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好文网 >心得体会

读了红色传奇的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失败和成功中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心得体会,28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了红色传奇的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了红色传奇的心得体会7篇

读了红色传奇的心得体会篇1

在这个星期,我偶然借到了一本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红色经典》,其中的《军民大摆地雷阵》一篇给我印象深刻,颇受感触。

这个故事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安国,有许多鬼子扫荡,老百姓们顽强抵抗自制地雷的故事。一天,据有效情况,鬼子又来冀中扫荡了,老百姓们早就想好了对抗的武器——地雷。以前,聪明的老百姓们都是用两个手榴弹拉引线炸死敌人,后来受启发创造出各型地雷,都可以炸死敌人呢!同时他们将埋有地雷的地上轻轻地压有印迹,表示上面走过路没有危险;而将没有埋地雷的地上盖有一层新土,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敌人闯入虎穴。扫荡那一天,敌人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走,可好景不长,敌人左一个,右一个,一个一个地炸死,鬼子们只好派出工兵用探索器来搜雷,一个雷被暴露出来,当他们把雷放在车上,车子行走一段路,“轰”的一声巨响,便炸毁了。一个军民笑道:“这是我发明的硫酸雷,车子走在路上,只要一震动,硫酸就会溢出引燃爆炸。”周围人听了连声叫好。聪明、勇敢的老百姓们最终用地理优势和技术创新制胜了日本鬼子。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仅为老百姓的英勇智谋深表赞叹不已,同时也深深感悟到:作为少年一代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从小学好知识,练就本领,将来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贡献自已应有的智慧和才能。

读了红色传奇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我读完了《红色经典传奇》这本书,掩卷沉思,时光穿越了近百年。在我面前展示了一群共产党人艰辛而光辉的奋斗历程。

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抛头颅,洒鲜血,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为完成建党建国的伟大事业,用智慧和生命镌刻了一副改天换地的灿烂画卷。书中的一个个英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软硬不吃的铁将军》这个故事中讲的叶挺同志。他有着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的高贵品质。为了粹碎敌人的阴谋,在坐牢期间,他写下了“宝贵不能888淫888,威武不能屈”,“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等字句,表达了他严守节操,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也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崇高气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攀凳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一个伟大的新中国,共产党人奇迹般地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将石油钻杆钻进了外国人眼中打不出石油的地心,也将通讯卫星送上了祖先们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在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上,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伟大构想,更在浩瀚的太空,留下了国人深刻而永不磨灭的足迹.....

读完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懂得了:幸福的生活是劳动创造的,也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努力开拓,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读了红色传奇的心得体会篇3

?红色传奇》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出品,自治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自治区党史研究室、自治区档案局、广西电视台等联合制作。刘楠飞担任总导演,刘俊廷担任总撰稿,摄像为伍玉辉、李翔。全片以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为主题,以“还原真实历史事件,展现人物真情实感”为创作理念,较好地把握了对历史人物同历史真相的关系。通过实拍历史档案、采访亲历者、情景再现等摄制手法,使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更加立体、全面、生动。

从去年4月开始,摄制组汇集广西资源,从1200多个广西近现代历史人物和事件中,精选出100多个选题,再经过专家组几轮的反复论证和对比,最后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务会选定10个题材。去年6月,《红色传奇》正式开拍。摄制组深入广西各地城乡,综合运用航拍、摇臂等拍摄手段,共拍摄了近3万分钟的影像素材。摄制组还远赴北京、上海等地采访亲历者、革命先烈家属和历史专家,掌握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该纪录片包括《星火初照》《千里来龙》《英雄拔哥》《壮家英魂》《桂北之殇》《漓江亢歌》《向死而生》《战地黄花》《雷声惊天》《风展红旗》,每集约15分钟,浓缩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壮烈而辉煌的革命历程,突出反映广西各族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纪录片中,革命前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和坚定信念,以及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红色传奇》是一部史料真实、生动好看,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视性统一的精品教材。《红色传奇》的摄制和播出,对完善党史影像资料、丰富党史研究成果都有着重要意义。该片使广大观众进一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同时,也为观众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了团结协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士气。

