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好文网 >心得体会

《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8篇

你一定要知道敷衍了事的心得体会是没有意义的,在平时社交中,我们会碰到一些情况从而有不同的感受,可以把心得体会写下来,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8篇

《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篇1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可是,影院好腹黑,比平时多了要了我15块,穷啊,穷啊~众:没功听你哭穷,快写!偶:555~~你们更腹黑)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钱,,这倒是值得一看哦)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

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谨此影评像所有《唐山大地震》的主创致敬。

也希望大家可以幸福!最后祝大家:

真爱生命,好好活着。

《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篇2

闲暇之余,我读了一本名叫唐山大地震的书,读完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那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大灾难,从蕴酿、发生、结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钱钢先生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我就像参与其中,见证?那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

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篇3

7月26日晚上,妈妈带我和哥哥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令我很震撼。

这部电影主要讲: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令我最感动的一个场景就是: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的几十年里,四川汶川也同样受到了地震的威胁。原本学医的方登知道了,二话不说的背上医药包迅速从加拿大赶往四川。巧合的是,在唐山发生地震时断了一只胳膊的方达也参加了救援。晚上,方达跟其他救援的人讲起了1976年在唐山救姐弟俩的情形。他说的每一句都被离他不远的方登听到了,32年没见的姐弟俩终于重逢了。

这部电影最令我震撼的有两个数字—–23秒32年。在23秒中,地震震倒了25万多户幸福的人家,死去了上十多万的人。而方登却在过去了32年后和家人相遇。这种亲情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部电影中,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任何灾难下,什么东西都可离去,唯独一种东西不能离去,那就是——亲情,亲人永远都是亲人!

《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篇4

45年前的唐山:形形色色的人影,在灰雾中晃动。他们惊魂未定,步履踉跄,活象一群游梦者,恍恍惚惚地被抛到一个陌生的星球。他们一切都麻木了,泪腺、声带,传导疼痛的神经系统都麻木了。谁也想不到会有这场规模如此浩大的劫难,他们无暇思索,无暇感觉,甚至来不及为骨肉剥离而悲恸。

45年,唐山在艰难地弥合、康复。新生代唐山人背负着厄运遗留的苦涩辛酸,但他们也拥有那块土地赐予的特殊的财富。

每个人都在可以寻找财富,而我想说的是无价之宝就在我们身边。“人”,“生命”,“爱”,在唐山不是甜腻的广告语。它们就是生活本身,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喜怒哀乐如影相随,日复一日,细碎平凡。我看到一股“民间感恩”的暖流,在唐山地震45周年之际,正自发地涌出,自然地流淌。到处有人在“寻亲”:经历劫难的人们和他们的后代,要报答那些拯救、帮助过他们的人;当年的援救队员,在牵挂寻觅那时认识的孤儿和伤残者……媒体上,曾被认为“过气”的友爱故事,散发出阵阵新草的清香。人们需要。需要这样的呼吸和沉浸,这样的感伤,需要这样的抚慰和相濡以沫,还有自我涤荡。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一幕幕往昔父母大爱无私誓死护犊之情的心酸场景在脑中回放,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珍惜生命,是普世的价值,文明的起点。善待生命的民族,才有健全的心智。当每一个个体都有尊严,一个国家才称得上真正的“强大”。生命的互爱,孕育富有活力的社会,如细胞和细胞、血脉和血脉、骨肉和骨肉相互依存,塑就富有弹性的强健肌体。逝者长已矣!他们鲜血换来的哲理,今天已成共同准则。捍卫人的权利,保护人的生命,增进人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抚今追昔,攸忽四十年。爰立此碑,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特制此文,镌以永志。唐山大地震使我感触极深,从中我了解到:我们只有一个家园,要好好珍惜它,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惊险的一幕!

延伸阅读

直至如今,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45年,虽然已经快过了半个世纪,但是那些伤痛我们依旧不能遗忘,那些逝去的痕迹依旧遗留在我们心中,那么唐山大地震45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45周年个人心得及感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每一年的7月28日在日历上说是一个极为普通而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我们百万唐山人民特别是经历过那次灾难的人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揪心的日子。

唐山这座美丽的城市地处京津要塞,是东北连接京师的挢头堡,在这里蕴藏了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在一百多年前就是一个闻名全国的重工业城市,这里曾诞生过多个全国第一,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在此修建,第一座火车站也在此建成,可以说这里是中国铁路的零起点。

特别是建国以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唐山如同被插上腾飞的翅膀,可是正当唐山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奋力前进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伴随着那一刻大地的抖动唐山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被夷为一片废墟,霎时间造成了三十多万人死伤,此次灾难震惊了世界。

可是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急令全国火速救援,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震后不足十天铁路和机场恢复通行,一个月后各大工厂恢复生产。在救灾过程中并没有发生瘟疫,这可以说是开创了世界救灾史上的奇迹。

我们现在的唐山在环城水系的保护中,在大南湖,大城山,凤凰山三个城市公园的点缀下高楼林立,商铺云集,唐港,唐津等多条高速公路在此交错。唐山机场的通航又架起了一座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空中挢梁,为唐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唐山今天的巨变让世界震惊,这座在震后曾被人预言要从地图上消失的城市又一次屹立在渤海湾畔,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渤海湾畔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抚今追昔,三十多年过去了,此间的千变万化除了我们英勇唐山人民辛勤的劳动,还得归功于我们英明的领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们现在还要继续发扬那种公而忘私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的更繁荣,更美好!

