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好文网 >汇报材料

统计站调研报告6篇

调研报告是调研事件的文字证明,是落实一项程序的书面说明,调研报告是及时记录自己在调研活动中的收获的,所以一定要结合实际的调研活动写,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统计站调研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统计站调研报告6篇

统计站调研报告篇1

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部门统计是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统计法》赋予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职责。为了把握部门统计的真实情况,进一步理顺部门统计与政府统计的关系,规划部门统计,加强部门统计管理,从源头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20xx年6月13日,统计局领导带领我县统计局业务统计员对我县部门统计进行了调研。通过严格检查和认真指导,发现部门统计存在一些问题,部门统计基础薄弱,认识不到位。因此,加强部门统计管理,确保部门统计工作稳定健康发展,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提供统计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

一、存在的问题

1、有些部门,统计中没有指定专职分管领导。

2、有些部门的专职和兼职统计人员不明确,有些部门没有设立统计机构。

3、统计账目并不完善。

4、统计服务不到位,统计数据不及时。

二、加强部门统计的讨论

1、作为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作用,对完善整个统计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需要,加强部门统计管理,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部门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3、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推进依法统计管理的需要,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统计法赋予统计部门的职责之一。统计部门既不能乱来,也不能无所作为。

4、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的需要,加强统计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重复调查,保证统计任务不重复执行,促进信息共享,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休息优势和合作精神,减轻基层单位的负担。

5、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解决实际统计问题的需要,部门统计在运行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如口径不同、数量多、数据共享程度低等,阻碍了部门统计职能的正常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重要途径之一。

三、加强部门统计管理的预期目标

按照“政府统计一盘棋”的思路,加强部门统计管理,需要建立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整体性、协作性、互补性、共享性”的合作关系,形成以合理分工、规范管理、休息共享为目标的政府统计体系。所谓整体性,就是综合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都是以服务政府管理为目的,要做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体系。所谓合作,是指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必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相互配合;所谓互补,就是明确责任,科学分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避免或减少重复和交叉;共享是指各部门建立正常的数据交换渠道,提高数据交换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

四、如何做好部门统计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统计服务的思想观念,坚决按照科学发展统计服务的要求行事,正确履行部门统计职责。

2、部门统计制度要规范化。部门统计应明确职责,建立制度和任务,确保统计数据的标准化、及时性和准确性。各部门要如实、准确、及时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缓报、伪造。

3、基础工作要扎扎实实进行,保证完善。各部门必须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机构,确定分管领导,配备专(兼)职统计员。统计人员必须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的统计专业知识,并持有统计资格证书。各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档案。

统计站调研报告篇2

房地产业作为民生的重要问题,目前备受关注,有关房地产业的信息也日渐成为各级政府、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普遍,加强房地产业的统计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20xx年,国家统计局创立了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把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中单独列出来,这表示出国家对房地产业的重视。笔者作为一名房地产统计工作人员,深感责任重大,同时,随着房地产业企业的增多,统计的难度也在加大。为搞好这方面的工作,特针对房地产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简单探讨。

一、房地产开发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制度缺乏完整性

(1)房地产业统计的范围单一。房地产业是从事土地和房屋的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它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目前房地产业统计的范围仅限房地产开发企业,而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活动在制度上还是个空白。

(2)统计指标设计重投资轻经营。在日常房地产统计工作中,计划总投资、本年完成投资,商品房建设投资、土地开发投资等投资指标涉及较多,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指标如收入、利润、税收等经营指标涉及的较少。另外目前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已经形成,而房地产业的统计制度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和经济结构日趋复杂、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实际不符合。

(二)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房地产开发统计采用的是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多,全面定期统计报表的操作性难度加大。具体表现在:

(1)房地产开发统计基层表收集难。一是人难找。目前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固定的统计人员,一遇到统计局要报表,老总总是临时指定人员来做,往往是这个月报表做了,下个月又不做了,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培训又不及时,经常造成房地产开发企业漏统,或者填报的基层表质量不过关。二是按时上报难。按照制度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基层表一般均在月底前上报统计局,方不影响统计资料的汇总和上报,在现实中,总有些企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无法按时上报。从客观上讲,房地产开发企业月底才能结账,如果不给企业一定的时间,企业就无法完成统计工作,如果碰到星期六或星期天,上报报表会更加困难。三是全面统计难,目前房地产开发统计采用的是全面定期统计报表的方式,统计范围包括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单位。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逐渐增多,县市级统计人员缺少,一个人往往要从事许多工作,再加上房地产统计报表上报的时间紧,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2)房地产统计报表填报难。据填报房地产开发情况的统计人员反映,如果要填好统计局的一套报表,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一是报表指标太多太细。例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投资、资金和土地情况共有40个指标,40个空格;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施工、销售和空置情况29个指标,168个空格,在年报中在加上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报表,又要增加44个指标,44个空格。二是逻辑关系很复杂。一套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指标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复杂的。房地产按用途分组的投资额与房地产施工面积是有对应关系的,房地产竣工面积、房地产竣工套数和房地产竣工价值是相对应的,所以在填报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时,刚开始接触统计报表的人员往往感觉到很头痛。三是填报的指标搜集难。据填报房地产统计报表的人员反应,填报房地产开发报表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部、财务部、销售部三部门配合。如果房地产统计人员不与工程部销售部去联系,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如本年完成投资额指标来源于施工企业填报的“工程进度报告单”或“工程价款结算帐单”,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或施工单位不能够按时提供,统计人员又怕麻烦,很容易造成投资额数据不准确。