读了红色传奇的心得体会篇4

(书接上文)众人纷纷拿着趁手的工具去清理石壁上的污垢。没多久,石壁上显现出一扇石门,石门的正中央写着红色大字:立入禁止。虽然年代久远,但这四个红漆大字依然醒目。金龙走上前用力拧动转盘,随着轻微的咔咔声响起,铁门被缓缓推开。二当家的拿着手电筒正要率先进去,全汝贞急忙喊道:等一等!小心里面有毒。二当家的急忙收住脚回头望着大家,只听全汝贞接着说道,门上已经提出警告,禁止通行。我担心里面有生化武器;即便没有,这间房门很长时间没有打开,空气不流通,如果冒冒失失地进去,中毒了怎么办?我暗自赞叹:小丫头提醒得对,倭国人的生化武器一向臭名昭著,即便过去了几十年,它的威力也不容小觑。众人一时裹足不前。

正在迟疑之际,里面传来狗的叫声。大家齐刷刷将手电筒照过去,只见流浪狗蹲在地上,不住地回头朝众人张望,仿佛在说别信小丫头的话,屋内很安全,快进来吧。朱能怯怯地来到小狗身旁,用手电筒照了照,冲我说道:兄弟,你懂倭文,看上面写的是什么。我来到石屋内,他们几个也陆续跟进来,便见依墙放着几十只木箱,每只上面都用白色油漆写着一行倭文:马鹿制造,江户豕口町,犬养,昭和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我心生疑惑,吩咐众人都退出去,唯有全汝贞不离不弃。接过夏炎递来的匕首,我小心翼翼地将最上面的一只木箱撬开。在手电筒的照耀下,里面的钱币散发着夺目的金光。

哈!随着我兴奋地大喊,夏炎他们一窝蜂拥进来,那金光闪闪的钱币让众人眼花缭乱,贪婪的目光、垂涎欲滴的眼神让我不寒而栗。看到墙壁上几处不大的排气孔,我默默地点燃火把依次插进去,同全汝贞依靠在一起静静地看着他们疯狂的表演。

一只只木箱被迅速撬开,满满的都是金银珠宝、文玩字画等稀有古董。他们双目放光,口中念念有词,脸上散发着异样的色彩,或喜或悦,或乐或笑,一个个手舞足蹈,仿佛着了魔一般疯狂地蹦啊跳的。这时,朱能捧着一只朱红色的锦盒走过来:兄弟,你学问深,看看这件宝贝能值多少钱?我漫不经心地掀开盒盖,随意撇上一眼,心头不由一震:这玩意儿怎么这么眼熟,似曾相识啊!

原来锦盒里放着一块通体一色,材质极佳的玉石印章。说心里话,在拨乱反正刚刚过去不久的那个年代,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知识匮缺,见识贫乏,即便眼前摆着一件奇珍异宝,也会当做废石烂铁的。而面前这块玉石,相当眼生,可以说,长这么大都没见过玉石的形状,更别说这么大的一块玉石;但冥冥之中却使得我对这块玉石一见如故,仿佛交情很深似的。我下意识将玉石捧在手中,仔细端详。但见这块玉石印青玉质,覆斗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中山王之玺”五个字。印顶平面,琢兽纹,印台四侧斜面,每面阴琢双桃纹,整体如冰糖冻般光润透亮。朱能见我爱不释手问道:兄弟,这是哪位国王的大印,传国玉玺吗?我沉吟着,正考虑该如何向他解释时,突然,外边传来一声喝喊:五勾库呐(都别动)!紧跟着,十多把明晃晃的刺刀伸进来。众人愕然望向门外,只见十几个鼻青脸肿的勘探队员手端三八大盖,恶狠狠地注视着我们。