晨曦微露之前,如炬的唐山城市“图腾”——抗震纪念碑直抵苍穹。作为一个大地震幸存者和记录者,4个小时前,我就早早守护在此,想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与45年的悲伤“永久告别”。45年前的夜,闷热,让人异常烦躁。

今夜,凉风扑面,倍觉清爽。黑暗中,我几次读起纪念碑碑文,慢慢地,文字幻化成妈妈和24万多罹难者的名字。惨烈的唐山大地震中,年仅11岁的我不幸被砸伤,颅底骨折,被医院下过两次死亡通知。幸运地是,我被转到河南洛阳的医院,经过100多天的治疗,最终伤愈返家。灾难突如其来,人们懵了,来不及流泪。那时年幼,面对母亲的罹难,我未流一滴眼泪,这事让我愧疚至今。我参加了唐山大地震30周年和45周年采访,结识了许多地震孤儿和幸存却已截瘫的朋友。时至今日,他们仍难以抹掉地震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伤痛。几个地震孤儿曾经回绝了我的采访,“当年的伤痛我们不愿再触碰”。

几天前,得知石家庄育红学校的孙丽丽等老师,想在大地震45周年纪念日前来唐山看望这些地震孤儿时,我对要不要去采访心里有一丝犹豫。因为这也许是再一次揭开他们心底的“伤疤”。无助中,我拨通了与我一起长大的孤儿张丽华的电话。让我意外地是,她一口答应了我的采访请求。更让我意外地是,张丽华与地震孤儿党育新、党育苗等一起接受了我的`采访。张丽华说:“45年了,我们已经逐渐忘记了伤痛,更多的是感恩。”与这些地震孤儿不同,唐山大地震截瘫者被称为这个城市的“集体伤痕”。如今,面对大地震带来的超乎常人想象的身体及心理伤痛,这个特殊的群体已愈发坦然。“1976年7月28日,我第二次生命的生日。”人生已经度过一个甲子的截瘫者张大光说,她用摔碎又攒起来的灵魂记住了那个时刻,用撕心裂肺的痛感记住了死,也记住了生。

45年,她最期待每个不同的明天。至今未成家的张大光除了感恩,更渴望拥有新的生活。在我看来,45年后,纪念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那场灾难中遇难的人们,也是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伤痛,感恩前行。今夜,我与其他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抗震老兵重聚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一起挥洒掉悲情的眼泪,在肃穆的鲜花和点点烛光的映衬下,告慰45年前罹难的24万多唐山大地震同胞。此刻,我难以抑制45年的悲痛,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纪念碑后,面向妈妈死去的方向,眼泪夺眶而出。

“妈妈,45年了,请原谅不孝儿这迟来的眼泪,来生您还做我的好妈妈!”慢慢抚平心头的伤痛,我用舌尖抿掉泪水。此时,太阳冉冉升起,将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映得通红。唐山,现今又找回了蓝天白云的城市,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一座城市的毁灭是可怕的,而人的精神崩溃更是可怕。无数事例证明,每遇重大天灾人祸,家园被毁或痛失亲人,有的人会消极沉沦,陷入强烈的悲痛无法自拔。中外历史上多次大地震之后都发生过严重次生灾害,其主要原因就是灾民精神世界的崩溃,引起社会动乱的发生。

然而,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时及震后建设中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无私援助下,唐山依靠这种精神支撑,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灾区生产生活,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衣食、饮水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灾区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震后第一个冬天,灾民全部住进了简易房;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震后头10年,唐山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胜利;又一个10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第三个10年,跨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唐山地震40年纪念日前夕,唐山人对抗震精神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

唐山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以及全国军民在抗震斗争中用鲜血、生命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铸造的民族之魂。正如唐山人民所经受的痛苦与磨难,不仅属于唐山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

还曾记得1976年7月28日的那一场大地震吗?那一次的地震灾害葬送了多少人的生命,让多少人无家可归,直到今天已经45周年了,这是唐山大地震的45周年纪念日。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唐山大地震45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精选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每一年的7月28日在日历上说是一个极为普通而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我们百万唐山人民特别是经历过那次灾难的人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揪心的日子。

唐山这座美丽的城市地处京津要塞,是东北连接京师的挢头堡,在这里蕴藏了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在一百多年前就是一个闻名全国的重工业城市,这里曾诞生过多个全国第一,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在此修建,第一座火车站也在此建成,可以说这里是中国铁路的零起点。

特别是建国以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唐山如同被插上腾飞的翅膀,可是正当唐山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奋力前进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伴随着那一刻大地的抖动唐山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被夷为一片废墟,霎时间造成了三十多万人死伤,此次灾难震惊了世界。

可是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急令全国火速救援,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震后不足十天铁路和机场恢复通行,一个月后各大工厂恢复生产。在救灾过程中并没有发生瘟疫,这可以说是开创了世界救灾史上的奇迹。

我们现在的唐山在环城水系的保护中,在大南湖,大城山,凤凰山三个城市公园的点缀下高楼林立,商铺云集,唐港,唐津等多条高速公路在此交错。唐山机场的通航又架起了一座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空中挢梁,为唐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唐山今天的巨变让世界震惊,这座在震后曾被人预言要从地图上消失的城市又一次屹立在渤海湾畔,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渤海湾畔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抚今追昔,三十多年过去了,此间的千变万化除了我们英勇唐山人民辛勤的劳动,还得归功于我们英明的领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们现在还要继续发扬那种公而忘私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的更繁荣,更美好!

晨曦微露之前,如炬的唐山城市“图腾”——抗震纪念碑直抵苍穹。作为一个大地震幸存者和记录者,4个小时前,我就早早守护在此,想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与45年的悲伤“永久告别”。45年前的夜,闷热,让人异常烦躁。

今夜,凉风扑面,倍觉清爽。黑暗中,我几次读起纪念碑碑文,慢慢地,文字幻化成妈妈和24万多罹难者的名字。惨烈的唐山大地震中,年仅11岁的我不幸被砸伤,颅底骨折,被医院下过两次死亡通知。幸运地是,我被转到xx的医院,经过100多天的治疗,最终伤愈返家。灾难突如其来,人们懵了,来不及流泪。那时年幼,面对母亲的罹难,我未流一滴眼泪,这事让我愧疚至今。我参加了唐山大地震30周年和45周年采访,结识了许多地震孤儿和幸存却已截瘫的朋友。时至今日,他们仍难以抹掉地震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伤痛。几个地震孤儿曾经回绝了我的采访,“当年的伤痛我们不愿再触碰”。

