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内容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深入理解,可以判断其教学知识和专业素养,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教学媒体,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外婆的脸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外婆的脸教案篇1
一、运动目的
1、能平静地听乐曲,感觉音乐的抒怀旋律。
2、愿意用行动、歌曲、心情,表达对外婆的喜好之情。
3、在说说、唱唱、跳跳、玩玩中,拓展幼儿的说话智能、肢体活动智能、人际来往智能。
二、运动预备
预备外婆头饰一个,音乐cd、cd机。
三、运动历程
(一)问答游戏,引出话题:先生问,幼儿答。《构造情势机动性》
(二)发言:
1、你们都有外婆吗?外婆住在什么处所?
2、你去看外婆吗?你是坐什么车到外婆家的?
3、有一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去外婆家的?《运动历程题目景象性》
(三)观赏歌曲:
1、cd机里的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2、你们乘过船吗?搭船的时间船是怎么摇晃的?(请幼儿做做摇船的摸样)
3、宝宝摇着船,到了什么处所呢?我们来细致听一听!
4(观赏音乐后提问)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有什么好措施搭一座桥?
5、听音乐摇船、搭桥去外婆家。(幼儿凭据音乐的转变来做差别的行动)
幼儿园教育随笔(个体本领强的:先生也想跟你一路去看外婆,这只船太小,能不克不及造得大一点,让先生也能乘)《进修请求针对性》《以上几个环节表现了递进性》做让幼儿动头脑做船、搭桥表现《讲授要领的摸索性》有外婆《表现情况》(听音乐幼儿在听觉感觉)(幼儿做行动有了行动感觉)
(四)学歌曲、明法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法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好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听听唱唱做音乐游戏。(再次引发幼儿爱外婆的情绪,强化游戏法则。)
四、运动竣事
1、老师总结幼儿本日的表示,表彰和勉励幼儿在运动中表示努力的幼儿。让幼儿在做游戏的同时,感觉到音乐运动的快活。同时,老师要照料到那些在运动中比力平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运动竣事的时间得到快活,以造就他们对音乐的爱好。
2、赐与小朋友肯定的嘉奖,和小朋友一路吃点心。
这是篇好文章,讲的是关于外婆、音乐、幼儿、活动、游戏、什么、感受、歌曲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外婆的脸教案篇2
【活动设计】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是一首上海的童谣,歌词亲切,质朴,旋律优美、宁静、抒情,整首歌如同一股涓涓细流,又如同一支含苞待放的花蕾,散发着童谣的魅力与芬芳。让我们在轻轻吟唱中也不知不觉回到了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
选择这个内容来开展活动是因为他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妈妈哄宝宝睡觉许多孩子都有类似的经验,只是每个妈妈哄宝宝睡觉的方式各异而已。在这个活动中,我尝试以音乐、歌曲欣赏、情景律动为载体,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乐意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在摇摆布娃娃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学习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感受左右、高低的不同空间方位。
3、愿意与人一起合作游戏,享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布娃娃,摇篮人手1个。
2、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谁呀?(小宝宝)宝宝要睡觉了,我们把宝宝放在摇篮里摇宝宝睡觉吧。
师:摇宝宝睡觉的时候,妈妈还唱起了好听的摇篮曲呢。一起来听一听妈妈唱了什么?
二、学习歌曲。
1、教师示范。
师:妈妈唱了什么呀?我们再来听一听,怎么唱的啊?
看课件,了解歌词。
2、幼儿学唱。
师:妈妈唱歌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摇篮曲的啊?轻轻的,柔柔的,我们也来跟着一起唱一唱吧!
师:你们唱的真好听,但宝宝要睡觉了,我们唱的时候要轻轻的,柔柔的,别把宝宝吵醒了,我们再来一次吧。
3、幼儿边做动作边唱。
师:妈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还做了什么动作呀?
师:那我们也用小手来做摇篮吧,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摇篮又大又舒服。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一摇吧。前奏的时候点点头,摇篮不动哦。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有跟着节奏摇哦,看,老师请来了圆舞板朋友来帮忙,听一听,圆舞板发出了什么声音?哒哒哒圆舞板朋友提出了一个要求,圆舞板响一下,我们要换个方向摇一下,响一下,换个方向摇一下,123123。那我们跟着音乐来试试看吧。
师:我发现这个小朋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呢,真不错!我们请他带着我们再来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师:我还发现这个小朋友也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呢,真不错!我们也请他带着我们再来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师:现在有很多动物宝宝想睡觉了,你们愿意摇他们睡觉吗?请你把大摇篮里的宝宝轻轻的抱出来,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师:这次圆舞板朋友不来帮忙了,看看哪个小朋友也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的。
师: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宝宝轻轻的放在大摇篮里吧,要记得给他盖好被子哦,小心宝宝着凉了。
三、游戏活动。
1、教师示范游戏。
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人摇宝宝睡觉的,那两个人能不能摇宝宝睡觉呢?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师:客人老师好,请你和我一起摇宝宝睡觉好吗?
师:紧紧的抓住摇篮的四个角,一个小朋友抓住两个角,要紧紧的抓牢哦,不然宝宝会怎么样啊?
师:那要怎么样摇呀?快快的摇?还是慢慢的摇?