金龙是个愣头青,他猛地掏出手雷飞快扔出门外叫嚷道:去你娘的吧。紧跟着全汝贞的冲锋枪也叫唤起来。不知是心里紧张还是枪的后坐力大,一梭子子弹全部打在门外的石壁上。即便如此,也把这帮家伙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弃枪做鸟兽散。“丑面獒”郝朝俊抢步上前去捡地上的步枪,只听一个女子高声喊道:我台(射击)!随着“塔塔塔”……一阵清脆的声音响起,一串子弹呼啸而来,我眼疾手快抬脚踹倒郝朝俊,随即子弹飞过他的头顶,打得墙面石屑飞溅;紧跟着夏炎薅住脚脖子将郝朝俊给拖回来。

此时的郝朝俊面如土色,趴在地上半天缓不过劲来。金龙一把揪住乔勇的衣领吼道:姓乔的,你的三当家的要把我们几个坑死,你知道嘛。乔勇笑道:金老弟, 咱们可都是一条船上的。话又说回来,外边那帮家伙和采石场的万一不是一拨的呢?金龙吼道:你他娘的又护短。外边那个女的,难道不会是她救的那帮家伙吗?夏炎过来相劝: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大动干戈。欸,金龙,刚才你扔出去啥玩意儿?金龙眨眨眼:手雷啊,大哥。朱能已扶起郝朝俊:咋没动静呢?金龙掏出一枚手雷仔细端详:是啊,这玩意儿咋没炸呢?失效了吧。话音刚落,便听到外面有人喊话:库里的人听着,立刻缴械投降,抱头出来,我们或许网开一面,饶你们不死。否则,格杀勿论。是犬养千照的声音。我夺过手雷,模仿电影《地道战》里的情节拉掉保险栓,又在墙上一磕,停顿片刻,甩手扔了出去。

轰!的一声巨响,外边传来鬼哭狼嚎的声音。随即,一梭子歪把子机枪子弹又一次报复性地射过来,吓得众人纷纷卧倒。二当家的感觉额头发热,有一条小虫子顺着鼻梁往下爬,下意识地伸手抹去,再定睛一看,手上满是鲜血,顿时眼睛一翻,昏死过去。乔勇连忙扯去衣袖,众人七手八脚地帮忙包扎伤口,又拍打前胸后背,好半天才悠悠转醒。二当家的缓缓睁开眼,有气无力地说道:这是哪?阴曹地府吗?

全汝贞端着枪,全神戒备地望着在外面。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心中五味杂陈。柳菲红在外边虎视眈眈,万幸她不知我们的底细,否则,连续几个冲锋,我们弹尽粮绝,立马束手就擒。我甚是后悔,暗暗责备自己考虑问题不周全,行事草率,大家伙儿一盘散沙,防身武器准备不足,门外也没有留下人手警戒,造成难以解脱的困境。现在唯一的办法只能做困兽之争,闯出一片天。在库内来回踱了几步,看到一只箱子里满满的银元,随手捏起几枚,竟然各不相同,有如意银饼、光绪元宝、袁大头,孙小头等,放在手中颠上几颠,心中打定了一个主意。我开口问道:金龙,你还有几颗手雷?金龙摸了摸口袋答道:三颗。我吩咐他将其中两颗分别交给夏炎和乔勇,然后,默默地抓起一把银元放进口袋里,望着众人愕然的目光低低地说道:乔老大,在你手雷抛出时的刹那间,我会第一时间冲出去解决他们的机枪手;老夏,你和金龙待我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后,立刻将手雷扔出去,然后跟着汝贞同志向外冲;能打既打,不能打就赶紧撤向水潭,活命要紧。

众人都明白了我这是准备以命相搏来换取他们的活路,内心涌动着莫名的苦痛与不舍。夏炎将手雷塞进我的手中,心情沉重地说道:阿弟,让我来吧,你还年轻,替我照顾好双月和他们三个。许小朋知道,这次是到了生死离别的关口,也无法阻拦,只能掩面而泣。我把手雷重新塞回给夏炎,强作笑颜: 有你这句话,我知足了。朱能过来逞强:大哥,兄弟,我一个光棍汉子,无牵无挂,让我去吧。我一抖手甩出三枚银元,成品字型钉在石壁上, 气极而笑:你这是去送死。郝朝俊插话道:兄弟,我们五个贱命一条,你不一样,让我先冲出去替你挡子弹。我紧紧攥住郝朝俊的手,声音颤抖地说道:你们的好意我领了。我冲出去,不一定会死,你们不一定能活下来。还是按我说的准备吧。乔勇挤过来抓住我的手用力摇了几摇,感动地说道:小老弟,这辈子我没佩服过一个人,你是第一个。一句话——珍重!我郑重地点点头,缓缓举起右手……