几天前,得知xx学校的xx等老师,想在大地震45周年纪念日前来唐山看望这些地震孤儿时,我对要不要去采访心里有一丝犹豫。因为这也许是再一次揭开他们心底的“伤疤”。无助中,我拨通了与我一起长大的孤儿xxx的电话。让我意外地是,她一口答应了我的采访请求。更让我意外地是,xx与地震孤儿xx、xx等一起接受了我的采访。xx说:“45年了,我们已经逐渐忘记了伤痛,更多的是感恩。”与这些地震孤儿不同,唐山大地震截瘫者被称为这个城市的“集体伤痕”。如今,面对大地震带来的超乎常人想象的身体及心理伤痛,这个特殊的群体已愈发坦然。“1976年7月28日,我第二次生命的生日。”人生已经度过一个甲子的截瘫者xx说,她用摔碎又攒起来的灵魂记住了那个时刻,用撕心裂肺的痛感记住了死,也记住了生。

45年,她最期待每个不同的明天。至今未成家的xx除了感恩,更渴望拥有新的生活。在我看来,45年后,纪念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那场灾难中遇难的人们,也是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伤痛,感恩前行。今夜,我与其他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抗震老兵重聚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一起挥洒掉悲情的眼泪,在肃穆的鲜花和点点烛光的映衬下,告慰45年前罹难的24万多唐山大地震同胞。此刻,我难以抑制45年的悲痛,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纪念碑后,面向妈妈死去的方向,眼泪夺眶而出。

“妈妈,45年了,请原谅不孝儿这迟来的眼泪,来生您还做我的好妈妈!”慢慢抚平心头的伤痛,我用舌尖抿掉泪水。此时,太阳冉冉升起,将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映得通红。唐山,现今又找回了蓝天白云的城市,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45年前的唐山:形形色色的人影,在灰雾中晃动。他们惊魂未定,步履踉跄,活象一群游梦者,恍恍惚惚地被抛到一个陌生的星球。他们一切都麻木了,泪腺、声带,传导疼痛的神经系统都麻木了。谁也想不到会有这场规模如此浩大的劫难,他们无暇思索,无暇感觉,甚至来不及为骨肉剥离而悲恸。

45年,唐山在艰难地弥合、康复。新生代唐山人背负着厄运遗留的苦涩辛酸,但他们也拥有那块土地赐予的特殊的财富。

每个人都在可以寻找财富,而我想说的是无价之宝就在我们身边。“人”,“生命”,“爱”,在唐山不是甜腻的广告语。它们就是生活本身,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喜怒哀乐如影相随,日复一日,细碎平凡。我看到一股“民间感恩”的暖流,在唐山地震45周年之际,正自发地涌出,自然地流淌。到处有人在“寻亲”:经历劫难的人们和他们的后代,要报答那些拯救、帮助过他们的人;当年的援救队员,在牵挂寻觅那时认识的孤儿和伤残者……媒体上,曾被认为“过气”的友爱故事,散发出阵阵新草的清香。人们需要。需要这样的呼吸和沉浸,这样的感伤,需要这样的抚慰和相濡以沫,还有自我涤荡。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一幕幕往昔父母大爱无私誓死护犊之情的心酸场景在脑中回放,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珍惜生命,是普世的价值,文明的起点。善待生命的民族,才有健全的心智。当每一个个体都有尊严,一个国家才称得上真正的“强大”。生命的互爱,孕育富有活力的社会,如细胞和细胞、血脉和血脉、骨肉和骨肉相互依存,塑就富有弹性的强健肌体。逝者长已矣!他们鲜血换来的哲理,今天已成共同准则。捍卫人的权利,保护人的生命,增进人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抚今追昔,攸忽四十年。爰立此碑,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特制此文,镌以永志。唐山大地震使我感触极深,从中我了解到:我们只有一个家园,要好好珍惜它,不要让大自然重演这惊险的一幕!

今天,唐山大地震45周年,追忆45年前的震恸,向逝者致哀,向生者致敬,为灾难中闪耀的人性之光,为刻写独特而壮美的家国记忆,为不负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这是铭刻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黑色”数字。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伤亡惨重,数十万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

转瞬45年。唐山大地震这道深深的伤痕,已经镂刻在许多人的心中。我们纪念灾难,我们记住灾难,都是为了远离灾难。如今的唐山,已经很难看到地震残存的痕迹。站在市中心的凤凰山上环顾四周,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阔整洁。

大地震后,唐山人民仅用10年时间,就在废墟瓦砾上建起一座宜居的新城。1990年,联合国授予唐山“人居荣誉奖”,这是中国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人居奖”。

唐山是属于全人类的。45年前的人间惨剧,让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信仰者的心同被撕裂。我很晚才从旧报中发现,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传到与我们完全隔绝的海峡彼岸,台湾民众曾噙泪发起手足情深的赈灾募捐。这十多年,因为《我和我的唐山》一文被编入中学课本,香港青少年对唐山始终充满特殊的关切,有的学生甚至对解放军255医院小小灵堂里那些死难孩子的名字耳熟能详。

这是生命的传奇。人们从未如那一刻般强烈感受“活着”的珍贵。一个幸存者救活十数人,十数幸存者又抢夺出上百人的生命。当十万救援解放军和万名医疗队员从四面八方汇聚,生者与死者的鲜血融合在一起,在黑色的天地间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

这是人性的实录。大地震以残酷的方式,扯去这星球上的万般涂饰和遮蔽,裸露出这一对最基本的关系:大自然和人。人,从来没有像40年前在唐山废墟上那样,逼真地看清自己:脆弱和坚强,卑微和博大,邪恶和善良;从来没有像40年来的唐山那样,从废墟上重新站起来,惊人地表现自救和他救的伟力,从城市到心灵……