(三)房地产开发统计指标设计缺乏实用性。

房地产开发统计指标设计不够实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指标设计过于专业。过于专业的指标只宜用作专业研究,如果发布的统计信息老百姓连看都看不懂,他们又如何能使用呢?二是统计指标设计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领导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统计部门无法用数字去回答。而领导和群众不关心的问题,报表中涉及的很多,这是因为统计指标的设计还比较传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统计工作主要是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重点在于为如何管理好国家、企业、百姓提供依据,而可能为广大百姓所用的统计指标则很少。三是统计的结果缺乏真实性。只有真实、及时的数据方能为社会所用。如果基层统计报表填报的不准确,填不全或干脆不填,造成了汇总数据不准确,无法为社会所用。

(四)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间缺乏协调性。

一是数据发布较乱,数出多门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从网站上曾看到多篇反映政府部门发布的数据不一致,甚至打架,给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二是同一指标,由于部门之间的统计标准、统计口径、统计方式不一致,导致数据不一致;在向外发布信息时,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交流,给人们造成了数据不一致的误解。比如房价,因为商品房有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之分,也有期房和现房之分,又有一级、二级地段之分,如果笼统地发布某个城市的房价是多少,这样发布数据不一致的可能性很大。

二、解决当前房地产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房地产业统计制度。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加快,而与此对应的房地产业的相关统计信息已经不适应房地产业的发展要求,物业管理、房地产业中介服务的统计制度还没有建立,房地产业交易的多级市场已经形成。所以建立健全房地产业统计制度已是摆在统计部门的议事日程了。笔者对建立健全房地产业统计制度有两条粗浅建议,一是增加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业的统计。二是改房地产开发统计月报为季报,增加房地产业人员劳动报酬、利润、税收等经营统计指标,以满足gdp核算的需要。

2、简化统计报表,增强实用性。一是统计指标设计要提纲挈领、突出重点。丰富多彩的市场经济,加上差异巨大的区域经济,往往使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是互异的。如果国家统计指标设得太细,会使得有些城市、地区难以完整填报。所以,国家级的指标设计得简要些,既能满足管理部门的需要,又能减轻填报单位的负担,提高统计质量。二是统计指标的设计尽量做到实用、便于搜集。在如今的市场体制下,企业经营活动和个人投资行为日前活跃,他们也需要一定的统计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活动。故此,统计体系应能针对他们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指标,提供相应的信息。另外在设计统计指标中,应充分考虑数据的来源与出处,便于企业操作。如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投资、资金和土地情况报表中本年完成投资按工程用途划分的商品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的分组,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很难掌握这方面的数据,不如删去。

3、加强对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增强对报送报表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加强统计法的培训,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基层单位向统计部门报送报表是其应尽的义务,不按时上报、屡次迟报、拒报就是违法行为,但在一些基层统计人员甚至极少部分领导的脑海里并没有这种法律意识,他们缺乏应有的统计法律法规知识,觉得迟报或不报报表也不会有多大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二是加强房地产统计专业知识的培训。从笔者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统计工作的经验看,经常开展房地产开发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房地产开发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部门利用年报或统计人员进行上岗培训的机会,系统地讲授房地产统计基本知识和房地产业报表,对企业报送报表和提高报表质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协调,规范统计信息发布制度,统计方式变上报汇总为政府行政记录、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统计法规定,凡通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行政记录能取得统计数据的,不得制发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在实际工作中,统计部门可以整合其他部门的房地产信息,充分利用其他部门的行政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另外对市场特征较强的指标,适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对目的性明确但数据化不强的信息则采用专题问卷调研、综合分析的形式。三者相结合,既可避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又可取得较好的统计效果。对于信息的发布,政府应制定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各部门的信息发布范围,另外,在信息发布前,各有关部门还应加强沟通交流,定期召开房地产运行情况分析会,做到发布出去的信息真实可信可用而且一致。

统计站调研报告篇3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和城市快速扩张,城市管理已成为当前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也是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推进城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20**年 8--10月,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城市管理工作各部门和工作一线,赶赴先进兄弟城区专题调研城市管理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逐步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市民享受城市建设成果越来越多。区委、区政府为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对城管执法、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等方面也适时调整管理模式,理顺管理方式,取得了实效。

