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教案的内容是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评析学生习作。
开心提示:这一环节在教师修改以后再进行。
二、习作讲评
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习作,请习作者欣赏,教师加以点评,鼓励2对写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也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小节
学生自由交流这次习作的收获或一些好的建议,以完善今后的习作训练。
四、习作构思
引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人手来写。
1.这次习作围绕什么来写?(第一次)
2.怎样才能把自己第一次的经过清楚地告诉别人呢?(指名回答)
说清自己第一次干的.是什么,是怎样做的。
3.怎样才能把这次习作写好呢?(过程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4.讨论交流,确定习作材料。
五、资源共享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共享资源,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六、习作方法
1.把自己第一次做的经过写清楚。
2.可抓住场面细节展开描写。
3.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95~ 97页例1、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答案2000-493=答案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小数点对齐
(2)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四、 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略)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演示:小数除法的意义
2.小结: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练习:根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 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习:68.8÷4 85.44÷16
5.总结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 67.5÷15 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101.7÷9 79.2÷6 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小数除法的意义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篇4
?颐和园》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
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
板书:……
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写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详、略。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
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走进成语故事,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了解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内涵。
3、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明白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谁来说说看。(指名学生自由回答)
师: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很多成语还包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呢?
2、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几个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
二、故事一《铁杵成针》
1、李白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诗人,可他小时候却非常的顽劣,成绩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课件。出示思考题。
2、学生观看视频《铁杵成针》。(思考: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
3、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是呀“铁杵成针”的故事也是对他后期的学习影响很大。也从这个故事中,李白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出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生读后,背一背。
李白被人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大诗人都需要刻苦的学习,那么作为普普通通的我们,无论我们的天资如何,都应该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
三、故事二《悬梁刺股》
1、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读书的人有很多,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故事,边看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人读书很勤奋?
2、学生观看视频《悬梁刺股》,指名回答。
3、小结:面对学习,古人从来不懈怠,《悬梁刺股》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记录了。
出示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字经》
4、师领读,生齐读。背诵
四、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悬梁刺股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5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认识5个要求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感受美与想象的新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5--1)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看课件。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井”字,请同学来读。同学们,也许你们曾经在农村、公园里或一些旅游景点中见过井,你能说说吗?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静。有一个年纪和你们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着,看着,他就被吸引了,而且还写了一首小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课题,读题。课件出示课题“古井”,我们都看过“井”的图片了,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井”吗?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着很多年历史的井,很神秘。这个小朋友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读题目。你们想去看看这好像古井的夜空吗?
二、感知课文,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看清每个字,用心听。
2、给同学机会,让你们亲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
同学们,请你借助书上的拼音来读课文,认真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仔细拼读并用圆圈画出来。
三、识字、解字并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
本课识字教学量小,要求会写生字为2个,会认生字只有“很”,运用随文识字法学习本课生字。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诗,我们要先来认识三个字宝宝。
1、“夜”夜晚的天空。
谁找到这个字宝宝藏在哪行诗句中了吗?你能读一读吗?
出示生字字卡,一组开火车读字音,整读音节。
谁能组词?再读诗句“夜晚的天空”
说话训练:你能说说,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吗?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这个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觉得它像什么呢?找到这行诗了吗?谁来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诗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读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来读读这行诗吧。
3、诗句“我丢下去的白石子,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在晴朗的夜空中,我们以常会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和说,你觉得天空中的星星像你什么?这个小朋友感觉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关的`诗句读一读。小作者认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丢在像古井一样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4、“久”,“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出示字卡“久”,拼读字音,教师讲解含义:形容时间长。教师领读诗句。指生读诗句。为什么小朋友没有听天回声,你们知道吗?