这是20xx,我们的唐山。我们向死者致哀。我们向生者致敬。我们牢牢地记着昨日,满怀希望向着明天。拭去泪水的手紧紧相握,我们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我觉得除了怀念和悼念,还要多宣传一些地震避险、自救互救的一些常识,要加强地震预报的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盼望地震预报能和航天技术那样有飞速发展。

地震是一场大灾难,会带走人们的财产,甚至还会带走人的生命,有非常严重的危害,在观看《唐山大地震》,就可以写篇观后感,那么《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00字左右小学生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976年,一夜间,唐山暴发了大地震!顷刻间,一座座房子倒塌了,砸死了一个个生命,呼喊声,求救声一声接一声,我看到这,心里一下子揪了起来。

故事讲的是一个爸爸跑回家救自己的女儿和儿子,不幸被石头砸死。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个石板下,可只能保一个,妈妈两个都要保,时间不容考虑,妈妈违心作出了选择保儿子。最终女孩得救了,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30年没去找亲人,因为她一直忘不了妈妈说的话保弟弟。

30年后, 汶川发生了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她,豪不犹豫的回到了祖国,来到了第一线,积极参与救人,弟弟一听到地震的消息,也是来到了汶川参与救援,她们相遇了。

回到了家乡,她才知道妈妈在她不在这些年,画像前放着她喜爱吃的水果、墓里弟弟上学的课本,她也有一份、弟弟要给她买新房她不住,就是好让她们认识回家的路、30年没嫁人,妈妈心中一直有那没倒的家。她哭了,大家都哭了······

母爱不是自私的,母爱是伟大的!灾难是无情的,人和人之间的亲情是无价的!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为我们再次呈现了 9 年唐山那场可怕的大地震,描写了当时灾害的无情,人们的无助,亲人的难舍,以及痛苦的创伤。淋漓尽致地表演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笼罩的城市,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故事发生在一个“重男轻女”观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灾后救人的时候,这一观念还刻画在人物的语言、行动里。当时的情景让那位母亲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龙凤胎),因为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个,这让那位母亲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么办法呀!最后,她选择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亲一直认为姐姐死了。这让庆幸活下来的姐姐一直对她妈妈憎恨不已。就这样,时间无声无息地过去了 年,姐姐对妈妈的憎恨持续了 年,妈妈对“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维持了 年,直到 年后的一天他们相认之后,一切的误会与惭愧才终于解开了。

我看完电影后深受感触,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惊讶的是仅仅 秒就让唐山这个大城市沦陷成一片废墟,一片血迹斑斑的废墟,一片死亡人数高达二十四万人的废墟。感动的是一位母亲,就因为救人时没有救她的女儿而惭愧,而伤心,而开始讨厌自己,这种情感竟持续了 年。 年里,每年女儿的祭日,母亲都会向女儿忏悔,诉说心中的内疚,无论儿子如何劝说,母亲都仍然执着的为女儿祭奠, 年坚持不懈。这正是伟大的母爱啊!

有一句话说得好:天灾无情人有情。大地震后的几天,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姐姐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他们辛辛苦苦地养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视她为掌上明珠。虽然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我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一点足以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同情心是无处不在的!从这对夫妇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亲情也好,友情也好,都足以证明大爱无疆,人间处处有真爱!

有人说,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复原。所以生命很可贵,一定要珍惜不能让它浪费。《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经典的话语: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是啊!真的没有了,玻璃撞碎了,谁又能重修与好呢?生命的破碎,谁又来替你平复呢?仅仅 秒的时间,也许就是你一个转身、你一句话的时间,就可以让二十四万人丧失生命,从此永安于地下!人们却用了漫长的 年的岁月,重建家园,重新抚平心灵的创伤! 秒的毁灭, 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爱护!这两句话让我这个影片观后者,铭记于心!

最近看了完整版的《唐山大地震》,蹦出四个字“经典育人”。原因如下:

一 、所谓“经”,即制作手法独特,注重细节感人。以影片开头字幕为例子,“唐山”二字以红色印章的形式来体现当年地震所带给人们的是一辈子也抹不去的记忆,恰到好处,而“大地震”三个字则是以大小不规且带裂纹的字体形式来展现地震特征,也正逢主题,构思实在是巧。

二、所谓“典”,则故事情节以小见大,突出感情线索。《唐山大地震》可贵之处不是地震场面的宏大壮观,而在故事情节的细腻连贯,短短几十秒,却在之后用三十年的家庭生活演变来衬托灾难的痛苦,用典强大。

三、所谓“育”,即电影的意义不只体现感人,若能教育人则可视为上品,此片感染力极强,放给年轻人和下一代,也许能让我们体会到如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父母爱孩子,和人生真正的幸福,希望以后再也不要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情弄得人心情郁闷了,开心就是幸福。

四、所谓“人”,则名为地震实则演人,故事始终是以一家人的生活演变来侧面体现76年唐山地震给人们带来大的巨大伤害和情感变化。然而此“人”更应包括所有的观众朋友,电影是给我们看的,我们看的是里边的人,而里边的人又反作用于我们,这才是真正的人,做人其实并不复杂,怕的是自己把自己弄复杂了。

建党一百周年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它的精神却一直留存在我们的心里。细数曾经无数岁月,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离不开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奋斗,也离不开党员的无私奉献,大家都是好样的。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干部建党一百周年心得体会800字作文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孩提时,看着《闪闪的红星》、听着雷锋故事长大,党的光辉形象让我景仰;懂事后,学校老师、班主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先进性,党员先锋形象令我尊敬。入党的情缘就在那时悄然结下,像是埋下的种子,从此在心里生根发芽,暗暗发誓要以他们为榜样,长大了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工作后,在许许多多党员先锋引导下,怀着对党的景仰、尊敬,激动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x师傅是我的引路人,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那时他年过半百,20多年的党龄,是钳工能手,也是车间支部书记。每天最早到、最后走是他多年的工作习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是他的工作写照,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进厂第四年,x师傅让我出一期党建园地黑板报,理论知识。黑板报出新的当天,得到x师傅的首肯和车间员工的肯定,我傻傻高兴了一整天。工作间隙、茶余饭后,x师傅总是引导我们为人做事,要听党话、跟党走,勤于钻研、努力工作,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

