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好文网 >心得体会

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8篇

心得体会其实也是一种类似于总结的文体,要记得回顾事情的发展经过哦,只有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体会,才是有价值的,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8篇

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1

2022年九年级化学《课程课标准》课程理念部分第三点: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的内容是,精心选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内容,注重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反映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体现化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明确学习主题,凝练大概念,反映核心素养在各学习主题下的特质化内容要求。

每个学习主题围绕大概念选取多维度的具体学习内容,既包括核心知识,又包括对思维方法、探究实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大概念对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素养化的功能价值。

一、什么是大概念?

课标明确表述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中的大概念,是指反应化学学科本质具有高度概括性,统摄性和迁移应用价值的思想观念。

大概念1: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大概念2:认识物质是多样性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大概念3:从分子、原子、元素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大概念4: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而且在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大概念5: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

二、学习启示

1、大概念是课程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个维度的课程内容。我们要改变原来对于教学内容的这个要求的定位,大概念也是要求学生去建构的。

2、大概念更重要的体现了统摄作用。我们要清楚大概念的具体内涵跟主题下的核心知识思维方法,重要实践、重要态度之间的关联性。

课程内容部分每个学习主题,主题内容中的第一条1。12。13。14。15。1,这些都是大概念。

例如主题五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的大概念是5。1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三句话阐述了大概念的具体内涵。第一句更多阐述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这既是让学生要有这样的观念性的认识,同时它也是让学生要去明确围绕建立起来,化学、技术、工程如何去解决跨学科问题的思路方法;第二句主要阐述要认识化学在解决资源、能源、材料环境、人类健康等相关问题中的作用,这就将5。2主题的核心知识,化学与资源,能源,材料健康,进一步去体现了这个主题,它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是要去解决面向这些真实问题的。最后这一句话,要求学生要去建立、树立建设美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的信念,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科学观和绿色发展观。这段话主要表述的是态度情感,跟这个主题下面的5。4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是关联起来的。这就是大概念的统摄作用。

大概念教学通过传统单元的性质可以更好的将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而在整合的过程中有机会让学生对大单元设计目标及知识和方法进行体验,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达到量变到质变。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和方法学习的价值,感受到学有所用,更有利于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其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去领会主题大概念,进而去用大概念的教学,改变我们的教学。

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2

随着时代发展,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变化,义务教育课程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于4月21日颁布。新版课程方案和标准体现了当下教育改革的风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线教师教师需加强自身学习,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方向和亮点,用课标要求去改进课程教学,来实现高质量的育人目标。

在前期学习新课标时候了解到新课标有五大亮点:一、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终身发展。二、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三、加强学段衔接,体现学习进阶。四、增强指导性,强化教、学、考一致性。五、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关注学生持续发展。当时就觉得压力山大,感觉无从下手。而今天参加了化学课标下的化学实践教学研讨活动,一下子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北师大附中两位老师带来的七个问题与新课标紧密联系,也是我在研读新课标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胡久华教授一一进行了分析和剖析。以具体的课例为例进行讲解,一下子让高大上的理论很接地气,比如在大概念教学中,要有建立模型的意识,要给孩子们有驱动任务,问题课程的设置要贯穿整个单元,尤其是吴东芽老师对于燃烧条件及其灭火原理的设计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清晰地模型不但反映了燃烧的条件,而且还渗透了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变化,还体现了对燃烧的控制方法。另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应只关注孩子的答案、结论,更要关注学生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注重素养评价,不仅仅注重知识本体,更要注重思维方式的评价。不仅要有师生对话评价,还要有生生对话生生评价,以评促学,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从学科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还有在双减和新课标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中一定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把孩子们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设计的作业要有整体性、多样性、选择性和进阶型。从简单到综合,从实际生活到学科问题中,关注学生的思考,关注学生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高水平的作业必是符合学情的,作业形式除了纸笔作业还可以更多的实践作业,注重结合劳动教育,加强学生自我诊断,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新课标中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当时我就觉得老师一下子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学生的负担也更重了,胡久华教授的一席话将我从错误的观念中拉了出来。跨学科实践活动不是做加法,而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采用任务情景与驱动,基于化学学科立足于化学学科开展,关注新课标要求的10个跨学科活动即可,不要为了跨而硬跨。