四、再读古诗
1、生自己练读。
2、指生读全诗。
3、男女生合作读诗句。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5--2)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诗歌。
4、说一说“你觉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导书写生字。
“夜”为上下结构,“久”为独体字,教师要范写。
三、完成课后题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读一读,诗歌《春雨》
注意读好植物们说的话,认识表示说话的标点。冒号,引号。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种子、桃树、麦苗渴望成长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号的停顿要处理好,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背诵诗歌。
3、课后题:涂一涂。
教学反思: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悟了课文的大意,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生字书写较漂亮。
看地图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积记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祖国的辽阔。
第一课时(5--3)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到每个国家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准字音。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轻音节读准音。
3、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4、“经验小交流”,你喜欢哪个字?你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
5、学习一个新的部首,“立刀旁”。
6、生汇报每个字的学习方法。
7、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乡”。
三、练习:多音字(乐)
四、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5--4)
一、复习生字。
1、游戏,小小火车开起来。比一比哪列火车读得快。
北京、江河、和平、图画、宝岛、名字
2、这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能认识吗?
二、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江、利,其中“江”左窄右宽,“利”左宽右窄。
2、上下结构:公、宝、京,注意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三、讨论
看地图会给你带来哪些乐趣?
四、完成书后练习。
1、读词语,做游戏。
先请同学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再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让学生按照数字顺序做游戏。
2、填标点。
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太平洋()
在祖国的地图上()这找到了可爱的家乡()
3、小组做找国家的活动。
五、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查字典。
教学反思: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悟了课文的大意,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生字书写较漂亮。
学习查字典(5--5)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兴趣,会正确使用字典
教学重点:
学习查字典
教学过程:
1、背诵拼音字母表。
2、读读拼音表。
3、做找朋友的游戏。
4、唱拼音歌。
5、在电脑键盘上做找拼音的游戏。
6、学习查字典:京、机、加、尖、江、交、阶、今
7、做拼音字母游戏。
第四单元测试题1(5--6)
一、读拼音写词语
rì rì yè yè chàng chàng jiǔ jiǔ huí yīn xīng kōng gǔ jǐng
( ) ( ) ( ) ( ) ( )
二、照样子写一写
很深很深、长长久久、黑漆漆
( ) ( ) ( )
( ) ( ) ( )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夜空( )的水井
( )的石子( )的星星
四、试着把成语补充完整
春回( )地( ) ( )齐放
泉水( ) ( ) ( ) ( )争鸣
第四单元测试题2(5--7)
一、读拼音写词语
yè kōng hěi jiǔ fā yīn gōng píng
( ) ( ) ( ) ( )
běi jīng jiāng hé bǎo shí lì yòng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春天(chūn cūn )世界(shì sì )
乡村(xiāng xāng )宝岛(bǎo dǎo )
三、读一读,组成词语
工( )乡( )夜( )九( )立( )名( )
公( )相( )叶( )久( )利( )明( )
四、读一读,填一填
一头( )一本( )一只( )一把( )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一片( )一条( )一棵( )一座( )、
五、按要求填空
1、“利”一共有( )画,第五笔是( )。
2、“音”字是( )结构,共有( )笔。
3、“江”字的偏旁是( ),表示与( )有关。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篇7
一、 谈话导入
“路”是本单元的主题,看到这个主题,你能想到些什么?你都知道些什么?
你都知道些什么样的路呢?(柏油马路、水路、海上航路、山间小路、商路、邮路、空中走廊、人生之路等等)
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路,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路的风采。
鲁迅先生曾说过:“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从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拓新路的艰辛,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明白,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才能把握好方向更好地前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来看看诗人通过这首诗向我们传递些什么信息。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自由练读,争取读得流利。
3.课件出示下列字词:
丝绦 缔造 干涸 险峻 沟壑 颠簸 匍匐
侏儒 丰沃 开拓 万顷 波涛
4.理解字义。课件出示课文中句子:
(1)乡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丝绦。
丝绦: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丝绦、绦带。
(2)这一串串珠宝交错相连,便把我们的锦绣江山缔造。
缔造:a?结合。缔结、缔交。
b?创立,建造。缔选。
c?禁止。取缔。
(联系句子进行选择)
匍匐:爬行。
开拓:开辟,扩充。拓荒、拓展、开拓。
5.字形记忆。
条( )绦( )
帝( )缔( )
固( )涸( )
石( )拓( )
匍( )葡( )
6.指读分小节朗读课文,想想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这首小诗的语句都是很优美的,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要把诗读得流利。边练习边思考:这首诗共有四节,每节都写了些什么?
