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遵守差异性准则,教案在拟订的时候,我们务必要注意讲授内容要点,以下是28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光与影大班科学教案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光与影大班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和关心周围生活中的小科技产品,培养幼儿勇于发明创造的精神。
2、了解纸吸水后易变形的特点,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的纸杯为什么能盛水的原理,并能用蜡和纸来制作能盛水的杯子。
3、在操作活动中,能善于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纸折的杯子(图画纸和白卡纸两种)、一次性纸杯若干、水、水盆、舀水器皿适量,毛笔、蜡烛若干,白色纸条(上有苹果图案)、正方形白纸若干、杯套若干、音乐磁带、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纸杯王国”里去玩一玩,好不好?
(二)基本部分
1、看!纸杯王国到了。瞧!这里有我们平时盛水用的一次性纸杯,也有老师用各种纸折出的杯子,他们都是纸做的。
2、(教师边讲示范)一会儿,请小朋友把水分别倒入一次性纸杯和用纸折的杯子里,注意不要撒在杯子的外面,然后观察一下,这两个杯子分别有什么变化?
3、幼儿用纸折的杯子和一次性纸杯分别盛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我们发现纸折的杯子变湿、变软、还漏水,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3)教师小结:不管是厚纸还是薄纸遇到水后都会吸水,这样纸就会变软、慢慢的渗水、变形,用纸折出的杯子也就漏水了。
(4)一次性纸杯也是纸做的,而我们发现它却不漏水,这是为什么呢?它的身体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一次性纸杯来仔细研究一下。
?幼儿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可启发幼儿采用多种方法,如:刮一刮、撕一撕等。
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这层白白的、粘粘的东西是什么?
(3)教师小结:这里面含有一种石蜡,它无色无味无污染,对我们的身体没有害处。
(4)纸杯上为什么要涂上这层蜡呢?
小实验:幼儿每人一张白纸(上有苹果的轮廓),请幼儿用蜡烛或蜡笔将苹果涂色,再用毛笔蘸水分别滴在苹果上和苹果的外面。请幼儿分别观察,小水珠在哪里?
提问:(1)为什么苹果上还有小水珠而苹果外面的纸却湿了呢?
(2)这说明蜡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蜡不吸水,蜡涂在纸上就象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纸在蜡的保护下遇不到水,也就不会变形漏水了。
[page_break]
(4)现在,谁能告诉我纸杯不漏水的秘密是什么?
5、激发幼儿制作纸杯的兴趣。
既然我们知道了纸杯不漏水的秘密,现在就让我们也用蜡和纸来做一个能盛水的纸杯,好不好?
6、幼儿制作纸杯,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制作出各种形状、各种图案的纸杯。
7、请幼儿尝试用作好的纸杯盛水,鼓励成功的幼儿,激发其他幼儿参与创造的积极性,如果失败了,鼓励幼儿寻找其中的原因,进行再次制作。
8、请幼儿将制作好的纸杯放到“纸杯王国”里来,组织幼儿互相参观。表扬他们的探索精神,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结束
请幼儿将自己作好的能盛水的纸杯送给客人老师,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光与影大班科学教案篇2
本次活动,旨在将幼儿生活中的有趣现象与幼儿年龄特点结合起来,为幼儿创造条件,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发现影子的各种有趣现象,感受影子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光和影子的位置关系。
2.能够将幼儿生活中的有趣现象与幼儿年龄特点结合起来。
3.在探索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发现的乐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光和影子的位置关系。
难点: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小组合作找到影子消失的办法。
活动准备
幼儿:踩影子的前经验。
教师:城堡模型,大的记录表,手电筒,幕布,纸,笔,积木,毛绒玩具,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用影子讲述“影子王国”的故事,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影子的形成
1.请幼儿猜想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小结:想要变出影子,要有光,有被光照射的物体,还要有接住影子的地方。
(二)影子的变化
1.师:影子王国要开一个城堡影子派对,想请小朋友帮忙变出城堡不同的影子。
2.操作规则:两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将物体放在纸中心的圆点上画出不同的影子,发现光与影子的秘密。
3.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位置及长短变化。
4.小结并在记录表上做记录:
(1)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
(2)手电照物体的方向、位置改变了,影子的方向、位置也会发生改变。
(三)影子的消失
1.师:正当影子们狂欢的时候,巫婆悄悄的从下水道潜入了影子王国,他要把所有的城堡影子都抓起来,影子们害怕极了,她们想把城堡影子都藏起来,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2.操作规则:两人一组,要在有光源的情况下,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探索影子消失的办法。