刘娟老师最后反映的一个问题也是我的学生升入高中阶段后经常给我吐槽的一件事就是高中和初中化学的不衔接,高中化学好难,刘娟老师也总结出了新高一学生7个方面的欠缺:有知识的欠缺,也有方法的欠缺,还有观念上的缺乏。这也给我了深深的警示,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分类思想,有序思维,微粒观、探究意识、定量意识等。当然胡久华教授表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所有高一新生的问题都是义教化学造成的,初高中教师都应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衔接,知识层面的衔接,方法与能力的衔接,胡教授还特别突出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新课标中不予评价,这样使得酸碱盐部分内容难度降低,但要讲给学生类比的方法,研究一类物质就要掌握一类物质的性质,了解这一类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通过类比方法得出酸碱盐相关的性质。

短短不足一个半小时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是对一线教师的新要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称的上自己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的老师。

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3

1、做好高中化学课堂实验演示

化学实验是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动脑、动手,才能学好化学,而实验本身也具有生动、形象、真实的特点。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要做好实验演示,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谓实验演示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实验演示,以展现物质的性质,并要求同学们认真的观察[2]。做好实验演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实验演示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1.1注重演示方法

一个成功的实验演示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选择演示的实验时,要注重演示的方法,满足突出重点,符合直观、安全、可靠、简单的要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首先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方法、过程、结果等;其次要设计好整个实验的演示过程,并对于突发情况做好准备工作。

1.2引导学生思考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能积极的思考问题,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对实验的步骤、方法、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还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到课堂实验的研究对象上。在实验结束之后,还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目的、过程、内容进行分析,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思路进行思考,从中找到启迪。

例如:进行“氨的性质”的实验演示时,首先明确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即氨的喷泉实验和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之间的反应。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当中进行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为什么氨会形成喷泉,说明氨有什么性质?co2等也能形成喷泉吗?二是氨溶解于水仅是溶解过程吗?为什么喷泉呈现出红色?那么co2是否能喷出白色的喷泉?三是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为什么会发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浓氨水和浓盐酸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那么,浓氨水和浓硫酸之间会发生这种现象吗?通过提出以上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的同时结合教材积极地思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堂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2、做好高中化学学生的分组实验

所谓分组实验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独立完成的实验[3]。分组操作实验可以促使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加强动手能力,获得现象、数据、实验结论。待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出评价,对操作错误的学生进行纠正,避免下次再犯;同时还要表扬并鼓励操作规范的学生。

2.1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主要包括对实验的内容、方法和仪器等进行预习,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往往会对实验的仪器和原理感到陌生,进行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也避免了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呆板的操作。

2.2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践

化学实验就是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因此其特点也就是要凸显个人活动,强调学生学生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在实验教学中,应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边讲边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等,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

2.3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课前进行预习,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索,在实验完成之后,也应让学习对实验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所需的仪器以及原理进行思考和分析,

鼓励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大胆的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之相关联的问题

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4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来到一线教师手中,这是我参加工作后颁布的第一本课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与时俱进,一线教学也应该紧跟其后。我认真的翻阅这本小册子,以期获得一些感悟和灵感来指导我以后的教学工作。

我最先关注的新课标的变化,它沿袭了2011版课标的传统,在其基础上做了调整与再创新。其中较大变化是课程目标,2011版的课程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22版为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这也是四点核心素养。观念是比知识更高级别的概念性知识,是原理、规律的提炼与升华,比如物质是是由元素组成的。学生掌握了化学观念之后,可以去比较、分类、分析、综合,这些过程都属于思维层次范畴。而科学探究和实践可以理解为“探究”以课堂为主,“实践”以课后、课外实践为主。

其次关注到的另一明显变化是新增了化学学业质量,这应该与4点化学核心素养是一致的。化学学业质量描述中按情景划分给出了4点学业质量标准。第一条为认识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分析相关实际问题的情境,这一点侧重的核心素养为化学观念。第二条为探究化学变化规律及解决实际问题情境,这一点侧重的核心素养为科学思维。第三条为在实验探究情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这侧重于科学探究与实践。第四条为常见生产生活和社会情境,侧重于科学态度与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条学业质量标准对应的核心素养虽有侧重点但并不是单一的,比如第一条学业质量标准中也涉及到的核心素养有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

当然,课程标准变化之处还有很多,期待在后续阅读中发现其他的变化,以获得更多的感悟和心得。

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5

作为一名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化学教师,在体会新课标带来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路的同时,也时时处处感受着困难和压力。在参加了新课程标准培训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我学习新课标过程中的体会。

一、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标准对一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二、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和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三、今后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和加强的方面:

1、重视化学在社会、生活、科学三方面的联系,关注交叉学科知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2、重视新课标具体要求以此指导实际教学。吃透课标、教材,灵活实施教学。

3、拓宽视野,用好资源,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坚持无情境不成题的教学理念。

4、用心上好每一节化学课,勤写教学反思、心得,处理自己存在的不足。

5、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防止自己知识的矮化和老化。

总之,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吃透教材,继续脚踏实地工作,更加勤恳、用心教学,使自己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快速的成长起来!