慢着!听到身后一声娇喝,我心中动怒,一双剑眉挑了几挑,回头望去,此时的全汝贞眼圈泛红,俏目含泪气恼地望着我,艾人民,你征求我的意见了吗?我没有料到这个小丫头的反应如此强烈,微微一怔:怎么啦?全汝贞擦去腮边泪委屈地说:你……是个大男子主义,根本没有去考虑人家的感受。我看得出来,虽然相识只有短暂的一天,一颗少女之心已钟情于我;但我既不能接受这纯真的爱,也无法拒绝这真挚的情,只能让时间的长河去消磨我俩之间的情感。

我刚要开口劝慰,全汝贞却板着脸说道:我有办法让你不必去冒险,还能解大家之围。这时,外边又传来犬养千照的嚎叫声:库里的朋友,你们与世隔绝,没有人相救;只要大伙儿放下武器,派一位代表出来和谈,马鹿君和诸位的过节一笔勾销。朱能的眼睛转了几转,冲着外边喊道:你们若有诚意,就给我们送来水和食物,等我们商量好谈判的条件,爱派人出去和你们谈。外边的噪音立刻沉寂下来。

(未完待续)

读了红色传奇的心得体会篇5

今天我读了《大义灭亲斗土豪》的故事,里面写了一个敢和恶势力作斗争的人物。

故事中写的是王树声,他的亲舅舅在村里为非作歹,还有他的儿子丁岳平,是仗着自己父亲的权位高,就欺压劳苦百姓。还把村里的小组搞乱了,把村里刚贴的标语斯了。人们都很狠他。可是又不敢出声。王树声跟村民开了一个会议,他首先就说要把丁岳平抓起来,他说完后整个会场没有一点声音,王树声早就料到了大家的顾虑,说,是不是因为他是我的舅舅?他家的钱都是剥削来的,我们要把穷苦农友组织起来,消灭剥削才能翻身解放,听了他的话,大伙心里的石头落地了。王树声拍了一下桌子,说:“我们现在就去找丁岳平算账去。”丁家大院被包围了,丁岳平被从草堆里抓出来了,被打得嗷嗷叫,大伙儿也开心的分粮。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前辈们经过辛苦的斗争得来的。有的人流过鲜血,还有的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努力学习,为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奋斗。

读了红色传奇的心得体会篇6

为回顾历史,值9月3日抗战胜利日来临之际,灵山县人民检察院各支部党员代表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黄英兰的带领下来到三海街道大塘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将《红色传奇》进行到底”系列活动。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日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勇敢抗争侵略者取得全面胜利,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该院干警牢记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英勇无畏的英雄精神,学党史、守初心,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以新姿态谋幸福、谋复兴,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在党旗下,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在大塘支部旧址,党员干部高唱红色歌曲;在荔枝树下,黄英兰以大塘红色革命历史为主题讲授党课……党员干部以丰富多样的活动深入学习红色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为夺取抗战胜利、民族独立不惧牺牲的无畏精神和一往无前之勇气。

红色革命引领胜利,红色文化传承爱国精神,该院党员干部将进一步学习党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积极进取、甘于奉献,深入践行“将《红色传奇》进行到底”,牢记历史、开创未来,大步迈向新胜利。

审 | 叶莉莉

文 | 刘咏琪

摄 | 林礼森

编 | 廖小编

读了红色传奇的心得体会篇7

作者:余玮

2022年,是焦裕禄诞辰100周年。近些年来,笔者很荣幸有机会重访焦裕禄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和他的家人,寻访焦裕禄事迹的知情人与相关重大事件的发生地,走读焦裕禄精神的点点滴滴,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焦裕禄这个红色传奇与红色符号。