(一)城市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城管执法方面,由管理主次干道为主,变为覆盖全区所有区域。在相关乡镇和街道成立城管执法大队,以街道、乡镇管理为主,实现了城管执法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环卫方面,在冶金街道、苗圃街道和东风街道的部分社区进了市场化运作试点,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管理,提高了环卫工作效率。园林绿化方面,将我区现有区园林局、绿化办、区园林科技服务中心以及珠晖苗圃四个具有园林绿化工作职能的部门,全部整合到区园林局,理顺了园林绿化工作机制。

(二)城市管理水平稳中有升。全力推进“六大战役”,针对乱摆摊设点、车辆停放、乱搭乱建、“牛皮癣”等影响市容秩序的行为开展了专项整治清理,城市秩序焕然一新;着重加强了重点区域的清扫保洁,清扫作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保洁基本达到“三无四净”的标准,在市政府业务考核排名全市城区前列;“两违”巡查采用分级巡查和网格化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巡查无死角,全覆盖。同时,在相关村组设立违法建设宣传栏,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弥补巡查的不足。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为全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三)专项整治效果效果较好。全区城市管理工作以规模整治为手段,多次开展了综合整治行动,对影响市容市貌、有碍城市形象的各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整治,较好地解决了我区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东风南路415医院路段管理秩序井然,环境卫生整洁美观,面貌焕然一新。广东路、东风北路等中心城区占道摊担基本取缔到位,特别在少数民族摊担整治上,力度大。两站秩序整治效果突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在前不久的全市城市管理会议中,作为典型进行了经验推广。两违管理效果实在。 2014年共拆除违章建筑1000多处,拆除面积达21万平方米以上,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拆违看珠晖”的舆论导向。

二、主要问题

虽然我区在城市管理方面投入逐年增加,管理模式日趋科学,城市管理工作依然还存在不足,职能部门和街道、乡镇在运行时,反映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运行体制方面反映的问题较为突出。

(一)体制不顺。一是城市管理下放没有统一思想。街道、乡镇认为城管职能要全部下放,城管执法工作相关的人、财、物应一下到底,不能扯皮;而职能部门认为城管下放难以形成合力,只能下放人员和职能,而经费和编制等应保留在城管执法局;二是环卫市场化不成熟。一方面,目前环卫管理模式造成中心城区环卫工作的重担全部落在环卫一家,街道、社区没有明确责任,环卫局尽管投入大,但环境卫生质量却没有本质提升;另一方面,环卫网格化管理后,清扫面积大幅增加,原有的管理及工作人员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求,社区内的清扫保洁效果不太理想。渣土管理没有到位,建筑工地抛洒渣土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部分区域管理难到位。铁路、二七二、七一二矿等国省单位的环卫工作各自为政,环卫资源不能共享,服务公共责任缺失、政府难以监管。特别是苗圃街道区域与铁路单位水乳交融,卫生保洁管理常因主体不明而缺乏统一的规划安排和工作标准,且设施落后,卫生保洁质量很难提高;四是广场管理比较被动。衡阳广场管理委员会作为一个管理协调服务机构,本身没有城管执法权,只能协调、联合相关执法部门才能进行客运、治安、交通执法,权责分离,工作被动,处境尴尬。

(二)保障不够。一是工作人员偏少。区城管执法局现有54人,外(借)调外单位12人,长期病休2人,实际正式在岗队员40人,为弥补不足,已招聘协管员65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2008年11月1日执行)中规定:“市容环境卫生监察、执法人员的定员数按城市人口的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五”配备,我区最少应有城管执法工作人员165名,人员缺口大;区环卫局在岗人员752人,其中正式职工152人,临时工600人,根据《湖南省环境卫生工作费用定额标准》(湘建城〔2013〕288号)相关规定,我区应有环卫从业人员近2000名,人员缺口大;区房征中心应配编5人,实际只到位3人,部分单位班子配备没有完全到位,力量相对偏弱;二是财政投入不足。与前期相比,我区城管、环卫、园林绿化等工作延伸到了社区(村)内部,管理路段增加了衡州大道、东外环线等,工作区域大幅提升。2014年1-8月份,我区城管执法工作共投入191.51万元(不含正式队员工资),环卫工作市区两级共投入738.90万元(含人员工资),园林绿化工作共投入143万元,与实际需求相比缺口很大。控违拆违工作投入不稳定,由市国土、规划和各项目指挥部负责解决的部分,协调难度大,到位较为困难,经费缺口也较大。

(三)管理不细。一是整体谋划还有差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责任单位和部门站在局部角度进行城市管理,权力意识强、责任意识弱,被动应付多,主动担责少;二是微观管理还有差距。注重大街大路的外形,忽略群众身边小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路不平、灯不亮、水不畅、门前脏”等实际问题,导致城市建设投入大、变化快,市民满意度却不高;三是常态化管理还有差距。长期以来暴风骤雨式、领导推动式的城市管理手段,催生突击式、运动式的惯性思维,城市管理中的矛盾问题不断凸显,重建轻管、建管脱节和重抢修性管理、轻常态化维护的模式以及“迎检式”的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管理要求和市民不断提高的期望值;四是包容性执法还有差距。当前我们还没有处理好城市管理与群众生活生计的关系,多驱赶型执法,少柔性服务,忽视包容性。如小摊小贩等弱势群体的管理方式比较生硬、粗放,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和疏导性的管理方法研究还不够。