后来,我下岗转业,进入社区工作。x书记是我社区工作的带路人,有着30多年党龄的他,在社区建设、为民服务、扶贫帮困等方面都很有成绩,时刻把党的宗旨烙印在心,为我们这些后辈标树旗帜。终于在第二年,通过党组织的培养和x书记的帮助,我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仍然真切地记得那个下午,窗外秋风冽冽,室内暖意洋洋。党支部的48名党员齐聚在党员会议室,投票表决我成为中共预备党员。老党员们对我平时的社区工作表现做了点评,并指出我的不足之处,会议严肃而紧张。最后的表决到了,只听到x书记宣布:“对xx同志的入党申请,经全体党员表决,全票通过!”

那一刻,我终于投入了党温暖而博大的怀抱,既感于党员同事们的宽厚和鼓励,更感于自已一路坚持、未曾放弃。

那一刻,也成为我永远的“政治生日”。我会永远忠诚于自己当初的选择,珍藏入党时的心潮澎湃,用这份激动来鞭策自己,在社区舞台上、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出彩。

党员是先锋,是旗帜,是带头人。15年来,我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用奋斗作答群众“考卷”,在服务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帮助居民解决困难时,他们的一个微笑,就足够让我无比舒心;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时,居民的阵阵掌声,就是对我和同志们最好的肯定;成功整治不文明现象、还小区一片和谐时,是我对初心使命最实在的践行。

今年“七一”,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办制定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方案,通过开展一次党课、开展一次集中慰问活动、召开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表彰宣传一批先进典型等教育活动来纪念庆祝建党100周年。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对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开展了一次庆祝活动。经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在纪念建党100周年活动期间,要组织上党课、议党史活动。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建党伟业》和党史教育专题片。支部书记宋晓英同志作了专题党课讲话,带着大家一起回顾党史,重温了党章,表彰了先进,指出了问题,使到会的全体党员进一步加强了对党组织性质、作用、意识的认识,及对现阶段党员的深刻理解。

二、召开了一次领导班子和党员民主生活会。x月xx日,召开民主生活会,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支部委员带头,找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承诺自己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带好头、作表率、学先进、帮后进的打算。各位党员在民主生活会上畅所欲言,积极地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分析原因,找问题能打破情面,共同总结半年来的成绩与问题,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民主生活会与自查,进一步促进了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利益观,进一步认识了要立党为公,立党为民,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创一流业绩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三、走访慰问特困党员。在纪念党的100周年期间,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我办全体党员深入驻村联系点党支部走访慰问贫困党员,领导班子成员确定4户贫困户作为长期帮扶对象,并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关心和帮助他共发放慰问金4000元;同时,走访本办党支部的生活困难的党员同志,慰问和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加强本办支部的团结和群众关系。

四、开展一次专题学习会议。x月x日,县编办召开专题学习会议,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央军委主席xxx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会上,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xxx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为契机,狠抓创先争优、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努力为建设监利科学编制工作新局面而奋斗。会上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做笔记,会后每位党员写了心得体会,党支部对写的好的心得进行表彰并在机构编制网站上公示。

五、老党员誓言。我办有老党员4名,召开了座谈会,在宣誓会上新老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通过重温活动使党员们鼓舞了斗志,坚定了信念,人人争取再创佳绩。

总之,通过“七一”建党节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我办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受到教育,鼓舞了勇气,找出了差距,明确了责任,支部将会成为机构编制工作建设的主力军,成为一个真正的战斗堡垒。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一首网红歌曲《少年》瞬间在大街小巷传唱,引起了追求梦想的青年们的共鸣,唱热了奋力拼搏的青年们的心声。在基层工作的青年干部们也深有感触,他们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和与亲人分离的不舍,扎根在乡村、服务于百姓,始终保持一颗向党的初心,默默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奋斗,愿他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为青年干部,更应主动挑起时代的重担,永葆初心、紧密团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起青春的力量,努力投身到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锤炼党性,矢志不渝。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青年干部们丝毫不敢懈怠,用细致入微的态度服务群众,用嘘寒问暖的话语温暖民心;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不顾自身安危,用日行千里的脚步织牢防疫的安,用不厌其烦的劝说拉近党群间的距离;为了坚决打赢防洪备汛保卫战,他们坚持日夜值守,用敏捷迅速的反应完成应急转移任务,用守一方土地,尽一份责任的担当守护百姓的安全。党的工作任务既是一项具体工作,也是一个锤炼党性的过程,前方越是艰难险阻,越要迎难而上,青年干部矢志不渝紧跟党的步伐,共同砥砺奋进。

常温誓词,吾日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省教会我们如何修己,怎样对人。但是身为一名青年干部,不仅要反省自身,要常温入党誓词,吾日三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还要对照党章党规,给自己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按照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让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成为青年干部奋斗终身的座右铭。

在这繁花似锦的七月,我们共同的母亲伟大的党迎来了她100周岁的华诞,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一起为我们的党祝福,贺寿!