3.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1)可以使小积木藏在其他物品的后面。
(2)多束光照物体时,影子会越来越淡,最后可能会消失。
4.你们把城堡影子都藏起来了,巫婆一个影子都没找到,失望的离开了。
三、结束部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子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比如影子戏,手影游戏,皮影戏等。但是影子也会带来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我们写字时影子会投影到本子上,影响我们写字;医生在做手术时,影子会让医生看不清楚病人的患病处,所以人们利用小朋友刚才发现的,用多个手电照物体让影子消失的方法造出了无影灯。
四、延伸部分
将材料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发现更多影子的秘密。
活动反思
幼儿在区域活动和生活中已经对影子有了前经验,明白影子的形成原因,我在第一环节中,帮助幼儿梳理了影子的形成的三要素,所以我的活动重点落在了感知光和影子的位置关系,活动难点是让幼儿小组合作探索影子藏起来的办法。
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影子与幼儿互动的方式,直接引出了影子的主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再观其影”,幼儿迅速带入影子王国的故事情境中,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第一次探索光与影子的关系环节中,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交流刚才实验中发现的秘密,让他们畅所欲言,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同时引发了对影子位置、大小、变化的兴趣,从中引发第二次探索的兴趣。在第二次探究影子消失的环节中,我选择了开放式的投放材料,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完成实验,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度很高,积极探索出了光和影子的位置关系和长短关系,幼儿都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培养了自信心。
光与影大班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尝试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魔术的几种变法,培养对事物细小变化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学习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猜想和操作结果,萌发对魔术奥秘的探究兴趣。
3.感受魔术的神奇与趣味,体验成功的快乐。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硬币一个、杯子一只、三种不同颜色的皮筋、展板、操作卡等。
2.幼儿有观看魔术表演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以"魔术"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场。
2.纸杯魔术展示。
二、神奇的皮筋魔术,尝试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魔术的几种变法。
1.学习单根皮筋魔术。
(1)引出疑问。
如果我把一根皮筋套在两根手指上,握住拳头,等我再打开时会怎样?(幼儿随意猜测,教师记录)
(2)揭晓秘密,引发幼儿思考。
(3)幼儿学习单根皮筋的魔术。
(4)小结:其实魔术里面藏了许多的秘密,魔术师动作比较快,许多魔术里还需要一定科学原理,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了魔术的神奇。
2.探索双根皮筋魔术,掌握双根皮筋的三种变法。
(1)出示双根皮筋,同样握拳引出疑问。
(2)幼儿探索操作,并记录自己的想法或结果。
(3)通过幼儿的探索学习双根皮筋的前两种变法。
(4)幼儿再次探索,重点学习较难的一种变法。
(5)交流探索结果并小结。
三、结束活动,进一步萌发幼儿对魔术奥秘的探究兴趣。
1.小结:原来,魔术也是一种艺术,只不过有些魔术里还藏了一些科学道理,在加上魔术师精彩的表演,就呈现出神秘的效果了。
2.鼓励幼儿将学会的魔术表演给更多人欣赏。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出示一些魔术道具及魔术操作卡,供幼儿探索学习,萌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亲子活动:请家长带孩子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简单的魔术表演。
光与影大班科学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儿童是天生的大自然和科学的爱好者,自然界中的无穷奥秘、生活中的奇妙现象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是孩子议论的永恒主题。《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师要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吹泡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好玩、最难忘的游戏之一。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操作活动,引导幼儿探究吹泡泡工具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洞洞和缝隙的工具能吹出泡泡。
2.尝试改变物体,自制吹泡泡的工具。
3.体验吹泡泡的乐趣,萌发探究欲望。
活动重点:
探索发现有洞洞和缝隙的工具能吹出圆圆的泡泡。
活动难点:
尝试改变物体,自制吹泡泡的工具。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钥匙、雪花片、牙刷、梳子、毛根、树叶、泡泡液、盆、毛巾等。
2.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基本部分:
激趣导入:
出示泡泡液,教师吹泡泡,幼儿观察,感受吹泡泡的乐趣。
师:泡泡是怎么出来的?