统计站调研报告篇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当前,xx县19.8万亩保护性耕作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与传统种植小麦相比,植株健壮、穗大粒多、籽粒饱满、表现出明显的增长优势。为进一步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扩大种植面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xx县农机局组织工作人员对保护性耕作推广普及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xx县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农机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管理,精心实施,大力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xx县自2008年开始推广,一年一个台阶,当前,在全县形成4处规模较大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兴隆镇兴隆社区600余亩,邢侗街道三官庙200亩,理合务镇刘鹅头村800余亩,临邑镇国寨村200余亩,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新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机52台,达到222台,保护性耕作面积19.8万亩。

通过与常规种植模式的地块相比较,示范基地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基地小麦与常规种植小麦相比抗干旱、抗倒伏,秸秆粗壮,穗大粒实,亩均增产30-50公斤;作业工序大大简化,由传统的四道工序合为一道,节省了作业成本;保护性耕作使得肥效利用率大大提高,比常规的种植模式节省肥料20%左右;保墒效果良好,每年节省灌溉一至两次,节省了水电费和人工费用。同时保护性耕作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升作用逐步显现:作业工序缩短,减少了劳动强度和作业用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土壤增加了的养分,改良了土质,培肥了地力,农田施肥量和喷药量有所减少,秸秆焚烧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条件

1、农民接受程度有待于提高。传统的耕作理念是精耕细作,农民在没有看到免耕播种的明显效果,没有充分认识到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的前提下,要改变传统的耕作习惯是很难的。即使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有些农民由于传统习惯的因素,还是应用传统的耕作模式,不愿意接受保护性耕作新技术。

2、农机手积极性不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农机手的积极性是关键。当前xx县农村土地大多还是以一家一户种植模式为主,与大型保护性机械的推广使用存在矛盾。土地规模小,地块零散,造成机械化作业效率低,影响农机手收入,从保护性耕作中获得利益小,积极性难以提高。

3、示范基地数量少、规模小。全县只有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且示范基地面积小,示范带动作用有限。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保护性耕作不仅是一项增产增效的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能显著节本增效、充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机部门要树立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积极宣传引导,示范群众,政策引导、配套服务,使保护性耕作健康、快速发展。

2、争取党委政府、上级相关部门支持。要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把项目做大做强,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是关键。农机部门要积极宣传党委政策和有关部门领导,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意义。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出农机作业补贴等政策补贴,调动农机手的积极性,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普及。

3、加强培训指导,调动农民积极性。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巡回宣传演讲等多种形式,引导、说服广大群众转变传统的耕作观念,形成保护性耕作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舆论氛围。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广泛宣传全覆盖,宣传多样求实效”的原则,把保护性耕作宣传到千家万户,宣传到田间地头,提高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4、建立示范基地,增加示范推广力度。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农业新技术,农民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而农机推广人员也需要一个探索过程。因此,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建立示范基地,通过技术上重点指导、政策上重点扶持,鼓励他们率先实现保护性耕作,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由点带面、辐射全县,强势推进保护性耕作在全县的迅速普及应用。

统计站调研报告篇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资源配置作用在不断加强,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更加侧重于对区域经济统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因此,自从xx年1月份以来,在地统计管理制度改革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被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在地统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各级统计部门因地制宜地应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统计,发挥着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从而显示了统计工作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在实施在地统计的过程中,各级统计机构特别是县(区)级统计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统计方法制度不健全、基层统计单位数量急剧增加、统计调查指标越来越细化、开展调查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面对同级政府部门开展统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等。诸多客观因素要求县(区)级统计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基层统计调查队伍,进行统计制度创新和统计工作创新,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如何有效促进县(区)级统计局的资源整合,使其在新社会经济形势下能履行统计职能,发挥其在监测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xx市xx区统计局在近年来的工作中,提出了“建设标准化统计局”的目标,并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标准化统计局的有效组织模式。

一、县(区)级统计局的工作现状

在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系下,县(区)级统计局是县(区)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受上级统计部门的指导。因此,在工作上,县(区)统计局的各项日常工作具有双重性特点,所以,从县(区)级统计局的目前现状来看,具有工作人员少、工作量不断加大、统计职能偏失及办公条件相对紧张的局面。

1、工作人员状况。以xx区统计局的情况看,在地统计前全局只有5人,3位局长、2办事员兼科长,各项工作均是业务局长带头做,每人要对口市统计局的多个业务部门,工作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在地统计后成立了城市综合抽样调查队,招录了工作人员和在地统计员,近年来区政府通过干部调配、安排军队转业干部和招录公务员,目前全局人员共22人。按照区政府三定方案成立了三科一队,能比较全面地履行本区域内的统计调查工作。但是按照对口市统计局的工作任务,不论专业大小和工作量的多寡,每个条口只能安排一个人负责统计业务,在部分专业和工作上还存在“一人多头”的现象。在对xx市六城区的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相对于繁多的统计业务和双重的领导部门,县(区)级统计局的人员状况仍然显得相对紧张。