今天我们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我心情是那样激荡。

然而,回首眺望走过去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两次的世界大战,翻天覆地的解放战争,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从此,我们的祖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看到了金菊含笑,听到枫叶流丹,闻到硕果飘香。还有那抖擞的雄姿震憾,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欣喜地发现,20世纪也是充满活力和经济飞速的时代。

它在灿烂的古代文化,有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有实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京九铁路,世纪之交的经济大动脉,在城乡结合处拉响了充满企盼与追求的汽笛;三峡工程描绘着经济开放的轮廓;浦江开放,将中国改革开放继往开来;香港、澳门的回归雪洗了百年耻辱;奥运会领奖台上飘起的五星红旗,给雄鸡形的版图上镀上了金灿灿的色彩。还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明;海森伯量于力学的创造;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登上了月球的阿波罗与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抗洪的英雄伟,把人类文明推上了历史的巅峰,一个又一个杰出谷物,为人类社会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回眸昨日,祖国成就辉煌,展望明天,我们豪情满怀新的世界,新的千年,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因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才竞争日趋激烈,那科教兴国该是治国兴邦的重大决策。新的世纪,我国要加入世界中等国家的列行,还有祖国宝岛台湾也即将回到母亲的怀抱。原子能、现代航天、分子生物、微电脑、电子信息的技术发展,都在期待着我。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感慨万千。面临科技发展的第五次浪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说明人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国家的财富,是振兴的希望。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起世经重托,我们要跨越世纪的一代,是21世经的真正主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个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建党一百周年已经过去有好一会了,但是这种精神却一直留存在我们的心里。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这离不开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奋斗,也离不开党员的无私奉献,大家都是好样的。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学生心得体会800字作文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我们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集中体现在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远值得自豪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永远值得铭记的伟大成就。

经过10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伟大成就集中体现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理解这一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要求党和人民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曾把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比作万里长征,指出新中国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到今天,我们又走完了第二步、第三步。展望未来,还要坚定地迈出第四步、第五步以至更多、更大的步伐。为此,党中央领导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因此,我们党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其要旨既是为了继往,更是为了开来。

党的历程全面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对全党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提出新的要求。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宣传引导群众、真诚服务群众,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的好事实事,着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要紧紧依靠群众,把群众实践创造作为推进工作的源头活水,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使精神文明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增进群众感情、树立大众情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着眼于继往开来,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此,我们只有牢记并坚定不移,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我们要继续以新的伟大实践书写未来美好新篇章,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1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在经过一系列的波折之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xx年。xx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地不断壮大坚强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到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开展敌后抗日斗争,最后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身为当代中国青年,回望历史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xx年的光辉岁月里通过不懈奋斗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应被我们牢记和传承,立足当下,学习党史、坚定信念。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我们应该勇于在实践中练就过硬的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修养养成结合起,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的精神追求。

面对此次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青年投身抗疫情前线,为抗疫做着自己的贡献。有青年化身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宣传者,有青年自愿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有青年积极为疫情严重地区捐款捐物,有青年对网络谣言进行严厉抨击……青年之担当是正义,是勇于挺身而出,是敢于同谣言作斗争。一代一代的青年人,记得国家使命,去奔走、去呐喊、去想、去做,敢担当不畏难,当青年人充满力量,便是的时代。

身为当代青年学子,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是个的时代,我们要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一心跟着党走,主动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一个锤子,一把镰刀交织一起,看上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图案,可它贴到鲜红的旗帜上,它就是代表我们国家的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当最早的一批播种者升起第一面以镰刀、铁锤为标志的鲜红的党旗时,集结在这面庄严旗帜下的共产党员便开始了救国、建国、强国的漫长征程。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在漫长的征途上,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染红了这面旗帜、保卫了这面旗帜永不退色,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灿烂曙光。为此,我要讴歌我们的党,赞美我们的党,今天我要说的是——“共产党员,我为你骄傲!”

童年,我常在妈妈的轻抚中,听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进入梦乡。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妈妈是一位共产党员,共产党是做什么的,但我知道妈妈勤劳、勇敢,为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我常做白云的梦,梦见自己是一朵向日葵,在阳光照耀下快点成长,长大后学妈妈一样,也要当一名共产党。后来,我终于在鲜艳的党旗下,庄严举起了右手宣誓,拿到了这张熠熠发光的“名片”——共产党员。我热爱中国共产党,信仰中国共产党,这就是我今生不懈的追求!

每个人的信仰是不同的。但是,信仰一个政党,加入一个先进的组织,这是人生尚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值得信仰是因为她有光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朋友,你可曾记得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党的事业牺牲江竹筠、许云峰;抗日战争中面对凶残日寇宁死不屈的刘胡兰,党对她光荣而短暂的一生作了高度的概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还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黄继光、邱少云等等动人的故事?直到和平年代,我们党许许多多优秀的女儿,为了她们信仰的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如焦裕禄、孔繁森、向秀丽、李向群、王伟等一大批光辉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他们用毕生的热血,书写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豁达的胸怀和光辉的篇章;那年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sars,也是共产党人冲在最前面,你听:“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虽然这是短短的九个字,她代表着我们广大党员的心声,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

共产党员,我为你骄傲!记得有首歌名叫《红旗飘飘》,歌词大意是:红旗飘飘,红旗飘飘,为你欢呼,为你祈祷,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是啊!还有什么事能比得上党和人民的事业更重要呢?我仿佛看到一批又一批新人紧握右拳,庄严宣誓;我也仿佛看到,许多满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投身到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国家的中坚,民族的脊梁;我也仿佛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这群优秀儿女作为坚强的后盾,将一天比一天更强大,更繁荣。

“七一”将至,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首这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各族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我们党不愧是民族之魂,国家之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起点时心怀的承诺与信念,是困境时履行的责任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党旗下庄严许下的诤诤誓言,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100年前,我们党从南湖上的一页小舟起航,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路高歌,披荆斩棘,用100年时间建国,用100年时间立国,用100年时间成为大国。我们坚信未来的30年,将是中国开启强国进程,实现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重要历程。

不忘党的光荣历史。100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锤百炼,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时,顶住压力,中流砥柱,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的100年历史证明,我们党是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历史前进的党;是诚心诚意服务于人民,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实现繁荣昌盛,使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党;是不断经受挫折和考验,为了人民利益和人类进步事业,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始终保持生机和锐气,巍然屹立于历史潮流前列的党;更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党。全体党员只有不忘党的光荣历史,不忘入党初心,并为此而骄傲,为之而自豪,才能进一步增加对党的事业的信心,坚定不移的永远跟党走。