二、基本部分
(一)探索发现能吹出泡泡的材料的特点。
1.猜想
出示钥匙、雪花片、牙刷、梳子、毛根、树叶,幼儿认识并大胆猜测哪些工具能吹出泡泡,教师与幼儿共同记录猜测结果。
2.验证
(1)提出操作要求:
五人一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到泡泡液,不要对着同伴的脸吹泡泡。
(2)幼儿操作尝试,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
3.小结
(1)观察对比记录表,讲述操作结果(对有异议的工具请幼儿现场试验。)
(2)交流:为什么有的材料可以吹出泡泡,有的材料吹不出泡泡呢?(幼儿交流原因,教师引导发现钥匙、雪花片上都有洞洞,所以能吹出泡泡;而牙刷、梳子上虽然没有洞洞,但有缝隙,所以也能吹出泡泡。)
(3)教师小结:只要有洞洞和缝隙的物体都能吹出泡泡。
(二)尝试改变物体,动手制作泡泡器。
1.激发幼儿制作泡泡器的欲望。
2.交流方法(引导幼儿将学会的经验加以运用,把这些不能吹出泡泡的东西变成能吹出泡泡的吹泡器。)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观察,给予有困难的孩子帮助。
4.交流分享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小结:今天我们使用各种工具吹泡泡,知道了生活中许多有洞洞、有缝隙的东西都能吹出泡泡;还知道了有些材料本来不能吹出泡泡,但经过小朋友动脑筋,也能变成好玩的吹泡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都能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小朋友们回家后继续找一找,试一试吧!
光与影大班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游戏、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2、游戏材料准备:容器、盐、糖、水车若干、酒精灯。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形式猜水
2、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和玩具,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发生的变化,不浪费水。
4、分5个小组游戏,幼儿自选一组参加。
1)水的三态组:你们把冰加热后发现什么了?
2)溶解组:把盐、糖放进水里搅拌后,它怎么不见了?
3)沉浮组:把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现象?
4)流动组: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
5)冲力组:为什么把水浇在水车上,它就会转?
5、
1)唉,小朋友,到这组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观察冰溶化的现象,并请一个小朋友讲述他们的.发现: 加热 加热
冰------水------水蒸汽
提问:a、把水蒸汽变成冰应该怎么办?
b、夏天时,下了一场大雨,地上都湿了,为什么太阳出来,地上的水就干了?(启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组小朋友讲解:把盐、糖、沙子放在水里,搅拌后,盐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没有溶解,说明水能溶解某些东西,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3)沉浮组小朋友讲解:各种东西放在水里后,有的东西沉下去了,有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说明水有浮力。
4)流动组的小朋友讲解:用小篮子舀不起水,说明水是流动的。
5)水的冲力组:水倒在水车上,水车转了,说明水有冲力,有力量。
通过以上幼儿亲手实验、观察、讲述培养了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观察的能力及分析,讲述能力等。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光与影大班科学教案篇6
目标:
获取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培养探索影子现象的兴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手电筒立体小玩具和白色背景板每小组一份。
(2)教师演示材料:纸做的蝴蝶一只,并在蝴蝶翅膀上开几个洞。
(3)图片三幅:太阳。树。影子的贴绒教具。
过程:
(1)通过实验,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鼓励幼儿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表述影子。
a、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进行第一次操作,探索怎样让玩具出现影子。介绍材料:手电筒和立体小玩具。幼儿尝试让玩具出现影子。讨论:你们是怎样让玩具出现影子的?为什么这样做会出现影子?
