物,并有顺口溜方便学生学习,记忆。
2、学习儿歌“1-10”
教师教学生学习有关“1-10”的儿歌,边说边做手指动作,说到几一定要正确指出几。
教学设想:
通过多媒体放映ppt,学生能够形象的看到数字与现实中和数字相像的事物,便于学习、认识数字。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通过图片看到他们认识的事物和数字相似时,会觉得原来数字并不是枯燥的,遥不可及的,原来数字就在他们的身边。ppt课件的背景卡通可爱,也能够吸引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把视线都集中在生动形象的教学工具上,而不是一直盯着课本,也有利于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数字2教案7篇
★ 用数字写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