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好文网 >心得体会

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8篇

大家在写心得体会之前一定要做到认真思考才行,只有不断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才能写出内容丰富的心得体会,以下是28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8篇

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篇1

鹰,是塔吉克族的图腾。他们认为鹰是英雄和正义的化身,希望如苍鹰般不畏艰险、鹰击长空。

塔吉克族特色毡帽下,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澄澈纯净。

他俊朗、坚毅、爱笑;不善言辞,却有古道热肠、家国大爱。

回忆起拉齐尼·巴依卡,人们说:“别人有困难,他肯定是第一个发现并伸出援手”“他总是默默帮助他人”“他救了我母亲的命”“他不仅是英雄,也是好兄弟”“我想跟他一样温暖别人,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

在一次参观团的答谢演出中,他表演了传统舞蹈,表露了内心的火热与奔腾。

他星火般的赤诚,抚慰着人心,也融化了寒霜。

1月5日,塔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万物静默,天地同悲。

拉齐尼·巴依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村里举行。

年迈的父母、尚小的儿女,悲痛的妻子,只能摸到他冰凉的脸颊。

“我有3个月没见到父亲了,我盼望他能回来,吃到他亲手做的饭……但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做这样的选择。”拉齐尼·巴依卡13岁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忍着眼泪,怕爷爷奶奶看到了痛心。

“我知道我爸爸是个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当个英雄,继续完成他的心愿。”他的儿子拉丁∙拉齐尼,声音稚嫩却坚定。

年近七旬的父亲,老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忍住伤痛转去安慰同样陷入惋伤的被救孩子母亲:“我儿子用他的生命救了你们母子,以后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孙子。”

生命情怀与高贵品格,一脉相承。

太阳照在塔县边境线上,护边员们捧着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巡边时用过的望远镜,跪在雪地里,将望远镜的镜头调向边境的方向,轻轻放在垒好的石堆上。

“帕米尔雄鹰,以后它就是你的双眼,永远看着家乡,看着祖国的大山。”曾经一同巡边的麦富吐力∙坎加哽咽了。

战友们悲戚的呼喊:“拉齐尼哥哥,你看到雪山了吗?看到中国两个字了吗?你走了,但这里到处都是你的挂念!”字字声声,响彻山间。

界碑上的“中国”二字,鲜红如血。

雄鹰离不开雪山,更离不开自己终身守护的祖国和边境线。

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篇2

连日来,各级新闻媒体报道共产党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水儿童不幸遇难的英雄事迹后,喀什地区掀起了向“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学习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拉齐尼·巴依卡忠诚正直、谦逊善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恪尽职守、扎扎实实干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1月11日,在疏附县兰干镇喀拉古勒萨依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集体学习拉齐尼·巴依卡的先进事迹,认真观看了央视新闻对拉奇尼·巴依卡的相关报道,再次被他舍己救人、爱国戍边的事迹所感动。“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榜样,坚守为民情怀,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疏附县自然资源局驻喀拉古勒萨依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米凯热木说。

英雄已去,浩气长存。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壮举在寒冷的冬日,给了人们太多感动和无限怀念。连日来,英吉沙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并向不幸遇难的拉齐尼·巴依卡致以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的铮铮誓言让英吉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艾力哈尔江·多来提备受鼓舞,他说:“拉齐尼·巴依卡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标杆,认真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扎根群众、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真抓实干,认真履职尽责。”

1月11日,伽师县团委组织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线上会议学习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并号召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以拉齐尼·巴依卡为榜样,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将榜样精神化为工作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大家纷纷表示,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不断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气象。

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篇3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国各族人民迎接建党百年、踏上新征程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拉齐尼·巴依卡,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79年出生,2001年入伍,2003年退伍后成为红其拉甫边防部队的义务巡逻向导,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1年1月4日,在喀什大学学习期间,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年仅41岁。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都是共产党员,他接过祖父、父亲巡逻向导接力棒,守卫神圣国土、捍卫祖国尊严,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巡逻战士,执着坚守在帕米尔高原边防一线,一家三代人70年守边护边的爱国奉献壮举,传遍新疆内外,感动无数军民。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努力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进步,为当地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多次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护边员、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同年10月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壮举和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拉齐尼·巴依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忠诚践行者,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坚定推动者,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代表,是全国人大代表忠诚履职的杰出榜样,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忠诚奉献的先锋模范,是爱国拥军、巡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努力拼搏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亲属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退役军人事务部、全国双拥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有关负责同志和新疆当地干部群众代表参加了发布仪式。