b、幼儿带着问题再次操作探索,讨论为什么光照在玩具上会出现影子。教师演示:将蝴蝶分别放在光源中和光源外,观察是否会有影子出现。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
(2)了解影子的变化。(说一种,演示证实一种)小结:改变玩具的位置,影子会发生变化,改变了光源的位置,影子也会发生变化。
(3)游戏:摆放光源的位置,巩固光和影子之间变化的关系。出示三幅图,请幼儿根据树和影子的方位,正确摆放光源的位置。
教学反思:
由孩子在户外活动不经意的一个游戏,给了我构思,捉住了他们喜欢玩的这个特点,同时这个活动比较贴切生活,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进一步探索,在设计中我由浅及深,层层递进扩展和深化了幼儿关于影子的概念,还通过玩手影这一活动环节,强化了活动的趣味性。
光与影大班科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开展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能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
2.绿色食品的标志一个,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的卡片三张。
3.幼儿收集的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标志,导入活动
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猜想像什么。
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标志上的图案,从而了解标志的真正含义。
2.教师向幼儿讲解标志上图案表示什么以及它所蕴涵的意义: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培蕾组成,寓意为植被在阳光的照耀下长得枝繁叶茂,从而形成一片绿色的环境。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
3.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
找一找,把绿色食品放在有绿色食品卡片的一边,把非绿色食品放在非绿色食品卡片的一边。
4.为什么这些食品不是绿色食品?可能是什么原因?
以同样品牌的牛奶作对比。
小结:同样的牛奶一个有绿色食品标志说明它是纯天然的食品,而另一个则是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往牛奶里添加了香料、防腐剂、色素等东西,所以不能称绿色食品。
本环节让幼儿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进行亲身体验,尝试把所带的食品按照标志分成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两大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
(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
看一看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
(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
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农田里用被污染的水浇灌,旁边还有黑烟。
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
(3)山清水秀风景地。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
2.师生共同总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
本环节让幼儿了解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这也是活动的难点。我通过直观的教具,运用明显的对比,启发幼儿想象、了解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
(三)创造绿色环境从我做起
1.讨论: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环境被污染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重点突出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的危害)
2.争做绿色小卫士。
幼儿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说。
本环节的重要提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绿色的环境?”引起幼儿的共鸣。在幼儿相互交流中产生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活动使幼儿真正了解绿色食品来之不易,并且学会看绿色食品的标志,也激发了幼儿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意识。
光与影大班科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小汽车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行驶的情况,知道过大的斜坡,会使汽车翻掉。
2、通过实验记录养成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三人一组、板、积木三块。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 与幼儿讨论小汽车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跑的有快又远。
(2) 介绍记录方法。
2、幼儿进行操作。
3、讨论操作结果。
教师:大家看了活动,很有收获,也有一些想法想和您交流。我们边回顾边交流好吗?
杨:先说说设计这次活动的起因。现在的孩子不论男孩女孩都有小汽车,都玩过小汽车。从他们拥有的汽车档次来说有遥控的、装电池的赛车、最差的也是回力车。车有很多玩法却很简单。在玩得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多少知识经验。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起幼儿开动脑筋去玩,同时获得有关汽车、摩擦力、惯性等方面的经验。养成记录总结的习惯。
活动回顾:师生进行讨论
教师和小朋友进行讨论怎样使我们的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
生1:用力推小汽车就跑的又快又远;
生2:在斜坡上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
教师:孩子讨论的气氛特别热烈,情绪高昂,师生互动起来。
杨:因为,我觉得这个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有话可说。在和幼儿课前非正式活动的讨论中,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这一活动内容的已有认识。现在,所研究讨论的问题正是幼儿自己提出的,也是幼儿很想了解的。
教师:这正是体现了您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幼儿感性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活动回顾:介绍记录方法,尝试记录
请小朋友把汽车跑得情况记录下来。
师:没有到红线的在红线上打 √ ,没有到绿线的在绿线上打 √ ,超过绿线的在红旗上打 √ 。这个 × 表示什么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这次翻车了,就要在 × 上打 √ 表示翻车。介绍积木的排列方法与记录结合起来。 红线 绿线 红线 绿线
>>教师:说实在的大班小朋友第一次尝试记录,大部分就能记录,很不简单。
杨: 介绍表格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我在介绍的次序上做了简单的调整,从第二格红线开始讲起,逐步分析符号的意义,在和幼儿一同分析了前2格符号的意义后,让幼儿猜猜x符号的意义,增加了游戏的氛围也调动了情绪。特别是最后介绍圆圈的意义,运用排除的方法,带幼儿一次一次分析,帮助幼儿寻找最适合最正确的意义。这样幼儿的印象比较深,比较清晰。在第一次表格(较难)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更符合幼儿的水平。因此,效果较好。
教师:一定要向您学习,学习您以孩子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因为第一次活动时,您发现了图表有问题,马上就进行了第二次修改。虽然部分孩子掌握的不尽如人意,导致我们老师对记录方法产生不同的意见。从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只要从实际出发,挖掘孩子的潜力,就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再创造。
教师:您现在觉得使用这张图表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杨:还有不足,横线标记,想改成竖线标记
活动回顾:幼儿进行操作
幼儿实际进行操作,教师在每组分别指导孩子,并且随时提醒幼儿记录,有问题时互相交流,使每个孩子都充分的活动。
教师:孩子们玩尽兴了吗?愿意跟您回来进行讨论吗?