剩下多少花多少

1964年2月7日,国家给兰考拨来一批救济棉花。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禄的棉袄很破,决定照顾他3斤棉花,让他换件新棉袄。同志们怕焦裕禄不要,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他家里。焦裕禄知道这件事后,让家属把棉花票退了回去。他对救灾办公室的同志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我们不能要。虽说我的棉衣破点,但还能穿,比起没有棉衣穿的群众强多了。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实际上,焦裕禄的许多衣物都该换了。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被里烂了就翻过来用,衣服、鞋袜补了又补。徐俊雅总想给他换件新的衣服,而他却常常对家属说:“现在兰考遭灾,群众生活很苦。跟群众相比,咱穿的就不错了。比我要饭时披麻包片,住房檐下避雪那会儿强多啦!”有一次,焦裕禄的一件已缝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又破了,焦裕禄又让爱人徐俊雅缝补。徐俊雅一看实在是破得不能再补了,就不愿意补。焦裕禄又求岳母给缝补,焦裕禄的岳母也说太破不能补了。于是,焦裕禄就自己动手缝补,还笑着说:“袜底补丁多了,越厚实,站得越稳。衣服补丁多了,穿着结实。”这时,徐俊雅又心疼地把衣服夺回去认真缝起来……

自从1959年发现焦裕禄有肝病以后,徐俊雅就把这因操劳、苦劳和营养不良所致的病放到了自己的心上。她承包了家中一切粗活、细活,买米买面,劈柴买炭,赶集上店,打醋称盐,“连一条小手绢也没让他洗过”。

焦裕禄去世后,徐俊雅从未向组织申请过任何救济,一个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兰考县的退休干部王怀彦当年在县政府管理财务工作,他回忆起1965年有一次到徐俊雅家送工资的情形。当时,徐俊雅一家老小住在县委大院附近的3间瓦房里。王怀彦见灶台上放着剩饭,窝头已发黏了,就问徐俊雅为啥还舍不得丢掉。徐俊雅说,在水里泡泡,上笼蒸蒸,还能吃。王怀彦问,这一大家子人,钱够用吗?徐俊雅淡淡地说,工资发下来,买了面、买了煤,剩下的就有多少花多少了。王怀彦说,焦书记在世时,一月工资80多块钱,徐俊雅在兰考县统计局工作,每月工资57块钱,家里虽然人口多,但两口子的工资加起来还够用。但焦书记去世后,徐俊雅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就难了。一家人全靠徐俊雅每月50多元的工资和每个月13元的抚恤金艰难度日,生活很拮据。徐俊雅始终记着焦裕禄临终前的遗言:“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

焦家孩子多,吃饭是头等大事,穿衣就顾不得许多了。二女儿焦守云回忆说:遇到孩子们没衣服穿的时候,母亲就流着泪把父亲穿过的旧衣服找出来,然后再用剪刀、针线把衣服改小,母亲边做活边流泪。有时,“针也拿不住,剪刀也拿不住,手发抖,缝也缝不了。有几次竟泪眼模糊得被针刺破了手指”。谈及母亲,焦守云数度哽咽。在她的记忆里,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穿过。

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一个作业本,正、反两面都用完,才会换新的。焦守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母亲为了给一家人改善生活,到街上去买鸡蛋,鸡蛋贩子接过母亲递来的10元钱,说一下子找不开钱,你能不能在这里等一下,我换开钱就回来找给你,母亲信了鸡蛋贩子的话,就在原地等他回来,哪知,等了好久,却不见那小贩的踪影,母亲这时才知道上了当。“回到家来,她伤心地哭了好几次,1元钱,在当时就是一大家人一星期的生活费啊!”