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篇4

头戴一顶塔吉克族特色毡帽,被高原紫外线晒黑的脸上总是露着憨厚的笑容。话很少,两只明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坚毅与执着。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留给人们的印象。这位塔吉克族第三代护边员,全国人大代表,去年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却在1月5日因为救助落水儿童永远闭上了他那明亮的双眼。

拉齐尼·巴依卡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这里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作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爸爸都是守护祖国边防的护边员。

“来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13时56分许,正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孩子跌入人工湖的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

来不及细想,拉齐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落入水中。拉齐尼·巴依卡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托出水面。

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跳进冰冷的湖水中,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

10多分钟后,当孩童被成功救起时,托举生命和希望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消息传出,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经得到他帮助的乡亲们,以及他所在培训班的老师同学,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们熟悉的那个忠诚正直、谦逊善良的拉齐尼·巴依卡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守边护边事业和挚爱的亲人。

拉齐尼·巴依卡曾多次荣获国家和新疆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同年11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4年8月,刚刚从部队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成为第三代护边员,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1957年,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毛遂自荐成为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随后,他的父亲也加入其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义务巡逻向导38年。拉齐尼·巴依卡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时,便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

60多年来,拉齐尼·巴依卡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心里,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多次说:“没有国家安全,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高原巡逻路上,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情。有一次,拉齐尼·巴依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来到有着“死亡之谷”之称的吾甫浪沟巡逻。巡逻第一天,队伍遭遇暴风雪,无法赶到预定的地点,待第二天来到铁干里克村时,由于山体滑坡,前一年父亲做的标记已经没有了。

“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担心地问。拉齐尼·巴依卡毫不犹豫地说:“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渡过难关,放心吧。”

说完,拉齐尼·巴依卡立即起身探路。刚走出不多远,一块石片突然从山上滑落,砸中了他的额头,鲜血直流。大家大声劝他返回,但他只简单地处理了伤口,坚持继续探路。两个多小时后,拉齐尼·巴依卡终于找到了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们顺利通过。

说起这件事,他说:“这是任务,我必须完成。”

16年的巡逻路,拉齐尼·巴依卡和边防官兵结下了深厚情谊。每当说起边防官兵对他们的帮助,拉齐尼·巴依卡总是掰着手指说,大雪压塌了房子和羊圈,他们来修;孩子上不起学,他们主动捐款,还给孩子补课;吐尔迪罕大妈家里困难,他们就买来羊羔帮她致富;红其拉甫没有医院,牧民生病了都到连队找军医,到连队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常说的一句话。

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篇5

1月6日,喀什市委政法委对拉齐尼·巴依卡等6人的见义勇为事迹向社会予以公示,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等6人“喀什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个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1月4日,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在该校人工湖冰窟勇救落水儿童,失去宝贵的生命。连日来,他的感人事迹经广泛报道,令无数人为之动容。“我们会永远记住他的崇高精神,把感动化为奋进行动。”喀什市委政法委干部张生泉说。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作为第三代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2004年接过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手中的“接力棒”,在帕米尔高原守边,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这两天,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年近七旬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都要去陈列着一家三代巡边照片的展览馆,在那里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我的儿子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为他骄傲。”看着儿子巡边的照片,老人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善良、单纯、勇敢,他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个人,家人们会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拉齐尼·巴依卡是我的榜样,他正直真诚的品格和果敢坚毅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曾经同拉齐尼·巴依卡一起巡逻的护边员麦富吐力·坎加坚定地说,“我们会好好替他守护这片他挚爱且为之奋斗过的土地,把他的崇高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

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篇6

向帕米尔高原上的“雄鹰”们学习

“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这句诗来自共产党员拉齐尼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创作的诗歌《南湖》,也是拉齐尼托举落水幼儿英勇牺牲前发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

拉齐尼祖孙三代戍守边疆,都是护边员,他们的眼睛如雄鹰般锐利,观察着边界的风吹草动;他们的身手如雄鹰般敏捷,保卫着祖国的一草一木;他们的事迹代代相传,回响在雄鹰翱翔的帕米尔高原上空,充满着令人奋进的力量。党员干部应以帕米尔高原的“雄鹰”们为镜,对标先进精神,汲取伟大力量,争当翱翔于新时代的雄鹰。