杨:我觉得幼儿玩得很尽兴。因为,我给了他们充分的实验时间,大约有20 分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打断过幼儿的活动 。我给了他们活动时的自由空间包括活动空间和心理空间。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意外(没有考虑的)情况,我都没有给予否定或不理睬。始终是充满鼓励地说:“你可以试试”“再去拿一张记录表”“给你换一辆小汽车。”我始终认为教师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引导、激发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是科学实验活动的最高目标。即便这个问题是教师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也不知道答案的。
教师: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您并未生硬干预,而是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幼儿学习的行列中去,成为幼儿忠实的有能力的伙伴,与孩子一起探索、假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互相学习。我想我们老师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活动回顾:集体交流
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记录图表,让幼儿指着自己的记录图表,说说在几块积木上跑的最快最远。
生1:我是在搭第三块积木时,车跑得最快。
生2:我是在搭两块积木时,车跑得最快。(这种回答最多)
师:如果你们是小司机,喜欢在很高的斜坡
上开车吗?
生:喜欢。
师:翻车也不怕吗?
生:(情绪高涨)不怕。
师: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都很勇敢,可是从很高的斜坡上掉下来会摔死的,车也会摔坏的。如果你出车祸,爸爸妈妈回伤心的,希望你们珍惜生命,不要在很高的斜坡上开车。
教师:这一段交流促使孩子回顾、比较、梳理深化了记录活动,激发了孩子参与本次活动的热情。
杨:在幼儿充分操作、记录的基础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结果进行小结。是希望幼儿把实验中的感性认识上升成理性的认识。用科学的.方法推翻课前的假设——坡子越高车子跑得越快。并能把实验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自己今后的生活动中。
教师:您是否设计了后面的环节“在很高的斜坡上开车……”
杨:幼儿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但尊重孩子的想法是我的宗旨,尊重不等于赞同。因此,我首先肯定了幼儿的勇敢精神。再引导幼儿珍惜爱惜生命,进行安全教育。这也是符合新纲要中的整合教育精神。把健康教育自然地结合进科学活动。
教师:您在评价时,没有因为孩子们未按自己的思路回答问题而打断或不予理睬幼儿的讲述,而是引导幼儿珍惜爱惜生命,把安全教育融入到科学教育活动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杨:虽然有这个意识,也进行了尝试,但毕竟这是公开课中的意外情况,还是担心话题跑得太远,求稳的心态还是有的。
教师:其实您还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出车祸了,爸爸妈妈会怎样?老师同学会怎样?这又是一个生成活动的好题材。
活动回顾:教师的体态语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调平稳,手势不多,随着内容进行有张有弛。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教师的手势作邀请状,而且不停地用手抚摩孩子让他们平静下来。
教师:您的手势运用的特别好,使孩子能感受到爱、尊重。这充分体现您尊重幼儿、平等的对待幼儿的态度。
杨:课堂气氛很热烈,幼儿经过充分的实验,都有很多信息想和老师、小朋友交流分享。这时请幼儿回答问题,点名已不能控制局面,因此,用幅度较大的手势,被请到的幼儿知道这请我。不知你们注意了没有,在我身边特兴奋的几个,我不听地摸他们的头提示他听听别人的意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