不忘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是新时期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新概括。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党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人民哺育了党,支持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平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执政为民,是对我们党的新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真理。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这样才能体现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为伟大的为人民服务事业奋斗终生。

不忘党的传统本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我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100年来,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得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全国建设的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面临着长期执政和政策开放的双重考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们决不能沉醉于改革的成绩之中,盲目乐观,不能忘记党的光荣传统和共产党人的本色。特别是在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清醒地认识肩负的历史重任,清醒地认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不图虚功、干出实绩、做出实效报效祖国。

人间正道是沧桑。100年的风雨兼程铸就100年的光辉历程,蓦然回首,岁月如歌,我们又怎能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中国作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路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更是人民的必然选择。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让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展现新时代党员的智慧、风采和力量,让我们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奋勇前行,以忠诚之心跟党走,以为赤子之心为人民,以奉献之心报祖国!

今年是九一八事件90周年,这个事件给了中华民族一个沉重的打击,即便过了90年,也无法忘记这段历史,那么九一八90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一八90周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心得体会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战史如灯,殷鉴不远。”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90年前,日本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肆无忌惮地侵略敲蚀着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历史虽已远去,但记忆不可磨灭。悲壮血战与苦痛历史不容忘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来之不易的胜利不容忘却,为民族救亡事业牺牲的伟大英雄和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不容忘却,我们当在铭记历史中把握当下,在不忘国耻中奋发图强,将悲愤之情转化为振兴中华的磅礴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倾听历史回响,深挖精神富矿。穿过历史的浩荡洪流与苍茫云海,举目回望、满地疮痍。从南满铁路路轨被炸毁到东北全境遭受沦陷,从桥梁工厂的接连塌陷到矿产资源被抢占掠夺,从平顶山上的哀鸿遍野到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罄竹难书的战争之殇烙印着悲痛交加、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民族灾难接踵而至,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军人战士拿起“冲锋枪”,仁人志士扛起“千钧担”,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以无惧生死、慷慨前行的英雄气概与日寇斗智斗勇,用血肉之躯铸造了抵御日寇的“钢铁长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沉重的过去不是束缚前行脚步的枷锁,而是起航崭新未来的钥匙,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桎梏于过往,而是将之作为“清醒剂”,在精神富矿的淘漉深挖中积蓄行进力量。告慰民族英雄的最好方式就是精神的传承。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当继续发扬“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伟大抗战精神,在延续“抗战精神”中点燃照亮民族腾飞之路的火炬,点燃中华儿女心中的“那团火”,志坚且行笃、蹄疾而步稳,铺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深厚精神底色。

90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事,就此,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九一八事变”距今已近90年,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用血肉筑起抵御外敌的坚固长城。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不仅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伟大的历史篇章。

每一年的今天,全国各地都会响起凄厉的警报声,提醒国人,勿忘历史,落后就要挨打。虽然现在身处和平时代,但是,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警惕性。

以史为鉴,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抗战史绝不允许被抹黑颠覆,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和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民携手,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宝贵的民族尊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心的长城……”这嘹亮的国歌,让我们想起了我们民族的百年耻辱,想起了列强肆意瓜分的痛楚,想起了“九一八事变”, 想起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

忘记历史就以为着背叛,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背叛,是对历史的背叛,也是对将来的背叛。我们要始终记住:我们今天的安逸生活,是我们的父辈以及我们父辈的父辈用鲜血和热泪换来的。

我们作为中学生,没有经历那种艰辛,但我们应该记住,我们先辈的血不是白流的,我们民族的耻辱更是不能忘记的。要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激发建设我们国家的信念。我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共青团员之一。我们要牢记历史,我们的现代化,是老一辈用他们的血与泪换来的,记得南京大屠杀吗?记得撕心裂肺般的同吗?我好想回到过去,回到那艰辛的年代,可是,那毕竟是历史啊,对,被前辈们的血染红的国旗仍在天空中高高飘扬!青少的朋友们!记住!爱我中华,样我国威!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没有经历那战火分飞的年代,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优良传统,牢记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好好学习,爱我中华,振兴中华,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而努力奋斗。

《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篇5

每一年的7月28日在日历上说是一个极为普通而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我们百万唐山人民特别是经历过那次灾难的人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揪心的日子。

唐山这座美丽的城市地处京津要塞,是东北连接京师的挢头堡,在这里蕴藏了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在一百多年前就是一个闻名全国的重工业城市,这里曾诞生过多个全国第一,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在此修建,第一座火车站也在此建成,可以说这里是中国铁路的零起点。

特别是建国以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唐山如同被插上腾飞的翅膀,可是正当唐山人民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奋力前进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伴随着那一刻大地的抖动唐山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被夷为一片废墟,霎时间造成了三十多万人死伤,此次灾难震惊了世界。

可是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急令全国火速救援,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震后不足十天铁路和机场恢复通行,一个月后各大工厂恢复生产。在救灾过程中并没有发生瘟疫,这可以说是开创了世界救灾史上的奇迹。

我们现在的唐山在环城水系的保护中,在大南湖,大城山,凤凰山三个城市公园的点缀下高楼林立,商铺云集,唐港,唐津等多条高速公路在此交错。唐山机场的通航又架起了一座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空中挢梁,为唐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唐山今天的巨变让世界震惊,这座在震后曾被人预言要从地图上消失的城市又一次屹立在渤海湾畔,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渤海湾畔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抚今追昔,三十多年过去了,此间的千变万化除了我们英勇唐山人民辛勤的劳动,还得归功于我们英明的领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们现在还要继续发扬那种公而忘私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的更繁荣,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篇6