以雄鹰之勇猛保卫国家领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祖国的神圣领土一寸都不能分裂出去!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立下誓言:“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他作为当地牧民,敢于与狂风暴雪做斗争,自告奋勇为边防官兵作向导,成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第一名护边员。凯力迪别克以雄鹰般的英勇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日复一日守卫着家乡888.5公里的边境线,仔细巡查着边境,坚决保卫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党员干部要学习凯力迪别克一心为国、寸土不让的爱国情怀,始终将党和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胸怀勇猛之气,脚踏坚定之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贡献一己之力。

以雄鹰之英姿担起初心使命。“不忘初心跟党走”,凯力迪别克这样叮嘱着儿子巴依卡。1972年,巴依卡接过了手中的接力棒,背起行囊和干粮,带上红油漆,踏遍了“生命禁区”中每一寸的土地。饿了,他就拿出被高原的风吹干的馕啃两口;渴了,他便拾起高原上干净的雪塞嘴里解渴。戍边26年,巴依卡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直到前来有关领导来慰问他,他才说出唯一的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巴依卡不忘父亲的嘱托,牢记沉甸甸的使命,将一枚闪闪发亮的党徽自豪地戴在胸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党员干部要学习巴依卡高度强烈的使命意识,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雄鹰之坚定英姿砥砺共产党人的初心,以雄鹰之矫健英姿勇担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成为奋斗的接力者,携手擘画“十四五”蓝图。

以雄鹰之胸怀涵养为民之心。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拉齐尼牢牢记住爷爷和父亲的期待,成为了“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2010年10月,拉齐尼第一次独自带领巡逻队进入雪山,历经千辛万苦牵着3头牦牛穿越被喻为“生死九道弯”的盘山路,为连队官兵送去补给和年货。2021年2月,拉齐尼在冰冷的水中托举起一名幼儿,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党员干部要向拉齐尼学习,胸怀祖国山河,永葆为民之心,无论身在什么岗位,都要尽己之力,竭己所能,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为百姓做小事、办细事,达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

在帕米尔高原上空,到处翱翔着的雄鹰;在帕米尔高原边境,时刻站立着守卫祖国的官兵。党员干部要不惧困难,勇猛向前,以卓尔不群之英姿、志存高远之胸怀,争当在百年之大变局中乘风破浪的“雄鹰”!

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篇7

人们称拉齐尼·巴依卡是帕米尔雄鹰。

鹰,是塔吉克族的图腾。他们认为鹰是英雄和正义的化身,希望如苍鹰般不畏艰险、鹰击长空。

塔吉克族特色毡帽下,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澄澈纯净。

他俊朗、坚毅、爱笑;不善言辞,却有古道热肠、家国大爱。

回忆起拉齐尼·巴依卡,人们说:“别人有困难,他肯定是第一个发现并伸出援手”“他总是默默帮助他人”“他救了我母亲的命”“他不仅是英雄,也是好兄弟”“我想跟他一样温暖别人,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

在一次参观团的答谢演出中,他表演了传统舞蹈,表露了内心的火热与奔腾。

他星火般的赤诚,抚慰着人心,也融化了寒霜。

1月5日,塔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万物静默,天地同悲。

拉齐尼·巴依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村里举行。

年迈的父母、尚小的儿女,悲痛的妻子,只能摸到他冰凉的脸颊。

“我有3个月没见到父亲了,我盼望他能回来,吃到他亲手做的饭……但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做这样的选择。”拉齐尼·巴依卡13岁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忍着眼泪,怕爷爷奶奶看到了痛心。

“我知道我爸爸是个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当个英雄,继续完成他的心愿。”他的儿子拉丁∙拉齐尼,声音稚嫩却坚定。

年近七旬的父亲,老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忍住伤痛转去安慰同样陷入惋伤的被救孩子母亲:“我儿子用他的生命救了你们母子,以后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孙子。”

生命情怀与高贵品格,一脉相承。

太阳照在塔县边境线上,护边员们捧着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巡边时用过的望远镜,跪在雪地里,将望远镜的镜头调向边境的方向,轻轻放在垒好的石堆上。