2、统计工作量情况。在地统计前,区统计局只统计本区属的调查单位,并相应承接市统计局、城调队下达的部分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在地统计特别是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各专业限上调查都进行了调查扩面,并对从未开展的社会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抽样调查,劳资统计全面在地并要求扩面调查,统计行政管理也逐步实行区域化管理,因此在统计业务上,出现了统计工作量急剧上升的局面。同时,在地统计以后,区政府更加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通过统计专项调查来了解社情区情。因此,县(区)统计局面临开展优质统计服务所带来的工作量也急剧上升。

总之,统计工作的覆盖面扩大、统计调查细化、统计服务更深更广,在客观上都促使统计局工作量的增加。

3、统计职能履行情况。在地统计以后,县(区)统计部门既要应对各专业开展的统计调查、各种统计专项调查,还要以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资料为依据,创新开展各项统计服务工作。在现实的统计实践中,以统计局现有的工作人员应对两方面的统计职能,其大量的工作时间则安排在统计调查、电话催报、报表审核录入和上报上,而开展专题调研和统计分析,开展统计服务的时间却很少。因此,当前统计工作存在着疲于基层调查、无暇统计研究与统计服务,在统筹工作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顾此失彼,这与统计工作的职能要求相比,其职能履行存在这不到位的情况。

二、实施在地统计工作以后,基层统计局面临的新形势

xx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以后,在地统计工作得以全面实施,并取得了既定的成果。市局各专业的统计调查单位被所属县(区)统计局接管,部分统计行政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区域化分解,县(区)统计局也及时补充了工作人员,确保了在地统计的有效实施。但是,在实现的统计工作实践中,在地统计为县(区)统计部门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地统计后,基层统计局所开展的基层调查单位数量急剧增加,上级部门下达和本区同级委托的专项调查也与之增多,开展统计咨询与服务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大。面对大量的统计工作,对现有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显得人员的缺少,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招录工作人员,充实到统计工作队伍中来。当工作人员得到充实以后,又面临办公场所、办公条件和办公经费的紧张,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统计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根据具体的物质条件,得到适时的解决。

2、在地统计带来的新挑战。实施在地统计后,各县(区)统计局所开展调查的统计对象将覆盖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居民。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来看,原区属统计单位和市在地下放单位只覆盖了部分行业的部分单位,行业统计还存在着扩面的必要性;对部分没有开展统计调查的行业,因没有既定的统计调查方法和制度,需要创新性地开展调查工作,以取得相关的统计数据。面对当前统计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如何扩大并作好现有调查行业的统计调查工作,需要开展必要的工作方法创新,以达到在开展统计催报、报表审核和录入方面节约有限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如何做好诸如社会服务业、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调查,需要开展统计方法制度创新,通过制定统计调查制度、设计调查指标体系、编制调查表、开发数据处理程序等一系列统计创新工作。因此,在地统计也给县(区)统计局开展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3、在地统计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面对在地统计给县(区)统计局带来的压力和新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县(区)统计局能立足统计工作,不断创新统计方法制度和统计工作方法。在统计业务上,形成以增加值核算统计为核心,各专业统计方法制度和区域特色经济调查制度(如楼宇经济、文化创意产业调查等)为支撑的统计调查制度体系,以实现对全区各行业经济的调查和监测。在工作方法上,要根据所开展的统计调查工作,在数据处理手段、评估体系上不断探索新方法,以达节约人力、物力,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目的。在工作制度上,要进行管理方法创新,通过建立一系列工作制度,规范统计工作办事程序,实现对工作人员和工作事项的双重管理,做到用制度实现“人”与“事”高效衔接。在统计执法上,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与统计制度相配套的统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利用行政执法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规范各类统计调查活动,形成调查审批、调查执行、数据发布及违规处罚等各环节的操作规范,促进统计调查不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并以此加快统计法制化建设的步伐。此外,还要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做到在有限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实现工作效果的最大化。

4、在地统计改革以后,县(区)统计局的职能定位。实施在地统计以后,各项统计调查工作和对统计职能提出的新要求,客观上需要对县(区)统计局的工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综合分析来看,开展统计调查,研究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的制度和开发数据处理程序,完成对调查数据的审核、录入、汇总分析与上报工作,仍将是基层统计局的基本职能。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上级领导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开展专项调查,并结合统计调查数据开展统计分析,撰写分析报告,为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基础的分析资料,将是基层统计局有待加强的基本职能。依据各类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资料,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面对社会公众和各级部门开展深层次的统计服务工作,从而增加统计服务的广度;同时,依据统计法律法规,加强统计工作管理与统计执法,推进统计工作法制法的进程。