那个时候,焦家最怕过春节、也最怕清明节。“我妈是个非常内向的人,我爸去世后她好多事情不愿意说,整天流泪,默默地做着一切。我爸去世后,我们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鞭炮没有欢笑的春节。那几年,每年的除夕夜,我妈都是流着泪包一整夜的饺子。但包了饺子以后,第二天大家欢天喜地放鞭炮的时候,她就蒙着被子在床上睡一整天不吃不喝。我们心里清楚,我妈是在想念父亲!”焦守云回忆说:“每到清明节,我妈手把着我们的小手给我爸扫墓的时候,她有几次哭得昏倒在我爸的墓前,不得不让人搀着她回家,那情景让每一个人都心痛。后来,我妈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她住在哪里,她都把我爸的遗像搬到哪里,每日总是看了又看,擦了又擦,就这样苦守着我爸。我们家离我爸的墓地很近,只要她在家里,一早一晚她总是到我爸的墓地上走一走。她和父亲有很多的话要说,要倾诉。”

徐俊雅性情温和,不事张扬,从不愿给人添麻烦,包括自己的儿女。后来,6个儿女一个个走出兰考,在外工作,离休后的徐俊雅仍独自留在兰考焦裕禄烈士陵园附近的家中,仍然保留着每天到丈夫墓前走走看看、与人聊天的习惯。由于年轻时清贫度日,操劳过度,晚年的她一直在承受着糖尿病和多种并发症的折磨。她手脚经常麻木,腿脚浮肿、疼痛,从家中到焦裕禄陵园大门,100多米的距离,需要两次歇息才能走到。

焦守凤感觉自己“低人一等”

焦守凤,1945年出生,小名“小梅”。在焦守凤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在不停地忙碌着。“天不亮就走了,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晚上还要在办公室看文件、开会,有时候直接睡在办公室。”焦守凤说,父亲对几个子女要求很严,但也非常疼爱,“每次回家见到我们,都会摸着我们几个的头,问问最近表现怎么样,他从来没有打过和骂过我们。”

“我爸的办公室从来不让我们进去,我们也不想进他的办公室,办公室听说啥也没有,还没有外面好玩。他晚上有时在家办公到深夜,公家的墨水不让我们用,公家的稿纸一张也不让拿。”在焦守凤的记忆中,一家人一起吃饭是难得的幸福时光,父亲会照例问起子女们的学习近况,告诉他们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不能因为自己是县委书记的孩子就高人一等。焦守凤却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原来,母亲(徐俊雅)曾亲手给焦守凤做过一件花色大衣,这件大衣焦守凤一直穿到上初中。那时候,正是小姑娘爱美的年纪,同学笑她:“县委书记的姑娘穿的还不如我们呢,衣服上还有补丁。”她觉得委屈,就央求父亲给她换件新大衣。父亲说:“书记的孩子并不特殊,要说特殊,只能是更加爱学习,爱劳动,而不是爱攀比。学习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

焦守凤初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了。“当时正赶上全国学习邢燕子,父亲就打算也让我下乡,他觉得农村缺少有文化的人。”焦守凤说。

对于让焦守凤下乡的事情,徐俊雅很反对,认为应该把守凤留在身边。“为我的事父母吵了几次,最后折中的做法是让我去了副食品加工厂。”焦守凤说,焦裕禄担心厂里对焦守凤另眼看待,就陪着女儿一起去报到。“他嘱咐厂长不要对我特殊对待,让我去做酱油醋和腌咸菜。在厂里,做酱油醋是最辛苦的,做出来还要挑着往门市部里去送。”焦守凤说,父亲还不准她住在家里,要求她到厂里和别人同吃同住。“当时我很不理解,就不搭理他,回家也不和他说话。”焦守凤记得,父亲让自己去供销社副食品加工厂干临时工:洗萝卜、切萝卜、做咸菜,啥都干。那时候,焦守凤一天要腌上千斤萝卜,还要切几百斤辣椒,双手经常被烧得火辣辣地疼。她几次哭着埋怨父亲对自己太狠心。

接受专访时,焦守凤说:“以前没有走上社会,对社会的情况不了解。我爸就是想让我多了解社会,了解一下生活的艰难。以前的一切就是父母安排,毕业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作为孩子来说,对这些不理解,一些好单位我自己报上了名,也没有借用他的名义报的名,可是他不让上班,说都是机关,不利于了解社会。他这么做,我当时自然不能接受。”