2.学习诗歌第一节。
(1) 第一节中分别用了两个比喻句,把乡村大道比喻成了什么?
“乡村大道,好像一座座无始无终的长桥!”
“乡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丝绦!”
这两个比喻句说明了乡村大道的什么特点?可以结合插图来理解。
(乡村大道的特点是长远、宽阔、美丽)
(2)“那两道长城般的高树呀,排开了绿野上的万顷波涛。”这一个“排”字用得十分准确,请大家想一想,说说这个“排”字用得好在哪里。
(准确地表达出路边树木的状态:整齐的一排,很高大,郁郁葱葱,有风吹过时,就像海面上翻涌的阵阵波涛,十分壮观)
(3)“所有的城市、乡村、山地、平原,都叫它串成珠宝;这一串串珠宝交错相连,便把我们的锦绣江山缔造”一句中,“它”指的是什么?“一串串珠宝”指的又是什么?
(“它”指乡村大道,“一串串珠宝”指的是被乡村大道串起来的城市)
(4)让我们一起继续感受郭小川的诗歌魅力,相信大家对诗中那些优美而又充满豪情的句子过目不忘,现在我们一起来带着激情朗读。
3.学习诗歌第二节。
(1) 想一想,在第二节中,诗人又把乡村大道比做了什么?这些比喻又说明了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好像一条条险峻的黄河”、“好像一道道干涸的沟壑”;说明乡村大道曲折,充满坎坷)
(2) 诗中是怎样形容这些曲折和坎坷的?
(3) “每一曲,每一折呀,都常常遇到突起的`风波”这一句怎样理解?这里的“风波”指什么?
4.指名读第三节诗。
(1)“匍匐”是什么意思?“我”真的曾在乡村大道上面爬过吗,你怎样理解?
(2)“侏儒”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要这么说?
(3)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诗人所说的“英雄儿女”呢?
(4)“前来的”和“不来的”分别怎么理解?
(5)齐读这一节。这一节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的生活,为什么要加上这样一节?不要这部分可以吗?
5.自读最后一节诗,想一想,这一节诗与前三节有什么样的联系?
(最后一节诗,是对前三节诗的总结和概括)
(1) 为什么诗人说不但爱“你的长远和宽阔”、“你的明亮和丰沃”,还不能不爱“险峻和突起的风波”、“坎坎坷坷、曲曲折折”?险峻和风波、坎坷和曲折也值得爱吗?
(2) 如何理解“在花砖地上旋舞”?
(3) 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算是诗人说的“伟大的生活”?
(4) 练习以激情澎湃的语气来朗读诗歌。
四、 再次朗读感悟
全班饱含激情地朗读全诗。整首诗都学完了,你怎样理解“乡村大道”?这仅仅是指一条乡村的道路吗?还有哪些其他的用意?
学完诗后你有什么感想?(生活只有历经锤炼才能称之为伟大,我们要热爱生活)
五、 小结
著名诗人郭小川用优美而又富于激情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乡村大道”一语双关,既指自己家乡的道路,也指人生之路的起点,二者都抒发了诗人扎根生活和人民之中、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情怀。
通过学习,我想大家也一定会有许多收获,人生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和错误都是对我们的磨练,只有历经磨练,我们才能更健康地成长,才能更坚强地走向成功!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欣赏《草原小姐妹》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二、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三、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d、接龙唱谱。
e、用“lu”模唱旋律。
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g、歌曲处理。
h、完整演唱。
四、表演《草原赞歌》
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弹舌、扬鞭、耸肩、骑马
b、师生互动。
五、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