三、建立标准化统计局的意义

实施在地统计工作以后,县(区)级统计局面对新的工作形势和要求,站在立足本职工作、开展优质统计服务的角度,提出建设标准化统计的设想,是对当前基层统计局开展统计工作思路创新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通过标准化统计局建设,将高效整合当前统计局有限的人力资源和财力、物力,通过职能分工与合理调配,能有效提高全局协同作战的整合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能高效的完成各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统计调查工作,确保统计调查开展的时效性。

通过标准化统计局建设,有利于集中专业力量,针对各级领导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制定调查方案,开展专题调查,并结合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开展分析研究。将各类统计数据资料转化成为理论性强、分析严谨的高质量统计分析报告,从而增强统计服务的深度。

通过标准化统计局建设,有利于完善统计局内部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对办文办事制度、工作例会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街道统计科管理制度的制订,规范各项工作的办事原则和管理要求,同时实现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控制,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

四、标准化统计局具有的特征

建立标准化统计局以后,基层统计局的工作将实现在现有资源上的科学整合,通过办事流程、工作制度以实现对工作内容和工作人员的双重管理;通过对各项工作制度的遵守,将统计工作任务与统计工作人员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和事的高效统一。建成后的标准化统计局,将具有一下特征:

1、规章制度是核心。标准化统计局建立以后,各项规章制度将构成统计局的管理核心。统计局将通过各项办文办事制度、工作例会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街道统计科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从工作任务到人员管理、再到工作质量控制的制度管理体系。通过规章制度这一管理核心,可将对工作任务的管辖和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考评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统计局日常工作的制度化管理。

2、工作管理更侧重于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对各类规章制度的遵守,各项工作都将按照既定的办事流程被分解到相关的工作人员,各工作人员也都将按照自己的职责分工进行业务办理,并接受办公室对相关业务工作的综合考评。从而使各项事务的办理都有制度可以遵循,各项业务的操作都规范标准,规范化的作业流程更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从整体上也全面提升了统计工作的形象。

3、人员管理更侧重于人性化。建立标准化统计局以后,将制订以工作目标为核心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建立目标考评体系,对工作人员的出勤、业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工作创新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并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完成对工作人员的年终综合考评。考评结束后,对考评结果进行公示,并作为年终奖励的重要基础依据。通过将考核贯穿与日常的工作中,形成对工作人员的适时激励,并与民族评议相结合,从而使业绩考核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更体现出人性化管理的一面。

五、怎样建设标准化统计局

将标准化统计局建设有理论落实到实践,主要体现在对局内资源的整合,建立创新型的科室设置,明确相应的职能分工,促进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科室设置主要包括:

1、局长办公室。

主要职能:实现局长管理指示的下达和各室、中心意见的集中反映,对全局性的业务工作实现沟通与协调。

主要负责:全局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各项事务性工作,负责全局性文件和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工作,协调各室、各中心的工作关系;监督全局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与遵守,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开展面向全社会和各级领导开展统计咨询与服务。同时,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统计方法制度研究室。

主要职能:根据各项调查任务的要求,进行调查解释,并根据需要制定调查方案、编制数据处理程序;开展在地统计模式下的统计方法制度研究与创新,开展对未开展统计的领域同时,负责全局统计方法制度的创新工作。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联络统计调研与数据分析中心、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对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意见,促进统计方法制度的优化。

3、统计调研与数据分析中心。

主要职能:根据各级领导关注的社会经济热点,针对专题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统计数据资料,开展统计分析,撰写分析报告,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主要负责:专题调研,完成对综合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同时,与统计方法制度研究室、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联络,确保统计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4、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

主要职能:根据各项调查工作的要求,完成各项统计调查的数据采集工作,并完成对调查数据进行审核、录入、上报,各类数据资料的归档保存工作。

主要负责:建立各专业报表单位名录库,建立与统计基层单位的沟通与联络;负责对统计基层单位的统计监审、报表催交和信用等级评定。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联络统计方法制度研究市和统计调研与数据分析中心,反馈数据处理意见,促进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和为开展统计分析提供意见。

对以上4个职能科室的设置,将全局的统计工作划分为4个部分,从业务流程上看,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统计调研与数据分析完全应了专业报表的处理规律;同时,又为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提供了基础依据。而局长办公室则是站在全局综合工作的角度,对一室二中心进行总协调,从而保证全局工作的整体性。

六、标准化统计局的制度模式

各职能机构的设置,是标准化统计局的“外衣”,如果真正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运作起统计局,还需要建立健全各规章制度,以实现对基层统计局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因此,建立标准化统计局,还须建立标准化统计局的制度体系(本文只论述建立制度体系的方面,对具体的制度内容不作细致阐述)。其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1、工作流程方面:包括各专业统计方法制度与业务工作流程、专项调查方法制度与业务工作流程、统计法制工作与统计执法流程和工作会议制度等。