有一年父亲祭日,焦守凤来到那棵著名的焦桐树下缅怀父亲,无意间听到旁边一位老太太说:“焦书记可真是个好人,也不知他家的孩儿们现今都干啥哩,过得好不好?”那一刻,焦守凤泪流满面,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擦亮“焦裕禄精神”这块牌匾

受父亲影响,焦家6个子女为人处世低调,严于律己,从不敢“搞特殊化”,都是共产党员。这么多年来,那个终日忙碌、身影高大的父亲,在焦家后人心里并没有走远。“不准搞特殊”的家风,焦家上下恪守不怠。焦守云坦言,做焦裕禄的子女“真的不容易”,要承受很多压力。

电视剧《焦裕禄》剧组找焦守云当策划,她痛快地应允了;一些商家找她当顾问,她毫不客气地回绝了。“人家凭啥请我去?不就是让老爷子去撑门面吗?”对这些事情,焦守云想得明白,分得清楚:“父亲教育我们不能搞特殊,但做焦裕禄的孩子,又的确很‘特殊’——我们必须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

“就我父亲的形象来说,有人想拿他的名字做商用机场的名字,有人用他作肝药广告,我妈患有糖尿病,仅仅用了一次某膏药,有人也用她作广告。”焦守仁说,父亲的精神是无价的财富,子女们尽管都不富裕,但不会利用父亲的影响力谋一己私利,我们也要维护父亲的形象与声誉。

在焦裕禄成长的过程中,焦裕禄的母亲对于他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父亲去世后,焦裕禄与大哥分家,与母亲相依为命。“奶奶是个坚强而又善良的女人,她的人品在四邻八乡都是有名的。”焦裕禄的侄媳妇赵心艾回忆道。如今,焦裕禄的儿女们越来越感受到父亲的伟大,在平凡中默默传承着父亲的精神。焦守云也认为,父亲的精神,很多来自奶奶。

焦守云与奶奶共同生活了9年。她说:“奶奶就像大山一样宽厚无言,再大的困难面前都不曾低头,坚韧地面对生活,奶奶对父亲影响很大,尽管她没有文化,但她一直教育父亲——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就是说人来世上不能白白走一遭,要有担当才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放光芒。父亲就是这样带着奶奶‘好男儿要有担当’的叮嘱走出大山,南下,到了兰考这片更艰苦的土地。奶奶是1973年去世的,我永远怀念她。奶奶临终前,不止一次对人说——我有一个光荣的儿子禄子,还有一个孝顺的媳妇俊雅,这辈子值!”

言及焦家后人都没沾到焦裕禄的光,焦守云坦陈:“说实话,我们要找领导能找着,但咱家里没这个习惯。这确实有个家教、家风的问题。我妈妈在世的时候,就管我们管得特别严。她说你们要是谁惹了事儿,没人说是我徐俊雅的孩子,都说是焦裕禄的孩子。大家都这么爱护他的形象,不能在我们手上毁了啊。”

焦家后人以父辈为荣

二女儿焦守云接受采访时说:“我大伯比较有文化,我的名字是他取的,来自《劝世贤文》的‘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么一句,意思是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看到风雨过后的彩虹,看到希望和胜利。我的经历比较多,焦家出头露面的事儿我做得比较多,我成了焦家的外交官或发言人了。我认为我这一辈子挺值的。焦家所有的荣誉都集中在我身上。1966年见毛主席,1973年成为‘十大’代表,见了几代领袖,当上了奥运火炬手。我承认我非常幸运。”

1978年,焦守云转业到郑州科技局下属的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退休后在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焦裕禄干部学院等团体或单位任职,并被聘为淄博市博山区焦裕禄纪念馆名誉馆长。焦守云说:“2008年退休后,就参与焦裕禄主题的电视剧、音乐剧、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工作。我现在很好,家人评的,我的幸福指数最高。为传承老父亲的精神做点事儿,每当做成一件事,我就感到非常快乐。”