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6

为全面有效执行、落实好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2022版化学课程标准,市教科院于7月5日、6日组织全市的化学老师进行了新课标的培训学习,xx三十七中化学组的老师们全程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通过对一些优秀案例的观摩与讨论,感觉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在培训会上,首先聆听、学习了东北师大郑教授的报告。郑教授非常全面地从各个维度和层面解读了新课标,让我们明白了2011版与2022版化学课程标准在学科定位、学科特征、学科价值这三大方面的不同,也因此更加认识到新课标更能体现国家的育人标准,更具有时代特征。然后又听取了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夏教授的报告——《科学探究与实践——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夏教授用多个生动的案例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在化学教学中“探究”名副其实的重要性。基于以上学习,老师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作为新课改时代的一名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利用好我们的主阵地——课堂,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分分秒秒,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如何建立创新模式,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借此不断提醒和激励自己,以更好地开展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

创新之一:

改变单个知识点教学为项目式教学

这次培训中专家不断提出“大概念”指引下的项目式教学,也就是要进行主题教学。通过学习与聆听几个教学案例,真正体会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高效,既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又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还能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

感触较深的是三十九中王老师的的教学案例,她的教学设计中把“海水提镁”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与海水晒盐、海水制碱这一系列有关利用海洋资源的知识点融合成一个大的课题和项目——“通过实验改造物质”,设计了行之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真正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既学会了知识,又具备了化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体现新课标要求下的注重学科素养。

创新之二:

学习方式多样化

执行和开展好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多种学习方式的引用尤其重要,在此基础上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果。市北第二实验中学的杨老师展示的案例让我们大开眼界,在枯燥无味的“原子内部结构”的学习中,她借助了橡皮泥让学生根据问题及资料查证自己设计并捏出原子的多个模型,把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学习变成了生动形象的玩具模型,引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创新之三:

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真正做到“解放自己,让学生动起来”这一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永远要作为我们始终贯穿的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就是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与新课程标准相吻合的教学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创造多情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让学生“乐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如此更好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创新之四:

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发展学生素养

新课标指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我们应该反思,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中,我们是否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一次课后作业的好坏或者一次单元测验的优良是否能评价一个学生的素养发展程度?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一个暂时不能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学生可能比其他同学具备更强的跨学科实践能力和更好的小组合作能力,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活动表现评价,通过多种形式收集学生的表现证据,作出诊断和评价,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得以发展,都能被肯定。

两天的培训远远不够,我们在新课标的学习和执行上依然任重而道远,如何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好素养导向的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应该永远在求学的路上,为呈现更好的课堂,实现更好的教育,付出不懈的努力。

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7

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已经颁布,而化学课堂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达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主阵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思想导向,完善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高效完成化学知识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践行优秀思想理念,通过教学基本环节的精心塑造,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知识,推动化学课堂整体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基于此,文章主要从教学目标、知识内容、教学关系、学习方式四个方面谈一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依据新课标,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是课程学习的内涵体现,学生形成相应的核心素养,既是学习成效的体现,同时又能作用于后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我就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怎样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谈谈我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在确立课堂教学目标上,强调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要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步表征。“核心素养”的界定意味着学校课程与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开启了新时代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教师在规划教学目标时应深刻认识每个学习主题对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整体设计教学目标避免生硬地照搬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例如,水的净化单元的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1、辨识蒸馏水与天然水。2、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煮沸和蒸馏这六种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养化学实验的基本素养。3、通过对一杯浑浊的天然水进行净化的实验探究,学生认识净化水的各种方法与净化程度,4、通过参与水的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对生活、生命、社会的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5、直观感受纯净水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目标1、2侧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目标3侧重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4、5侧重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一致性,支持学生学习目标,关注教学目标,系统性关注思维能力提升,关注生成性目标,并且实际上也蕴含了学习结果,检测方式与评价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依据核心素养内涵、课程目标及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目标。