2、工作人员管理方面:包括人事管理制度、局机关目标考评体系、街道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及各类专项工作考核评比办法等。

3、工作事务管理制度方面:包括文件管理制度、保密工作规定、公章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统计数据管理制度、统计资料利用管理办法、固定资产和办公设备管理规定等。

在以上的制度体系中,分别就工作流程、人员管理和工作事务管理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定,能将工作人员与工作事务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对“人”和对“事”的双重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促进统计工作整体形象的提升。

七、建立标准化统计局的可行性分析

实施在地统计以后,各县(区)基层统计局都面临着统计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统计调研与统计分析力量有待加强,统计方法制度创新亟待解决,统计服务有待进一步推广与深化。因此,建立标准化统计局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较强的可行性。

1、可以整合人力、物力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地统计以后,各基层统计局都存在人员和财力吃紧的情况。按照标准化统计局的要求,打破目前专业科室设置的安排,将所有工作人员分为局长办公室、统计方法制度研究室、统计调研与数据分析和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等四部分,从而改变了以前各专业中人人都要订制度拿方案、做统计报表和开展统计分析的局面,将分散在各专业科室的力量集中起来,统计后勤服务、方法制度研究、统计分析撰写和数据采集均有既独立又合作的职能科室来完成,做了了工作业务的专业化和流程化。

通过专业力量的集中与配合,配以财力物力的集中,可以保证各类统计调查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又可通过职能分工的不同,从源头上保证调查数据的高质量。

2、可以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和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通过职能设置,将相同性质的工作归为一类,使之在一个科室内部合理、集中安排时间,从而提高了统计调查工作的效率。

在同一科室内部,通过专业人员的配合与交流,对工作方法的探讨与创新,从整体上促进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3、便于分层次使用人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在调配科室人员时,将根据科室职能设置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技能特长,分层次的进行组合搭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克服原有模式下能力差的没事做、能力强的事情做不完的局面。

4、便于制订岗位责任目标,推行综合绩效考评。标准化统计局建立以后,各个工作岗位将有更加明确的分工,并能根据职责分工核算出相应的标准工作时间,从而便于制订岗位责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目标考核为核心的综合绩效考评体系,推行对全局工作人员工作的综合绩效考评。

统计站调研报告篇6

乡镇基础统计工作是政府统计系统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及各种数据搜集的源头,是宣传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基础,更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保证源头数据准确可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新时期,乡镇统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然而,**市乡镇统计工作能否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发展要求?源头数据质量又怎样呢?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乡镇统计机构建设与当前肩负的工作任务不尽适应,人员素质与质量要求有差距,统计体制改革亟待加强。

一、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

乡镇统计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提高农村统计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乡镇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统计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统计调查资料的准确、全面,从而关系到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正确与否。因此,切实加强新时期乡镇基层基础统计工作,将是我国统计事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既可以促进农村统计事业健康发展,又能牢牢把好统计源头数据质量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对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对整个统计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1、乡镇统计人员已配备到位。20xx年,xx市17个乡镇区中均成了统计信息中心,以取代过去的统计办公室,共配备统计人员68人,每个乡镇3-4人。从文化程度看,大专及以上59人,高中及中专9人;按配备资格分,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65人,无统计从业资格证的3人。

2、乡镇统计办公全部达标。据统计调查,**市所有乡镇区都有专门办公室一到两间,办公设施齐全,共拥有微机21台,数据整理基本实现自动化。

3、乡镇统计办公经费没有保障。目前,**市所属的17个乡镇区统计机构全年办公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自身的工作性质,统计部门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长远的、隐性的,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在多数领导的心目中,统计部门作用是有限的,地位是不高的。再加之地方财政状况困难,县级统计部门都只能解决有限的工作经费,乡镇统计机构的工作经费根本就无从谈起,进不了乡镇财政预算;少数乡镇统计人员报送报表的差旅费和必要的电话费都无法保证,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4、文化程度虽较高,但业务素质较差。目前,学校、xx市17个乡镇统计人员中,虽然都是大中专毕业生,但具有统计职称者寥寥无几,统计专业水平偏低,很难适应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事业发展历程来看,在上级统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目前统计工作现状与八、九十年代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再上一个台阶仍有很大难度。当前乡镇统计工作难以更好开展,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少,任务重,统计队伍不稳定,工作难尽力。乡镇统计员执行乡镇综合统计功能,履行各种统计调查职责,其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然而,该市乡镇统计机构仅配备3-4名人员,与其担负的工作相比,差距很大,极不对等。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乡镇企业、个体和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统计对象数量急速增加,统计人员的工作任务量愈来愈大;二是由于乡镇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统计员一人兼数职的现象比较普遍,专心做本职工作的精力与时间受到严重影响。三是乡镇统计工作责任大、要求高、待遇低,其他工作岗位要么省心省力,要么有利可图,而统计一无所有,没有摊上的绕道走,摊上的设法逃,大部分乡镇统计员一年一换,有的甚至一年几换,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而县级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人员不管人员编制,不管经费,所以乡镇在调换统计人员时根本不与统计局协商,几乎每年都是一张张新面孔或业务生疏的新手,这就势必影响到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连贯性,影响到统计工作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迟报、漏报现象难以避免,进而影响到县级统计部门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性,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下降。