焦裕禄的三女儿焦守军从小受父亲宠爱,原名玲玲。因为想甩掉“娇气”,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守军”。9岁的一天,兰考县委一位叔叔带她去了郑州的一家医院。父亲病得很重,很瘦,很憔悴,她想,也许父亲休息几天就会回去工作。是父亲提出要见她。父亲看女儿来了,他非常高兴,坚持要坐起来,并且真的使劲坐了起来。焦守军说,不知道为什么那天父亲格外喜欢我,一遍遍嘱咐:“要好好学习!照顾好妈妈!”焦守军怎么也想不到这是他们父女最后一次见面。

17岁那年,高中毕业的焦守军到昆明某部当兵。临走的晚上,母亲拉着她的手再一次叮嘱:“到了部队不准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能接受组织的任何照顾,工作上要在前面,待遇上要在后面。”在连队,她当过炊事员、饲养员、报务员;养猪、喂牛、种水稻、进坑道。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生活多么紧张,焦守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好评。1987年,到原成都军区档案馆当了一名普通的档案助理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受到各级嘉奖。

焦跃进在家中排行老五,是焦家后人后来“官”做得最大的一个。当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5岁多的孩子,对于父亲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在焦跃进记忆中,父亲高大而严厉,常常不在家。对父亲的印象,大都来自母亲和周边人的描述。

母亲徐俊雅少言寡语,跟焦跃进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能搞特殊,不要忘了你是焦裕禄的儿子。那一年,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焦跃进知道,只要母亲向组织提出申请,他完全可以留在县城。母亲拒绝了他的要求,声色俱厉地说:别人能下基层,为什么你不能去?“记住,干好了,你是焦裕禄的儿子,干不好,你也是焦裕禄的儿子。”

在母亲的坚持下,焦跃进来到农村,担任生产队长。也就是在那里,农民讲述的关于爸爸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他,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父亲与兰考人民深厚的感情。当时队里有个小砖窑,焦跃进干的是最重最累的活儿——手工脱坯。“脱坯打墙,活见阎王。”焦跃进一天搬2000多块砖坯,晚上经常浑身疼得睡不着。

焦跃进也是像父亲一样一步步干出来的,当过知青,当过教师,出任过共青团兰考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司法局宣教股股长、堌阳乡乡长、东坝头乡党委书记,后来任过兰考县副县长、开封市计委副主任,1999年1月任杞县县长,2002年9月任杞县县委书记。后来,焦跃进成为开封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开封汴西新区党工委书记,2014年2月任开封市政协主席。职位高了,地位变了,但他对自己的要求一刻也没变,踩着父亲的足迹成长。有人劝焦跃进,现在时代变了,经济条件也好了,应该把生活安排舒适些。他说:“父亲在世时,曾因为我们兄弟几个看了一场‘白戏’,把我们狠狠训了一顿。现在虽说是市场经济了,但党员干部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变。”

焦跃进从政期间,曾在乡里、县里、市里的很多部门“当家”,却从未给任何一位亲属安排过工作。在一次会议上,他说:“当年父亲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是焦裕禄的血脉传人,一定接好父亲的接力棒!”即便现在走下了领导岗位,焦跃进仍常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对我既是一种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对我是一种鞭策,我绝不能给他老人家脸上抹黑。”

焦保钢是焦裕禄最小的儿子,18岁参加工作到兰考县公安局刑警队。由于办案骁勇且干练,不法分子闻焦保钢名而胆寒。他多次立功受奖。圈内人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自豪地说:“保钢是公安战线上的一块好钢。”焦保钢在河南省公安厅督察处和经济侦查处工作过,2013年因脑出血不幸去世。据焦守云讲,小弟长相酷似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不到4岁,后来有位导演想让他演父亲,因母亲不同意只好作罢。(余玮)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红色的演讲稿5篇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5篇

红色故事演讲稿7篇

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8篇

读了观潮心得体会总结推荐6篇

读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8篇

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5篇

观红色家书心得体会8篇

红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文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893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