“帕米尔雄鹰,以后它就是你的双眼,永远看着家乡,看着祖国的大山。”曾经一同巡边的麦富吐力∙坎加哽咽了。

战友们悲戚的呼喊:“拉齐尼哥哥,你看到雪山了吗?看到中国两个字了吗?你走了,但这里到处都是你的挂念!”字字声声,响彻山间。

界碑上的“中国”二字,鲜红如血。

雄鹰离不开雪山,更离不开自己终身守护的祖国和边境线。

向拉齐尼学习心得体会篇8

1月4日中午,41岁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入冰窟的小孩,不幸逝世。

1月4日中午13时56分许,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刚做完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

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因冰面突然断裂陷入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

情况危急,拉齐尼·巴依卡来不及细想,直奔落水的孩子。伸手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也不慎跌入水中。

冰冷的湖水迅速带走身体的温度,拉齐尼·巴依卡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尽可能托在水面。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跳进冰冷的湖水中一起施救,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

十多分钟过去,孩子成功获救,但托举起他生命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上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而他们一家三代为国戍边的故事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

爷爷带着水泥、油漆和馕上路

父亲36年接力戍边巡逻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在这样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延绵分布着我国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长达888.5公里的边境线。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之初,红其拉甫边防连随之成立。

正值隆冬,面对一片冰天雪地的红其拉甫,马上要执行巡逻任务的连队官兵犯了难,这次巡逻的目的地是吾甫浪沟(塔吉克语,意为死亡之谷),路上经常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往返一次需要3个月时间,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向导,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将寸步难行。

这时,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给连队当向导。他们带上三样东西——水泥、油漆和馕,开始了漫漫征程。馕在路上是干粮,水在山沟里随处都是。到了界碑,大家用水泥修补损坏的地方,用油漆刷新,还要描字,而后敬礼、宣誓。此后的23年间,经验丰富的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坚持义务带领边防官兵巡逻,他总是骑着牦牛走在队伍最前面,以便及时发现危险。

1972年,年迈的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走不动了,他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主动接过“接力棒”,与连队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边巡逻,一走就是36个春秋。其间,为挽救战士的生命,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04年,当了38年义务巡逻向导的巴依卡又把“接力棒”交给了儿子拉齐尼。此时,拉齐尼·巴依卡刚从部队退役回家,而他服役的部队就在帕米尔高原。

为救战士,他冻得不省人事

抢救3个多小时

在父辈耳濡目染下,拉齐尼从12岁就跟着父亲探路、查看地形、熟悉红其拉甫地理位置,俨然已是一名小小护边员。

2005年,拉齐尼正式接过父亲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护边员一起,骑着牦牛行走在千里边防线上,成为一个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

一次巡边,落在最后的牦牛自行上山踩塌了石头,巨大的石块从山上滚落。“战士看到危险把我拉过来,救了我的命。”拉齐尼说,“还有一次,我的鞋底磨烂了,连长把鞋脱下,让我穿,他说‘我没事,你穿吧’,我感觉特别温暖。”

2011年11月,拉齐尼像往常一样带着官兵们奔波在山高路险的吾甫浪沟进行巡逻。突然,天气骤变,鹅毛般的大雪纷纷落下,积雪把牦牛都埋没了。战士皮涛行走在队伍最前面,从牦牛背上摔下来,掉进雪洞里,战士们赶紧前去救援。

周围的冰雪还在垮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高喊一声:“大家都不要动。”他爬到雪洞旁边,不顾寒风刺骨,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皮涛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却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县医院急救三个小时才挽回了生命。

2013年9月,巡边队经过乱石滩断崖,发生山体滑坡,曾经巡逻的标记和路都没有了。大家一筹莫展,拉齐尼请官兵原地休息,自己前往峭壁探路。谁料山上落石将拉齐尼砸晕,鲜血直流。官兵们赶紧抢救、包扎伤口。拉齐尼清醒过来后,官兵们劝他回去,他坚决拒绝了:“这是任务,绝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伤耽误了巡逻。”拉齐尼在巡逻途中给边

在拉齐尼十多年的护边路上,这样的危险时刻太多太多,但他从来没有想过停止巡逻的脚步,他把为国守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铮铮誓言将永远回荡在帕米尔高原的群山之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青春向党勇担当心得体会6篇

向张富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青春向党勇担当心得体会参考6篇

向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参考5篇

向张桂梅同志的心得体会7篇

跟岗学习的学习心得体会参考8篇

学习规章制度学习心得体会8篇

向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模板7篇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8篇

18年度学习心得体会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76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