2、业务素质较低,统计数据质量难以保障。由于统计人员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少系统学习统计业务和微机知识,专业素质相对于任务则捉襟见肘,统计台帐、报表汇总仍是手工操作。统计手段落后,致使工作效率低,报表差错率随之增加。加之少数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根本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有时官出数字,有时闭门造车,基层统计源头数据的质量是否真实可信,就得打上一个问号了。

3、统计调查对象多,配合差,数据难收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二、三产业急速增长,结构日趋复杂,农村统计调查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更大难度。加之受利益方面因素的影响,集体企业按需上报,对付税务部门和统计部门用两本帐,个体和私营企业瞒报、迟报、不报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乡镇统计资料的收集非常困难。

4、统计力量、统计经费与统计工作任务之间不协调,工作难开展。乡镇统计人员少、地位低、待遇差。由于统计部门自身没有收入,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完全要靠财政拨款,普查、抽样调查、临时调查以及各种正常的业务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乡镇统计人员业务经费不能及时保障,而统计工作时效性又强,他们只好疲于应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求业绩,领导干预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数据实报难。统计数据是考核评比的主要量化指标,直接影响到地区和个人的利益。统计部门在业务上受上级指导,在人员经费上归地方领导,造成其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方领导,导致统计数据抗干扰的能力差。因此,有些领导为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取得优良的“政绩”,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凭空编造统计数据,有的授意、指使下级虚报统计数据,有的甚至对“不听招呼”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由于统计执法工作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执行到位,“官出数字”也就不难理解了。因而《统计法》对于那些想着政治前途、捞点政治资本的基层领导来说,已没有什么威慑力,长官意识始终贯穿着乡镇统计工作。基于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统计数据人为因素干扰较大。

四、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不利于农村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做好农村统计工作,为各级领导决策农村社会经济问题作好参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从而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

1、提高认识,加强乡镇统计工作领导。各级政府和统计部门,要提高对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乡镇基层统计基础建设,是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农村统计改革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是确保农村统计工作能够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客观要求。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基层统计基础建设工作的领导,摸清情况,抓住重点,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工作。在工作中,县级政府统计部门要真正负起领导和指导责任,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方面工作。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乡镇统计人员身处统计工作最前沿,既是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又是统计业务的具体操作者;既要履行统计执法职责,又要完成统计普法任务,要求具备全面的素质。要把统计知识培训列入统计工作的重要体系,首先,县(市)统计局要通过办班、讲座、函授等多种形式,组织乡镇统计人员进行学习,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执法普法能力;学习统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调查能力与综合评估核算能力。其次上级业务部门要加强指导,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水平,以此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全面、圆满完成。

3、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保证统计工作的健康开展。普法是基础。一是统计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守法,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排除对统计数据的行政干预,要敢于依法保护统计机构的完整性和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二是行政统计部门要把统计法律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不论在报表上报时,还是在统计数据的发布与开发中,都要坚持以统计法律法规为标准,以统计方法制度为准绳,捍卫统计工作的严肃性。三是坚持执法。把统计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统计基础长期得不到改善、统计数据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的乡镇作为统计执法的重点,严查深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实现统计工作的根本改善。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充分利用“12、4”全国普法宣传日、“五五”普法、各种会议及活动进行广泛宣传《统计法》。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4、加大统计体制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力度,切实规范基层统计调查行为,减轻基层统计工作负担。改革现行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稳固的基层统计机构和人员,大力提高乡镇统计整体工作水平,统计方法制度能否更贴切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有实质的意义和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稳定队伍,完善机构,巩固职能地位。

5、要把统计基础工作建设作为统计执法和统计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确保乡镇基层统计工作数出有门,报出有据,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实情,真正使统计工作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温度计。要督促乡镇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制度,建立健全统计数字质量检查制度和审核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实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业绩挂钩。同时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数据评估制度,实行数据质量责任制,全方位加大审核和评估力度。

6、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应从法律上对乡镇统计工作予以保证。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在统计机构的设置中,对乡镇人民政府的要求是应当设置专职或兼职的统计员。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市乡镇一级均设立了统计信息统计中心,并明确了人员,但均附属于经济发展办公室,人、财、物不独立,工作中掣肘现象严重,专人不专、处境尴尬,难以理直气壮的对辖区内的统计调查对象开展管理,建议相关机构进行调研,从立法角度切实加强和提高乡镇统计工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统计员个人述职报告优秀5篇

镇统计办述职报告模板7篇

执法站调研报告5篇

水务站述职报告5篇

市政站述职报告7篇

社区计生站述职报告5篇

党站站长述职报告7篇

党站站长述职报告精选7篇

统计图教案6篇

统计工作计划模板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528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