师:哦,慢慢的.,轻轻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摇,快了宝宝会不舒服的。
师:刚才老师邀请客人老师摇摇篮的时候说了什么话啊?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老师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把小手举起来的啊?一只馒头的时候举高,一块糕的时候放下,我们也来试试看吧。
2、与客人老师一起游戏。
师:小朋友向后看,这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请你用刚才学的好听的话去邀请一位客人老师吧。邀请到了后,请她站到中间来,拿出你们的摇篮和客人老师一起摇宝宝睡觉。
师:准备好了吗?后面的客人老师请你也来帮我们唱摇篮曲,哄宝宝睡觉吧。宝宝马上就要睡着了,让我们再来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摇宝宝睡觉吧。
师:谢谢客人老师。宝宝睡着了,让我们轻轻的端着摇篮把他们送到午睡室去吧,让他安安静静的睡个好觉吧。
【活动延伸】
家园活动: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摇啊摇》。
外婆的脸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从美入手,以读解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生字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 质疑、引导、点拨。学法 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小屋,育情导学。
同学们,这儿有几幅画,想让同学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景色。
1、讨论:你喜欢小屋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2、这是外婆家的小屋,美丽而温馨。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外婆家的小屋》
听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播放配乐朗读的课文录音。
听了朗读,你们觉得外婆家的小屋神奇吗?
4、你们最喜欢哪几个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品读第2自然段。
自由读,能不能带着喜欢的感情多读
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2自然段。
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会感悟。
指名交流,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来到春天的小院落里,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品读第3自然段。
引导学生朗读,夏天来了,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
指名朗读后,回答课后问题。
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一处景物,像书上所说的那样有趣吗?
三 、学写生字和词语,教师当堂点评。
四、板书设计
6 外婆家的小屋
婆 座 院 似 蜜 切
( ) ( ) ( ) ( ) ( ) ( )
舒 席 断 烤 雪 啊
( ) ( ) ( ) ( ) ( )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从美入手,以读解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课文意思。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 质疑、引导、点拨。学法 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外婆家的'小屋在春天变成了花园;夏天,翠竹园是我们的天堂。下面请同学读读第4、5自然段,看看秋天和冬天的小屋还有什么?
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丰富想象。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默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
2、学生分季节读句子,师生评议。
3、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评出小背诵家。
四、总结拓展。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联系家乡的一处景物,仿照书上说的写一段话。
五、板书设计
7 外婆家的小屋
春天 屋前 大丽花 美
夏天 屋后 大竹园 舒服
小屋 思乡情
秋天 墙外 瓜棚豆架 静
冬天 屋里 烤山芋 温暖
外婆的脸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
2、了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知江南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动一动
学生随着《水乡外婆桥》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2、看一看
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学生边听歌曲《太湖美》边看画面。
3、猜一猜
师:片中的画面你熟悉吗?
4、议一议
师: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风光特点吗?
师:诗人就曾这样赞美江南美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二、感受体验 ,自主学习
1、学生跟着录音边哼歌曲旋律,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
师:江南好,江南美,江南水乡歌儿多。
播放歌曲录音作为范唱。
师:能说说此时水乡孩子的心情吗?
指导学生从歌词中找出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句子,并有表情地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景。
师:让我们一起泛舟湖面,感受捕鱼网虾的快乐。
2、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
(2)学生设计一个动作加在休止符处,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羞答答的形象。让学生在反复听赏、感受中,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歌曲。
(3)歌曲处理。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
三、歌表演。
结合歌曲,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四、课堂小结
水乡是美的,生长在水乡的儿童是幸福的。我们自己的家乡同样很美,相信大家一定会为自己家乡感到自豪!在《水乡外婆桥》的歌声中,学生愉快地走出教室。
外婆的脸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辨认迷宫图的走向。
2、能用圆舞板有节奏地为儿歌打节奏。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自制磁铁船偶、迷宫图
2、圆舞板每人一个
3、糖、水果、饼干、蛋糕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们经常到外婆家去吗?你是怎么去的?
二、走迷宫图,学习为儿歌打节奏
1、出示迷宫图,提问:你们看,这就是小朋友的外婆家,中间蓝颜色是一条河,他应该怎样乘船,才能到外婆家呢?谁来帮助他开船过河呢?请幼儿移动船偶,教师念儿歌
2、请一位幼儿操作船偶,以另一条路到外婆家
3、师幼共同边念儿歌边开船到外婆家
4、继续学习儿歌: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和糕。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拍手。
5、一幼儿操作船偶,其他幼儿用乐器给儿歌打节奏。
6、游戏:摇啊摇边念儿歌边打节奏三、结束师幼一起摇船回家。
活动反思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设计活动的目的主要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
外婆的脸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2、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3、幼儿学会关爱长辈.
4、学习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5、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6、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手机一台;2、固定电话一台;3、电子资源图片《我和我的外婆》。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拿出一台手机,问幼儿这是什么?
2、再拿出一台固定电话,问幼儿家里有这样的电话吗?你们平时用它和谁联系?
3、观看图片:出示小女孩和外婆打电话的图片,问幼儿她们在做什么?她们的关系是什么?
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2、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倾听.
三、和幼儿讨论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1、故事中有哪些人?〔我、外婆〕强调故事名字,幼儿说一次.
2、外婆爱不爱小女孩〔打电话、围巾〕,小女孩爱不爱外婆?你是怎么知道的?〔去看外婆,送了一幅画〕幼儿观察小女孩的画颜色像什么?
3、教师解说故事中马路上长长的线是什么?长长的毛线用来做什么?外婆脸上的阳光线是什么?让幼儿感受外婆的温暖。
4、你的外婆爱你吗?如果给外婆打电话我们要给外婆说什么?教师引导:你好!谢谢!再见!
四、角色表演
1、教师扮演外婆,请小朋友和老师表演并用礼貌用语。
2、游戏:和同伴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
五、结束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