这几天,我看了一部《唐山大地震》电影,它是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非常让人感动。主要讲的是唐山地震前的一户人家回去的时候,看见了一些反常的情况;很多蝗虫。到了晚上,家里的孩子睡觉,大人干活,干着干着听见几声雷响,下起雨来,然后天空慢慢发紫,紧接着有房子大面积塌陷,轰!轰!正在干活的爸爸恍然大悟,说:“是地震!快跑!”爸爸带着妈妈小心翼翼在阵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孩子们的妈妈要进去,孩子爸爸说:“危险!”说着把自己妻子一拉,自己进去救孩子了,刚一进去那栋房子就哗啦一声塌了,孩子也被压在下面。

过了一会儿,地震停了,一片凄凉。死的死,伤的伤,那一户人家的爸爸被先找到了,可是已经死了,之后找到了两个奄奄一息的孩子(自己的),但是只能救一个小孩,因为水泥板只能撬一边,妈妈正在犹豫不决,人们要救别人去了,妈妈着急地说:“救弟弟!”弟弟被据掉了一只胳膊,而姐姐死了(其实还活着)。之后妈妈带着弟弟去治疗,而刚刚在拉尸车上醒来的姐姐北一个解放军救援队的叔叔救走并领回了自己的家。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他(她)们各有所成,弟弟当了经理,姐姐当了医生,最后姐弟在一次成都大地震是遇见,姐弟相认,最后姐姐跟随弟弟找到了妈妈,然后去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并且在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再看了看你几堵唐山大地震死去人名字的墙,流出了伤心的眼泪。

当看到姐姐跟妈妈相逢时,当看到记载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万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纪念墙的时候,我的泪不断流下。虽然唐山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坚强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双手,从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

这部电影是带有伤感的,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篇7

有了观前,即有观后。好莱坞的灾难或亲情片看多了,偶看国产的,特别不适应。

坞片是上帝保佑、个人英雄、普世价值、大气回肠;国片则家长里短、郁闷纠结、凄惨悲号、天怜地悯。

臂如影片大兵雷恩,如按中式思维,母亲二个儿子战死沙场,强烈诉求第三个儿子回家,绝不过份;估计故事线索,围绕母亲,绕来绕去,绕得母亲成了圣人。观后,画面淡出,记忆模糊……

坞片却不然,大战乌云下,只有母亲一个孤独背影。大兵拯救过程,渐进展示人性光芒,将一队个人人情,溶入普世人性。观后,画面淡入,回味无穷……

不过,冯导的《唐》,在大灾背景下,亲情展示,跌宕起伏,张驰有度;不想流泪,几无可能。影院里的哽咽声,此起彼伏,足见冯氏言情功力。有了事前的防潮准备,博主的眼框,依然湿润了五回……

本博主将国产的电影,与时俱进地分成三大类:

一类曰主导片。主要导演的意思。臂如由冯、张、陈等玩的,头戴五代主力光环,且拥有亿元俱乐部显赫生世的…片子;

二类曰烂片。烂片的基本定义是:经烂媒大肆鼓噪,蛤蟆成了天鹅,野鸡变成凤凰,且一不小心,陷入影场,之间大跌眼镜,虚掷光阴;之后不停自责花钱花得特怨枉的…片子;

三类曰埋汰片。中国一年片子产量三、四百,你瞅过几部?估摸着零头前面的,要么被审没了,要么在影院里孤苦零丁、被慌忙撒架的…片子……

至于一本正经学究似地按主旋律、按类型、按题材等等分类,实在是俗不可耐。中国的片子,与中国的足球有得一拼!在一帮烂脚拐腿的坚实基础上,再去研讨踢球的战略高地,战术低洼?实在是劳而无功,枉费心机!

话虽粗陋,却绝无对《唐》不恭的意思。首先,《唐》是一类主导片。在国内的视野里,对冯导演,我还是要恭维的;其次,在一类里比划,仍算灵光一闪,上乘之作,且是多年少见的言情片。

?唐》片感人,仍有硬伤。情节的突兀或极端,也就算了。反正三十多年的时空跨度,浓缩在二小时内,难免瑕疵。戏剧冲突,张弓拔弩,欲射还止,奔向激烈,也算必然。没必要火眼金睛,挑刺审渣,明察秋毫。天灾人亡面前,显得不太厚道。

不过,中国电影里,戏剧表演的浓重痕迹,仍是通病,值得议论一番。

国内的演艺圈,出自电影学院、中戏、上戏的居多。戏剧舞台表演功底殷实,且受前辈老辈教诲,流毒甚深,为害至今。

舞台表演,直面观众,需场景制造,气氛烘托,声情并茂,夸张搞怪等等,皆是正道;电影表演,间接面对观众,需蒙太剪接,自然流畅,生活口语,有镜无镜,有语无语,才是正途。

国内电影演员,能称道的,皆是本色演员,葛优就是!真正大师级的,还没找到。臂如好莱坞的霍夫曼,演老演少演女人,神形皆备,真假难辨,如火纯青,大师级的!汤姆.汉克斯,英雄亦可,傻瓜亦象,众口皆碑,大师级的!……群星璀璨,举不枚举!

国产电影能够走出去的,稀稀拉拉,凤毛麟角。《唐》片剧台表演虽浓,仍应归入凤毛之列。能否走出去?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震动世界影坛的:香港拳脚功夫片,外加一个李小龙!

《唐山大地震》心得体会篇8

昨天,我在晚上又一次的观看《唐山大地震》,通过这次观看,我有了不同往常的思考。

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短暂而剧烈的时间内,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 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短暂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于他们来说,活着,仅仅只是个开始。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24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是一让人无比悲壮的数字。

在灾区现场,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的尸体和家属的无助,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的好心人参与了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在人越是无助地时候,越是渴望帮助,我们就应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

让我们携起手做一个热心肠的人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学校大活动策划通用8篇

幼儿园大培训计划8篇

大4预备党员思想汇报模板8篇

大内科述职报告通用8篇

小理想大梦想演讲稿8篇

秋季大班级工作计划8篇

大2补助申请书模板8篇

大2023年大学思想汇报最新8篇

大数据中心工作总结8篇

大外科护士长述职报告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929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