二、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遵循“从单个知识点的识记到理解到应用”的认知路径。这种碎片化、点状式的教学,割裂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所谓的双基,却严重妨碍了核心素养的形成。而新课标重视大概念教学,大概念统领是新课标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理念。大概念教学是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现知识的整体性。单元整体教学突出知识建构过程,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性设计。而单元整体教学以整体的视角,充分考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整知识载体的基础上形成核心观念。而教师要完成单元教学设计,就要从课时视角向单元视角转变,立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重新组合教学内容,还要思考学生的认知逻辑障碍,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等。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基于核心素养来理解课程内容体系。核心素养内容化是课程内容的突出特点,每个学习主题的内容结构同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高度契合,全面反映落实化学课程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和课程目标。

三、在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

在教学关系上,强调从教走向学,倡导学习方式变革,一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但是,整体而言教的本位意识和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推进教育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新课堂的首要任务。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学,教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没有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无异于缘木求鱼。核心素养不是外在于学生的知识符号,而是长在学生身上的品格能力,只能由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慢慢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学的能动性、独立性、自主性越来越强的时候,就越来越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当然,教学乃有教之学,教的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要融入、转化到学的过程之中,成为学生学的助力、支撑、导向。

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创立新型教学、实现核心素养的最实际的切入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应占据课堂的主要时空。学生学习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既可以是个体独立的,也可以是小组协作的,还可以是全班交流互动的。而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只有全力推进教与学的根本性调整,切实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长久之计。

四、在育人方式上,从传统的学科认识转向学科实践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听讲、理解、记忆、背诵、作业、考试”为主要活动的“双基”本位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中,收获的仅仅是所谓“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这种教学是一种“浅加工”的认识型的学习,它无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只有基于实践、通过实践的认识,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学科实践的育人方式中,学科知识往往是以情境、问题、任务、项目的方式进行“登山式”的呈现和推进,这样就倒逼着学生必须去经历、去参与、去探究、去完成、去创作,而不是简单的听、记、背、练。

学科实践强调“学科性”,要求用独特的学科方式学习学科,以化学的方式学习化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价值,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中还要适当增加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这对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价值,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探究教学。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自主研发跨学科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比如,教学溶液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设置溶液调配小实验,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教师先对溶液的相关知识做出讲解,然后设置配制溶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动手操作。这样一来,通过实际动手,学生就能对溶液的相关知识形成更加深人的理解。

总之,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科实践在学科学习中的核心地位,让学科实践成为学科教学的新常态。

结语:综上所述,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的学科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践行核心素养思想,落实先进的思想理念,制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推进大概念统领式的单元整体教学,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学为主,建立新型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构建实践型的学科育人方式是新型教学的核心要义。

化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8

2022年8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矿区教育局组织的化学新课标培训,孙艳梅老师利用一天的时间把新课标的变化以及一些教学中具体的实例传授给大家,同时还纠正了大家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大家受益匪浅。那么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如何才能把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很好的贯穿到教学当中,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结合培训和教学谈谈在学习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课堂教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新型试题只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形式,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堂模式,关键还要靠我们的教学主阵地——课堂。新的理念成了我们课改教学的巨大驱动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目前的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还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了。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因此,我们要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就要在平时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中,和他们谈理想、谈生活、谈兴趣、探究知识,尊重他们、呵护他们。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质疑、勇于求异,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善于创设成功的情境。对学习基础不太好的一些学生,提出一些简单应用性的问题,而将一些有深度和具有较强思考性的问题,留给学习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使他们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样一来可以使他们在不同学习层次上都有进步。这对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精神有积极作用。

三、在教学中提倡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要将科学探究的学习同其他内容的学习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化学实验教学中,从化学实验内容的呈现来看,就是要鲜明、具体地按照科学探究的思想来叙述实验内容,使学生明确与具体的实验内容有关的科学探究的要求,做到在探究中学、学探究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应用意识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努力创造教学情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的今天,对我们广大的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在继承昨天的优秀成果,补充新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我们的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肩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心得体会优质8篇

义务课程教育标准2023心得体会8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心得体会8篇

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中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7篇

科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6篇

生物课程标准心得体会7篇

《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6篇

课程标准2023小学语文心得体会7篇

课程标准2023心得体会优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765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